- +1
《空虚时代》是一片虚无?还是暗流涌动?
在喧嚣时代里做个清醒者
在复杂世界里做个明白人
文:酉告
《空虚时代》作者吉尔·利波维茨基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但他更像一位预言家。
这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出身的学者,对20世纪后期至今的各种社会变迁,有不菲的研究心得。著作堪称预言。诺奖得主马里奥·略萨也称赞他是相关研究中最深刻和最有力度的思想家之一。
《空虚时代》以“后现代”为背景,“个人主义”为脉络,从人性本质出发,探讨了暴力、自恋、冷漠等种种人格特质与后现代社会、消费主义、以及各种新型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牵制。40年前就预言出了当下时代的种种表现和症结。
很多读者将《空虚时代》《乌合之众》《娱乐至死》并称为看透时代本质的三大经典著作。其实无需解读,单单书名连读下来,字面意思就已经很深刻,很说明问题了。
书中观点也确实俯拾皆是。
诱惑——富裕的消费社会意味着丰富的“选择”,欲望、快乐、交流便成了唯一的“价值观”。现代人最大的困扰,不是选择什么, 而是因为选择失去了什么。
冷漠——信息泛滥,新闻急速轮换,一个事件一旦被知晓,旋即也就被忘掉,因为它要为更为轰动的事件让出位置。一种因过度、因超激励引起的冷漠出现了。如今还有什么能让人惊异或引发轰动呢?
自恋——执着于自身的自恋并非不切实际,它力求实现自我解放、个体独立的伟大目标,如果放弃爱情,那么理由便是:我不需要另外的人,只为多爱我自己,这样我才能让自己快乐。
暴力——在个性化的大潮下,靠肌肉确立权威的原则退位,人们憧憬自主支配、心灵对话以及无拘无束的生活,而用暴力行为来划分性别的古老法则也不复存在。可暴力并没有消失,而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
表达——为了交流而交流,为了表达而表达,除了博取寥寥几声应和外,再无其他目的。表达的机会与欲望才是重点,“信息”的实质无足轻重。
因为人性共通,所以有太多相似
该书共分六章:无休止的诱惑、纯粹的冷漠、自恋或空虚策略、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幽默的社会、原始的暴力和现代的暴力。
其中冷漠、自恋、暴力相关文字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因为正好解答了那些困扰我们很久的社会现象。
比如:学生对学习兴趣缺缺的问题:
冷漠不停滋长。在教育领域尤其明显。如今,所有教师都在抱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这种不集中仅是冷淡、随意的新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与电视观众的意识完全一致,也即可对一切着迷或对一切都无所谓,可以同时既兴奋又冷漠,这是一种被新闻超饱和了的、可选择的、发散的意识,它与“内在坚定的”积极有为的意识正好相反。
教师们感到巨大的不安。对于知识的疏远富有意义,远比厌学的意义要大。
高中不像营房,而像荒漠,学生们过着呆板单调的生活,缺乏激情或兴趣。因此,要不惜代价对此进行革新,但结果却是变本加厉的创新、互动、教研让学校纷扰不断,因为学校越要顾及学生的感受,学生则越难以忍受这种空虚的地点……
更比如:年轻人对恋爱兴趣缺缺的问题:
推崇“冷酷”的性及自由关系,谴责忌妒心及强烈的占有欲。调整对性的看法,将性从所有造成情感紧张的因素中排除,以达到一种冷漠、超脱的状态,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失望的爱情之苦,也为了保护自己免受那威胁到内心平衡的自身的情感冲动。
性解放、女权主义以及色情都旨在达到同一个目的,即树立壁垒以遏制情感并将自己置身强烈的情感之外。情感的文化、皆大欢喜的结局、曲折波动的情节都不复存在了,一种“冷漠”的文化出现了,其中每个人都要在冷漠的掩护下生活,为的是规避自己的激情以及别人的激情。
但另一方面,在这个挤满独立且冷漠的单身人士的苦海里,却到处充斥着交友俱乐部、“小告示”及“网络”觅友等,所表达出来的是数以亿万计的对于相逢、相识、相爱的期待,男男女女们总渴望着一种充满激情的特殊关系,但期望值越高,奇迹般的融合越是罕见,且都越发短暂……
书中涉及的内容还有很多,毕竟作者研究领域包含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度。
以20世纪的美国与法国为样本,从先锋艺术到流行电影,从女权主义到少数族裔,从复仇到幽默,从教会到工会,从空泛到虚无。其中很多现实境况、心理变迁与当下中国“巧合”的相似。
大众普遍的冷漠,再火爆的事件也不过关注三天;对他人的关心和兴趣越来越少,对交流的欲望却越来越强烈;昨天还有着育人和灌输规范等积极意义的体罚,如今却是让父母感到羞愧的与子女沟通的失败,是对失去权威而感到沮丧的一种无法控制的歇斯底里;心血来潮的犯罪,罪行极端严重却只为蝇头小利;鲜有人为他人做出牺牲,但人们却对全体人类都表现出一种广泛的同情;用幽默解构一切,权威和制度的消亡,疯狂自恋,无视他者……正如一位读者的评价:“毫无疑问,这本书在20世纪80年代一定受到了怀疑。它向1983年的人们讲述了未来,预言了我们的现在。”
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
吉尔·利波维茨基生于1944年,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80年代起,开始对一个世纪以来的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就“后现代”议题刊登了多篇论文,并集结成书——《空虚时代》,这也是利波维茨基思想的提纲挈领之作,他之后出版的著作,基本上都是对《空虚时代》的进一步阐述。
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进行反叛之后,似乎并未将我们引向一个更好的美丽世界;消费与享乐文化成了新枷锁;自由主义百无禁忌,有毒思想借此死灰复燃;叛逆行为成为一种表演,不再是刺痛现实、推动社会的方式;特立独行的偶像人物,也成了包装出来的消费性商品。
看到书名及这些否定总结,你或许会认为利波维茨基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但看过全书之后,你会发现作者并没有像老人看不惯年轻人那样刻意唱衰。毕竟他可是客观公允的专业人士,只陈述研究结果,不带任何偏见。
其实作者对当下现状的态度还是比较乐观的,在2012年和诺奖得主略萨的对谈中就重申:当下的人们不再甘愿屈服于权威,他们希望开心,并用一切手段寻求快乐。因此,尽管消费社会享乐主义生活方式泛滥,但也为人们提供了其他参照系,打开了让人们作出对比的新视野,在这一意义上,消费社会让个人变得更独立自主,创造了一种自助社会,人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愿望过自己的生活。
作者还质疑了美国社会学家克利斯多夫·拉什对消费社会个体化进程的负面效应的夸大。他认为:自恋主义代表了后现代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使个别重于普遍,心理重于意识形态,交流重于泛政治化,多样性重于均质化,宽容重于强制等。总之,自恋主义开创了后现代性的先河,即“平等人类”的最高阶段。
面对传统的消逝,利波维茨基更像一个乐观的旁观者。
从根本上来说,改变当今文化的是资本主义和技术。虽然文化成了一种消费单位,我们对文化的期待不过是娱乐或稍微升华了一点的娱乐。但他在谈论这个话题时没有焦虑也没有警惕,反而是带着同情地认为某些特征具有高度的积极意义。
他认为:“这种文化扩大了个人自由。从前的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曾经是文化囚徒,是文化的具体表现,而当今的个人能够在众多文化可能性中做出选择,因而不仅履行了主权和自由意志,表现出个人品味和爱好。还从被归类为文化的活动中得到了自己的快乐,而在从前,人们并不这样看。
所以,该怎么理解“空虚时代”这个问题呢?真的一片虚无?还是如宇宙大爆炸前的暗流涌动?
或许正如书中所论述的那样:后现代社会没有解决“空虚时代”的唯一答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答案。
推荐阅读:
《空虚时代》 作者:[法]吉尔·利波维茨基
内容简介:
后现代社会喧嚣无比,但当我们偶然四顾,却发现喧嚣尽处,一片虚无。集体主义被个人主义解构。伴随私有化、消费主义不断侵袭,全新的自由意识形态与传统道德观念发生对撞。在推倒权威与思想桎梏之后,个性化思潮却以享乐文化取代了义务,以“欲望机器”取代了英雄主义……我们对伟大理想、遥远未来失去了兴趣,只活在当下,只关注自我,心灵不可避免地陷入无尽空虚。
作者力图从纷繁乱象中为“我们终将去往何方”找到答案。从自恋、冷漠、诱惑、空虚、幽默、暴力等一系列元素入手,结合阶级、性别、代际等不同层面的研究,采用大历史视野,将充满变革的现代社会放诸整体文明进程中进行考察。作为当代哲学研究的经典著作,本书如同一面镜子,不但能分毫毕现的照映当下,还能预言未来。为每个想要清醒面对世界的读者,驱散空虚。充盈心灵。
精彩观点:
诱惑——富裕的消费社会意味着丰富的“选择”,欲望、快乐、交流便成了唯一的“价值观”。现代人最大的困扰,不是选择什么, 而是因为选择失去了什么。
冷漠——信息泛滥,新闻急速轮换,一个事件一旦被知晓,旋即也就被忘掉,因为它要为更为轰动的事件让出位置。一种因过度、因超激励引起的冷漠出现了。如今还有什么能让人惊异或引发轰动呢?
自恋——执着于自身的自恋并非不切实际,它力求实现自我解放、个体独立的伟大目标,如果放弃爱情,那么理由便是:我不需要另外的人,只为多爱我自己,这样我才能让自己快乐。
暴力——在个性化的大潮下,靠肌肉确立权威的原则退位,人们憧憬自主支配、心灵对话以及无拘无束的生活,而用暴力行为来划分性别的古老法则也不复存在。可暴力并没有消失,而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
表达——为了交流而交流,为了表达而表达,除了博取寥寥几声应和外,再无其他目的。表达的机会与欲望才是重点,“信息”的实质无足轻重。
编辑推荐:
★权威哲学家经典作品,看透时代本质三大经典之一。
吉尔·利波维茨基是20世纪后期享誉国际的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哲学家、社会学家;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最高勋章)获得者。多国大学荣誉博士,著作等身。
利波维茨基还是超现代理论的创始人,一直致力于研究后现代社会和个人主义。《空虚时代》是他研究时代症结的重要著作合集。与《乌合之众》《娱乐至死》一起,成为读者参悟当下时代的经典作品。为我们如何在喧嚣时代里做一个清醒者,在复杂世界里做一个明白人指点迷津。
★放慢过程,放大细节,一部让你看清当下的思想巨著。
人人都说时代跑的太快,我们跟着潮头一路狂奔,从不问要去往何方?这么做真的对吗?诱惑太多与顾此失彼、火爆热点与集体冷漠、信息泛滥与表达无力、高消费与低欲望、躺平与内卷、爱人与爱己、幽默的武器与换了一种模样的暴力……其实这些矛盾与割裂,正是后现代社会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发展的必经之路。权威坍塌、宏大叙事瓦解,催生了多元化、碎片化的时代。人人都张扬个性,人人都在为了表达而表达,声音越多,选择越多样,也势必更容易迷失方向。《空虚时代》从阶级、性别、代际、种族等不同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带你解读个人主义盛行之下的集体焦虑与普遍孤独,和由此引发的物质消费、精神文化生活的巨变,以及后现代社会的危机与契机。
★站的越高,看得越远,一部让你笃信未来的哲学经典。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失去了宏大目标,不再期许未来,只活在当下,只关注自我需求?社会认同遭到侵蚀、价值观冲突不断加剧。迷茫不安的我们如何寻回生存的勇气、确立生活的意义?传统的宏大叙事逐渐被个人主义消解,站在历史新阶段的人类,该怎样回答“大历史”“大问题”?
个人主义击垮集体主义之后,似乎并未将我们引向一个更好的世界。消费与享乐文化成了新枷锁;自由主义百无禁忌;叛逆行为成为一种表演;特立独行的偶像人物,也成了包装出来的消费性商品。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只有基础足够高,视野足够远,才能看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才能重新勾画未来的样貌,也才能让年轻一代重拾对未来的信心,笃定向前。
★精心校正,全新装帧。
本书为经典哲学著作再版,全新精校精编,修正了初版中上百处错误,为读者带来更顺畅的阅读体验。内外双封设计,经典黑白金配色,彰显名著气度。用纸考究,品质感十足,更适合典藏。
作者简介:
吉尔·利波维茨基:法国哲学家、作家、社会学家。1944年生于巴黎,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现在格勒诺布尔担任哲学教授,法国教育部计划委员会成员。主要研究20世纪后期至今的现代社会,以“个人主义”为脉络,探讨了现代性、全球化、消费主义、现代文化、市场、女权主义、时尚和媒体等诸多问题。著作有《空虚时代》《轻文明》《责任的落寞》《永恒的奢侈》《第三种女性》等。
译者简介:
倪复生:法语语言文学硕士,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主任、副教授。译作有《责任的落寞》《法国大革命与革命心理学》等。
精彩点评:
基本上现代社会问题的原因,都能在该书中找到答案。无论你感到空虚也好,孤独也好,无论你张扬个性也好,无论你对世间万物抱着宽容之心也好,无论你冷漠也好;自杀、独身主义、现代艺术的难解……也许都源于已经根深蒂固的自恋主义思考方式。
——豆瓣读者 明音塔罗占卜
《空虚时代》《乌合之众》《娱乐至死》帮你了解社会的三大好书。其实光书名连读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豆瓣读者 春眼秋手
对当代病症最全面、最平实的解析。
——豆瓣读者 铁皮鼓
今日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豆瓣读者 买驴子
对于个人来说,是当头一棒;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关于社会文化整体的批判。
——豆瓣读者 光子螺
这是一本奇书。这是每个关注人文精神的人都应该读的书。这是一本深入解析我们这个时代里曾经、正在,以及将要必然发生的社会与思想渐变的书。
——豆瓣读者 Mr.彼岸
这本书虽写于多年前,却从理论上正确地预见到并阐释了当代人们的精神状态。
——豆瓣读者 静静的顿河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