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科学家最新研究!僵尸不会吃掉你的脑子,但“塑料”可能会
被人类创造出的塑料,最终“污染”了人类自己。
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荷兰三角洲研究院的科学家用一项研究证实:他们首次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颗粒!
而在英国《卫报》报道的另一项研究中:微塑料颗粒已被证实可以附着在血液中的红细胞外膜上,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限制它们输送氧气的能力!
相关报道截图
但这些危险的微塑料颗粒,究竟是怎么进入人体血液的呢?
22名志愿者带来的惊人结果
为了弄清楚微塑料颗粒对人体的影响,科学家们一共收集了22名志愿者的血液样本。
就是在这22份血液样本中,科学家们发现,其中77%都有微塑料颗粒存在的证据,平均浓度达到了每毫升1.6微克。并且,这些微塑料颗粒的成分还不一样,光是可量化检测出的塑料种类,就有3种:
50%的样品中被检测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分,常见于矿泉水等饮料瓶或部分药瓶;
36%的样品中被检测出PS(聚苯乙烯)成分,常见于泡沫饭盒等食品包装;
23%的样品中被检测出PE(聚乙烯)成分,常见于日常使用的塑料袋。
微塑料颗粒
这些成分……难道血液中的微塑料是被我们吃进去的?
的确,微塑料进入人体血液的途径中,“口服”是非常常见的一类。已经有研究证实,外卖包装、瓶装矿泉水,甚至是一些经塑料包装的药品中的微塑料,的确有几率通过肠道黏膜被人体吸收,最终进入血液。
不过,除了这种方式之外,微塑料还有另外两个“通道”。
一种是通过与人体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后进入人体。
比方说,一个人生病后需要输液。但由于现在市面上的输液管大多是塑料制品,那么这个输液的过程,就有一定几率导致微塑料颗粒直接进入人体。
医用塑料输液管
另外一种,则是直接“吸入”。
研究表明,大小在1~20nm之间的空气颗粒是可以被人体直接吸入的,而处在这个大小之间的微塑料颗粒也有很大的可能被吸入肺部,然后透过肺泡等组织进入人体血液。
这一次,真的要重视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科学家第一次在人体中发现微塑料颗粒。自2004年“微塑料”概念被提出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它的研究。
此前,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就预估过,平均每人、每周摄入的微塑料总量大约相当于一张信用卡。按照这个数据计算,每人在10年内就会吃下2.5公斤左右的塑料,和一个标准救生圈的重量差不多。
2021年10月,德国的研究员发现,婴儿奶瓶也存在微塑料脱落的情况。他们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婴儿粪便中微塑料含量达到了成年人的10倍。
这些数据看上去虽然吓人,但过去人们普遍觉得,微塑料颗粒只会停留在人体的肠胃中,并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的影响。荷兰的这项研究无疑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因为微塑料颗粒一旦进入血液循环,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它可能突破人体的血脑屏障!
你可以把血脑屏障简单理解成“一道门”,挡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如果某些有害的物质想通过血液进入脑组织,这道屏障就会发挥作用,保护脑组织内的环境安全、稳定。
但血脑屏障的阻隔作用也不是万能的,比方说,当人体发生血管性脑水肿时,很多大分子物质就会随着血浆滤液突破这层屏障,破坏脑组织的稳定,造成严重后果。之前,韩国的科学家就发现,小于2微米的颗粒仅用几天就能在实验小鼠的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中累积,最后导致健康的细胞凋亡。
血脑屏障示意图
微塑料颗粒究竟能不能突破人体的血脑屏障?
在人体内积累多少才能对实际健康造成影响?
这些问题,这项仅有22个样本的研究还不能作出回答。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生态毒理学家迪克·维塔克教授表示,这需要增加样本数量,进行拓展研究。
在得到答案前,有一点是我们能做的,尽量少用一些塑料制品。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