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焦虑了,看陆游
原创 水姐 秦朔朋友圈
· 这是第4432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 水姐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3月28日起,上海正在进行着以黄浦江为界的分区分批核酸筛查。段子满天飞,日子还是要如常过。意外随时都在发生,只不过在公共事件大背景下会被随时聚焦,燃烧,扩大。大部分人的日子,其实还能忍受,主要是要对焦虑、不安、恐惧、怀疑、失落进行拉锯式对抗。
最近因为比较关心蔬菜水果,所以想起了晚年素食的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他活了85岁,没有出仕的时间大约30年,养活40口人。他喜欢白菜、芥菜、芹菜、竹笋、山药、茭白(菰)、枸杞叶、豆腐、茄子、荠菜等等,自己种,自己做。
哎呀,看着真是熟悉啊,作为老乡,我们现在日常也还在吃这些菜,也尤其喜欢吃荠菜。记得小时候,野生荠菜还是蛮多的,我们去乡下都是自己采,光是煮清汤喝都觉得很香。
据说,陆游精通厨艺,比苏东坡还精通,苏东坡是能发明菜,做的菜不见得道道好吃,而陆游烧菜,那是真的好吃。
他85年的人生中,写诗写了60年,第一title是爱国诗人。据说流传下来的诗都有9000首,光是烹饪的诗歌就有上百首。陆游经常亲自下厨款待朋友。在《饭罢戏示邻曲》中写到:
“今日山翁自治厨,嘉殽不似出贪居。白鹅炙美加椒后,锦雉羹香下豉初。”
其意思是用花椒调白鹅之味,用豇汁调和野鸡羹……是的,我们绍兴人,现在都还喜欢用花椒粉直接蒸鸭啊、鹅啊、小排等等,看着真是亲切。
他还写了“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玉脍丝莼,大致就是鲈鱼脍与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制作的菜肴。我们现在也是啊,喜欢用冬芥菜(切碎、腌好)蒸鱼吃。原来味道这件事,也是流传好几百年的。
陆游到了晚年,对饮食讲求“粗足”,他原来喜欢弄花,也喜欢种菜。他认为多吃蔬菜,简朴养生。“情盼作妖狐未惨,肥甘藏毒鸩犹轻。”吃那么多好东西,有时候是很重的负担,不如定期给身心都减减负。
如今,我们的日子,也充分显示了新鲜蔬菜的重要性。因为很多东西都好囤,菜是囤不住的,腐烂是常态。家有冰箱冰柜,然后进行无土或有土栽培一些菜和葱,原来都是刚需。
总结一下,古今中外,人生最后的留守地,就是新鲜蔬果和一颗不焦虑的淡然之心。打仗之前,粮草先行,士气要足,回过头去看,基础物质保障和预判到的生老病死这四件事得有个分情境的处理方案,太多的抗疫求助信息里,其实就是孕妇、肿瘤、急救、独居老人等等的紧急问题。
大家比较熟知的是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故事。我还能记起来,前些年在绍兴沈园里,有一个导游小哥哥,声情并茂地读着两首《钗头凤》。在绍兴,真的不少人能写诗,不少人会念词,仿佛那也是天生就会的一样。太多的文人墨客,存在过的地方,空气或许也能感染人。
唐婉是陆游的表妹,他俩从小青梅竹马。唐婉嫁给陆游两年后,婆婆左右看不顺眼,以影响陆游对功名的进取心以及没有生育为由,要求陆游休了她。后来,陆游在母亲的安排下娶了王氏,一连生了7个男孩……人生就是个资源配置,这些配置,完全就不凭个人意志为转移。
陆游对王氏没有什么真情,一直对唐婉念念不忘,为了找寻内心的缺失,他还去外面邂逅了一个会写词的知己,这个知己还甘愿当妾进了陆家。但是据说半年后,也被陆家的女人们赶走了。
唐婉后来嫁给了赵士程。据说赵士程还是皇家后裔,一直仰慕其才华,不顾世俗和家庭影响,毅然娶了唐婉。但唐婉依然忘不了陆游。七八年后,陆游与唐琬夫妇邂逅于沈园,陆游写下了《钗头凤》,唐婉见而和之,“未几,怏怏而卒”。而赵士程深爱唐婉,一生只娶了她一人,再也没有续弦。
而陆游呢,人生就是两大遗憾,一是从此没了唐婉,到了八十多岁还在写诗想她;二是没有看到“王师北定中原日”。人的感情,跟人的命运,其实真的是两个运行系统。切开了看,确实只有感情是自己的,命运是他者。珍惜对你好的人,勇敢地对别人好,是自己唯一能控制的。
陆游出生时,北宋王朝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于是,拯救百姓于水火,恢复中原,实现国家统一,成为他终生奋斗的目标。有人说,其实苏东坡也是幸运的,上天安排他于1101年撒手人寰,不必目睹徽宗一朝的朝政颓唐、文恬武嬉,以及1127年靖康二年的天崩地裂、痛彻心扉......
陆游33岁出仕,85岁去世,52年中,仕少闲多,总计在家近30年。他家里一共40口人。他有7个儿子,除了第5子早夭外,其余6个儿子成年后都娶妻生子,而且没有分家。
那怎么养活40口人呢?
首先他的家底还是很厚的。陆游的祖父陆佃是王安石的学生,他是新法的支持者,但对新法中不如人意的地方也颇有微词,是个非常正直的人;陆游的父亲是个藏书家,浙中三大藏书家之首。所以陆游从小读书资源丰富,并且爱读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陆游的老师是曾几,曾几因为反对秦桧议和而被罢官。陆游也一样,他的人生也被秦桧深刻地影响着,好几次考试都考前几名,但都被秦桧陷害不能出仕。直到秦桧死后3年,他33岁时,才有机会走上仕途。
陆游40岁做过镇江府通判,积累的这些收入,让他在绍兴鉴湖边盖了三山别业。后来,他陆续有了别的房产,比如云门寺边的房子,还有城东南的石帆别业。
家里有地,可以种稻子、茶、花、药材等等。绍兴一地水网密布,到处都是鲜美的鱼虾,可惜陆游也不爱吃。他当过其他一些地方的官吏,也有一些收入。总之,人不求太多物质享受,随时能接受自己身份切换的话,是怎么都能活得下去的。接受阶层下滑,接受生活动荡,给自己打好人生随时意外就来的疫苗。
至于身体的病痛,也要承认和接纳。陆游其实60多岁的时候就疾病缠身了。(我们现在在没有具体时间表的隔离之中,也知道,人啊,不能有慢性病,不然缺医少药的就很麻烦。免疫力提升真的是个一生的课题,最近看了很多方案,可以执行的是,每天7小时以上睡眠、补充优质蛋白、晒太阳或补充D3、清洗喉咙、5分钟41度的热水澡、运动、打坐。)
63岁时,他感觉身体大不如前。“今予年过六十,血气已索,春忧重腿,秋畏痒疟,饮不醒瓤,食不加勺,衣食之奉,减于市药。”65岁二度罢官回乡之后,他就安心在乡间休养生息,经常主动去农家聊天,“莫道田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啊,我们现在常用的这个词“柳暗花明”,是老人家在重复失望失落失意之后,还升腾起来的希望感,真的是不容易啊。
所以,人啊,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就能恢复和重建自己。另外,人们总是写诗写文很矫情,其实,是忽略了它的一种“娱忧抒悲”的功能。这种功能,只有会的人才能体会了。
人为什么能够不断精进,持续追求,因为丰富的地方,需要更丰富;经验之上,更需要学习、思考。这个循环过程,永不停歇。
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认为陆游诗歌的抒情方式,与杜甫有明显的不同,因为陆游从苏轼那里继承了宏观的哲学与抵抗的哲学。
抵抗,对这个充满倔强感的词语,一般纯粹修心的人不怎么喜欢用,他们更喜欢顺应自然。
但抵抗,是具有现实的英雄主义的。必须先有力量抵达核心事件的矛盾时刻,沉浸式地接纳所有的悲凉、不满、绝望的袭击,然后在受尽折磨之后,有个时间带缓冲之后,重新崛起。
有人总结过苏轼的宏观哲学的四个层次:
一,以庄学的相对观承认悲哀的存在;
二,用悲哀存在的普遍性否定对悲哀的执着;
三,把人生视为一个漫长的持续的时间过程以减轻悲哀与绝望;
四,把握人生的主动权与悲哀抗争,变绝望为乐观与希望。
陆游的诗之所以既富于伤感,又不沉湎于感伤,是因为受了他所继承的由苏轼开创的宏观哲学的影响之故。
人生不只是由悲哀构成的,幸福也到处都有,这种哲学,也是从苏轼那里继承来的。
1182年,陆游隐居山阴,称赞苏轼诗歌“近世诗人,老而益严,盖未有如东坡者也”。他认为,只有经过社会的磨难、人生的历练,艺术成就才能趋于更加成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居于贫贱、遍尝人间悲欢离合之情的作家才能创作出“赡蔚顿挫”的作品,所谓“悲愤出诗人”。
人的灵心善感,若能在一个统一的安宁的心境框架里,那么社会意识、集体意识、历史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等等,统统都能为我所用。
苏轼以相对观,既看到人生的悲哀,又看到人生的欢乐,并且相信在漫长的持续的人生变化过程中,机遇和希望是永远存在的。你看,他被贬到天涯海角,最后居然也是等到了北还,到了他喜欢的江南,实现了他永远能从低谷里崛起的人生事实。
陆游几进几退,在国家民族仇恨未雪、个人婚姻生活又不如意的时代境遇中,居然能安享85岁高寿,未尝不是其善于遣哀和旷放乐观的生活态度所赐。
所以,人生一定有好有坏,不要想那么多。人应该随时随地养自己的气。养气这件事,也一点都不玄妙,大概就是艺术修养+心境调节+生活方式日常化+博学勤学等等。
陆游提出过一个词,叫“养气不挠”——不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丢弃自己的美好品行和性情。一定要振奋,防止萎靡颓废。是哦。跟我多年来一直在说的,任凭世事变化,内心鱼鱼雅雅。一样的。人要有自己的抵抗、自己的积极、自己的奋起直追。这个驱动力,才是人生自有的权利。
作者:秦朔朋友圈创始主编。个人同名微信公众号:水姐(id:shuijie00000)。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原标题:《焦虑了,看陆游》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