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那些“很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都有这几个心理特点

2022-04-02 07: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KY KnowYourself

策划 / Nico、47

撰文 / Nico、47、Chris

本文合作专家 / 心理咨询师:陈福侠、沈彧慧

视觉 / Chris

插画 / Always

编辑 / KY主创们

前两天,和好久没联系的硕士同学见了一面。交流了一下近况之后,她忍不住感慨:

“我真的很羡慕你们,感觉你们很有干劲,知道自己要什么。刷朋友圈总能看到你们发什么项目落地了啊、辞职去旅游了啊。

哪里像我,读研也是因为父母觉得好找工作才读的。工作上也没什么抱负理想,感觉都提前开始养老了。倒也没觉得现在过得不好,但又感觉人总得有点想要的东西。为什么我就不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呢?”

她的话让我一愣。

确实,平平淡淡的生活并非不好,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能特别清楚自己要什么?为什么ta们就能对人生有清晰的规划,过得坚定又自在?现在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话,又要怎么做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呢?

其实,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el Gilbert在他的著作《撞上幸福》(Stumbling on Happiness)中提到,人们对自己的选择总是不够坚定的,而每一次不坚定的选择,都可能会导致我们逐渐模糊自己真正的目标。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大部分人在面对选择时,可能都体会过相似的感受。这是因为在做下无法撤销、更改的决定后,一种心理免疫机制会被触发,让我们更倾向于收集积极的信息,以主动“说服”自己:我选择的就是我想要的。但是,当你拥有“撤回”和改变的能力,反而会感到迷茫,不知道当下的生活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了。

不够坚定,可能是人类天性。不过,拥有这样一些特质的人,在各种人生道路上或许可以“打破”这种天性,笃定地追寻着自己的目标。

对于这些人来说,即使ta们当下没有一个具象的终极目标,ta们也会设立明确的短期目标。在达成最近的目标之后,ta们又会根据经验和新的想法,来制定下一个终点。

不愿意顺应社会的、他人的期待,不代表ta们就是顽固不化的,只是ta们不会因为他人的三言两语就动摇。且当ta们认为有必要的时候,ta们也会主动寻求帮助、寻求改变(Gannouni, 2016)。

研究证实,当我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自己基本的人格特质(Fisher, 2016)。有的人生来就是坚定的(assertive),ta们能干脆了当地做出自己想要的选择。而有的人生来就是不稳定的(turbulent),ta们在做决定时,更依赖于他人的建议和世俗的观念,也更容易受到外在的影响。

在成长中,原生家庭往往影响着我们“自我概念“的形成。如果原生家庭是过度保护、过度强势的,可能会导致孩子对自我的认可度不足。

相反,如果我们被允许与父母有不一样的感受和观点,即使我们做出违背父母意愿的决定也能够得到支持,我们便会拥有逐渐明晰自我概念,并且获得独立决定的能力。

(相关阅读��)

自我效能指的是人们对于“自己能否靠自己去达成目标”的自信程度(Bandura,2007)。自我效能感强的人,更相信自己能够克服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并达成目标,ta们也会坚定地付出努力以实现目标(Gannouni, 2016)。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即便拥有一个目标,也不相信自己能够达成它,久而久之,就会在犹豫和退缩中模糊掉自己真正的想法。

自我决定理论(The Self-Determinnation Theory)认为,所有人都有对人际关联性、能力和自主性的基本需求。人们会将这三种需求,内化为行为调节,以便做出自我决定(Deci, 2010)。

自我决定程度较高的人,对他人的反应有自己的理解和成熟的内化逻辑,因此ta们可以很快做出决定。而自我决定程度较低的人,ta们因为缺乏自己的理解和思考、难以形成内化逻辑,导致很难做出“自己的决定”。

那么,对于一直以来都不太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来说,想要慢慢看清自我,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又该怎么办呢?

我们和两位心理咨询师聊了一下,为大家准备了几点建议,或许能帮助不知道想要什么的你,找到内心真正的理想:

1、完成一份“标签式的自我心理侧写”

心理咨询师陈福侠认为:“对外在事物的不确定,其实反映的是对自己内心的不确定。这样的人很难对外界的人事物产生相应的兴趣。所以说,先要对自己有清晰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对外界也有对应的反应。”

想要真正地了解自己,可以做一份新型的“标签式自我心理侧写”——不再描述自己的社会身份、表面的兴趣爱好,而是尝试用更简单、精炼的语言,描述内心的自我。

在做自我侧写的时候,对自己的认识越多、越全、越深刻,就越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2、区分“表面目标”和“本质需求”

完成新的自我侧写后,你可以试着对这份侧写进行回顾。心理咨询师陈福侠进一步指出,区分什么需求是受到外界影响和干扰后形成的,而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只有那些源于你自身想法的目标,而不是盲目遵循社会期望的目标,才是最契合于你自身情况和实际能力的,不仅可以激发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还能让你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从小被灌输的一些概念,让我觉得自己想要的就是考上好大学,出国深造,留在国外。但当我过上这样的生活时,我突然就不知道接下来的路怎么走了。

反观我一个好友,他一直有活力、有想法。几次深聊后我发现,我们的区别在于,我一直在为了社会认可的成功而活,但他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心意”。要找到真正想要的生活,我可能要先学会抛弃我熟悉的那套社会模版,而这也正是我在探索的事情。

——Great, 男,34岁

3、将情绪作为你的“双面线索”

心理咨询师沈彧慧指出,探索自我需求的第一步,是真诚面对自己的情绪,因为情绪会给你最直接的反馈。敏锐地捕捉这些感受,并根据它们做出行为反应,是找到自己想要什么的重要途径。

从会计转行到游戏,真的是个疯狂的决定。从小到大,旁人对我的评价都是细心,所以我顺理成章地读了会计做了会计。但是我从未在这件事上感受到过快乐,甚至在工作第三年出现了严重焦虑。

那时候我觉得,负面情绪和身体反应也许是提醒我赶紧逃跑的预警,就果断离职了。通过和不同行业的人接触,我慢慢找到了新的方向。现在虽然也苦也累,但心里挺满足也挺快乐的,那应该就是我想要的东西没跑了!

——二酱,女,29岁

但有时,情绪可能也是一种反面线索,掩盖了我们真正的需求。比如某些即时的、刺激性快乐,让我们误以为那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再比如一些防御性感受,可能也会是看清自我的阻碍。

只要在公众场合讲话、演讲,我就会很紧张。所以我一直以为自己讨厌说话和表达。谁能想到,现在的我却成了一个话唠up主呢?原来我讨厌的不是讲话,而是他人的注视。不要被那些不好的感受蒙蔽,因为真正热爱的事情,可能就藏在这些情绪迷雾之后。

——一位不想暴露身份的同学

所以,感知到每一个细微的情绪固然重要,但客观分析这个情绪背后真正的原因和含义,才能帮助我们一步步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4、实在不知道要什么的话,做就对了

心理咨询师沈彧慧还建议,我们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多地去体验不同的事物,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对各种事情的感受,这也是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去找到内心的热爱。

当我们累积了足够丰富的经验,选择出现时,你也能够凭借它们来为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了。

我不算一个天生就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但遇到事情会想着先试试再说。读书时我参加了很多社团,做了各种兼职,最后才确定兴趣所在。工作后也是换了四个城市,再选择定居的地方,甚至…谈恋爱都是…不同类型的都先试试吧!

对我来说,真正想要的东西,不是在思考中得到,而是在实践中收获的。

——米子,女,33岁

KY作者说:

其实,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不是一定要让每个人都变得“特别清楚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一件很棒的事,但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代表就不能把生活过得好。

就像《月亮与六便士》里,查尔斯和他的夫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的人,并不见得在世俗意义上幸福和成功;而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只是顺着大家认为“比较好”的路子走,也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

所以,如果当下的你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用害怕被生活推着走走停停。这个过程你也会有所成长,虽然取得的结果不一定是你的初衷。有时候生活本身,已经是一种足够好的追求。

以上。

References: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u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Deci, E. L., & Ryan, R. M. (2010). Self-Determination. The Corsini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Fisher, H. (2016). Anatomy of Love: A Natural History of Mating, Marriage, and Why We Stray. WWNorton & Company.

Gannouni, K., & Ramboarison-Lalao, L. (2016). Leadership and students’ academic success: mediating effects of self-efficacy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dership in Education, 21(1), 66–79.

Ghorbani, N., Cunningham, C. J. L., & Watson, P. J. (2010).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tegrative self-knowledge, mindfulness, and 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 in predicting responses to stress in Ir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5(2), 147–154.

Gilbert, D. (2006). Stumbling on happiness. Alfred A. Knopf.

Van Ingen, D. J., Freiheit, S. R., Steinfeldt, J. A., Moore, L. L., Wimer, D. J., Knutt, A. D., … Roberts, A. (2015). Helicopter Parenting: The Effect of an Overbearing Caregiving Style on Peer Attachment and Self-Efficacy. Journal of College Counseling, 18(1), 7–20.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