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速冻食品崛起,飞速占领食品市场

2022-04-02 20: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近年来疫情的冲击下,很多行业发展的不景气影响很多人的生活质量。使很多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美食,为了给工作留出更多的时间而选择可以充饥又有营养的速冻食品。加上九五后、零零后这些年轻群体很大一部分因为“宅”和没有做饭能力,所以对速冻食品非常偏爱。

近几年因为这些群体的壮大很大程度刺激了速冻食品的消费,使得速冻产业飞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自2011年起,我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至2020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393亿元,预计2024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将达1986亿元。

速冻技术的出现,使包装食品和现成食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许多地方美食、小吃和中高端小吃此前由于地域限制,无法走向世界,而现在靠着速冻技术可以逐渐走出实体店,利用电子商务的东风,被更多人带到餐桌上。

速冻食品火热发展,但仍需注意

速冻食品行业实现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位的。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消费逐渐升级,大家的生活水平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加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对方便快捷的冷冻食品有了更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冷链技术的发展也加快了速冻食品种类的增加。

目前,中国的“宅男”“宅女”人数正在增加,进一步扩大了针对“宅”经济食品的用赛道。此外,许多饭店也开始对“预制菜”表现出喜爱,“预制菜”的兴起也丰富了速冻食品市场,消费群体的扩大、技术的发展和食品行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推动了速冻食品行业类别的不断扩大,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型速冻食品。

三全食品是饺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创新推出了榴莲饺子、大黄粽子等产品。除了传统的速冻饺子、和速冻火锅配料外,各种速冻预制品也应运而生;初创品牌麦子妈将目标锁定在速冻预制菜上,并创造了诸如煮牛肉、糖醋猪里脊和腌鱼等速冻菜。其产品采用-196℃超低温速冻技术,操作方便快捷。把它们加热几分钟便可制成一道菜,这既是饭店的“效率杀手”,也是懒人的福音。

专注于冰激凌的新兴品牌钟薛高推出了速冻品牌理象国,号称会给到消费者“犹如现包”的体验;小众品牌船歌鱼制作了自称是最好的海鲜饺子,进一步细分了速冻市场,并获得了“2021年中国饺子馄饨十大品牌”。这些新一代速冻食品种类丰富,味道多元,而且和现场制作的食物几乎相同,很受消费者欢迎。

自2020年以来,三全、湾仔码头等速冻食品巨头的营业额和净利润大幅增长,2020年2月至11月,天猫部分速冻食品平均销售额同比增长431%,平均销售额同比增长332%。

随着消费者口味的逐渐多样化,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棘手”,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膳食替换。他们还希望速冻食品和其他方便食品将变得越来越像新鲜的现成食品。这也迫使速冻产品在原材料、生产技术、口感、营养和健康方面不断升级。

需求大增,如何把握投资时机

全球冷冻食品行业规模从1999年的804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160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和全球市场相比,2017年中国人均速冻食品消费量仅为10.6公斤左右,不到日本人均消费量的一半。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均GDP水平处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水平,而日本国内的速冻业也同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从国外速冻食品的发展节奏来看,我国速冻食品产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日本速冻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20世纪后,该行业逐渐进入成熟期,根据日本速冻产业协会的数据,日本速冻产业规模从1998年的149万吨稳步增长到2019年的160万吨,工业产值从1998年的7476亿日元增长到2019年的7130亿日元。不过由于2002年进口菠菜的农药残留过多和2008年的“毒水饺”事件,其产业呈V型下降趋势,后期回升缓慢,整体而言每吨的价格正在逐步下降。

与此同时,日本有关企业和工厂数量从2000年的969家减少到2019年的438家,行业整体集中度显著提高。我国市场面对BC两端更多细分的需求,市场集中度有望加快提高。

近年来,安井、惠发等行业龙头纷纷提高生产技术,并采取“销地产”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工厂,提高产能。根据安井2020年最新年报,工厂设计总产能57.83万吨,实际产量60.58万吨,产能利用率达到104.75%。近年来,产能利用率一直保持在满负荷状态。

年内,河南和四川新建工厂一期成功投产。预计2021年度共投产280000吨,完成爬坡后,生产能力预计将至少增加48%。

为了突破旺季产能瓶颈,惠发食品利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了“8万吨/年的速冻食品加工项目”,并于2019年开始逐步投产。2020年,公司产能将达到15.37万吨,同比增长40%左右,实现大幅度扩张。预计项目建成后,公司整体产能将达到19万吨,比上市时的11万吨产能高出73%。随着产能布局和先入为主的品牌优势,龙头企业的领先优势不断增强,市场份额有望加快向龙头企业集中。

未来速冻食品行业发展

中国市场和日本市场有很多相似之处——年轻一代越来越忙,类似买菜,做饭等家务则是能省就省,外卖俨然成为一些人的“必需品”,这也将进一步刺激人们对速冻食品的需求。可以预测,中国冷冻食品行业未来的增长空间将至少是现在的两倍。

中国人口众多,潜在需求市场巨大,为什么冷冻食品市场在短期内看不到赶超国外的趋势?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制约我国速冻食品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方面,食品多样性无法与外国相比。例如,日本的速冻配料非常多样化。除了我们常见的糕点和菜肴,蔬菜、水果和甜点也可以冷冻。日本速冻食品制造商Life Foods不仅冷冻芒果和鳄梨等水果,还冷冻菠菜、茄子和秋葵等蔬菜。2020年,旗下的“速冻蓝莓”的销量增长了75%。

另一方面,冷链已经成为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速冻食品不仅仅是在-30℃下“密封”食品那么简单。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全过程中对温度有严格要求,必须保持在-18℃。一旦冷链断开,就会有安全风险。在日本市场,购物后,你可以在免费冰上加冰。与国内速冻食品的“冷链”相比,很难满足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当消费者从超市回家时,速冻食品很容易从储存环境中取出,这也会影响健康和质量。

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也已经认识到冷链的重要性。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 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提出支持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分级包装设施建设。2020年4月,农业和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加大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的支持力度。

在企业方面,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布局和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顺丰、京东、苏宁、等一批具有全国服务能力的物流企业,相继布局全国冷库节点,逐步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能力。根据顺丰控股的年报,截至2019年底,顺丰冷运拥有23家食品冷库,营业面积14.53万平方米;有273辆冷藏卡车,食品运输线贯穿全国核心城市。

从目前速冻食品的供需情况来看,未来我国速冻食品的产量有望继续上升。由于需求方的现代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尤其是“Z世代”对方便速冻食品的需求增加。在供应方面,随着中国储运系统的发展,它可以支持速冻食品市场的不断扩张。

尽管速冻行业的未来前景是明亮的,但从过去行业的增长和扩张速度来看,速冻食品行业已经到了转型的关键点。随着中国人消费习惯的改变,质量和产品本身已不能再成为推动企业收入增长的唯一了,推动速冻食品成为“网红”,把握年轻人的偏好,利用好网络营销手段,注重通过创新包装和口味赢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才能带来进一步的增长。

特别是,尽管速冻食品在公众的认知中与快速和方便有关,但人们仍然对其味道和营养存在疑问。

长期以来,速冻食品普遍被打上了“不健康”的标签,更有甚者觉得一点都不够健康,都是用死肉做成的,然而,新时期的速冻产品与之前的认知不同,既能考虑营养也能考虑味道。因此,要想加快行业发展,扭转公众意识,也是当务之急,需要整个行业的企业共同努力。

湾仔码头推出了五颜六色的小笼包,颜色是由天然蔬菜汁所染。同时在品牌包装也考虑了年轻人对商品外观的需求,这样的创新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其他行业领袖,如三全、科迪和湾仔码头也成立了研发中心,推动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合作,积极承接国家、省、市科研项目,获得多项专利。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系。

自2020年疫情以来,速冻食品行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疫情也让更多速冻食品制造商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疫情在短时间内影响了农贸市场速冻食品的销售,尤其是餐饮市场;另一方面,疫情加速了KA、BC和网络渠道速冻食品的销售,给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除了渠道的变化,速冻食品制造商的产品创新能力也在提高。疫情爆发前,速冻食品基本出现在农贸市场和平价超市,商家更注重大包装和性价比。疫情期间和之后,更多企业开始布局电子商务,推出更多高端和小型包装产品。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速冻食品已经开始了阶段性的变革。最常见的是企业内部的流程化和在线化,这一趋势在未来将更加明显。

扩大产能、完善冷链环节是推动冷冻食品行业发展的核心,用外表“吸引”消费者是关键。同时,要改变公众对冷冻食品的传统观念,通过营销和各种方式,树立公众对冷冻食品安全和营养的意识,同时也要注意在口味、风格方面的升级,真正赶上欧美、日本的冷冻食品市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