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50元在上海生活15天,大学生生存体验碰壁后有人结余近千
到上海的第三天,王梦圆依然没赚到钱。烈日中,再一次被拒绝后,她实在没了力气,在路边蹲了下来,忍不住地叹气,“太绝望了”。
7月13日下午,她和24位同学一起,从浙江到上海参加这次生存体验活动:每人只有50块钱,但要在上海生活15天。每天15块的房租,也由自己承担。
7月15日,到上海的第三天,王梦圆早上7点半就出了门,她不断在路上拦住家长,推销自己,想找到一份英语家教工作,但都被拒绝了。
中午,她坐在了肯德基,啃着早上买的5毛钱的饼,敲起字来。迫于生计,她和队友接下了这份文字录入工作。72页的初中英文练习题,全部录完,每个人能分110块。
老师也在不断鞭策他们。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团委书记、带队老师童必勋说,希望学生通过这次活动,在社会的大熔炉里得到历练。往年暑假,院方也组织学生去过北京等城市。
在上海的行程过半后,有人攒下来了近千块,也有人积蓄无几。但几位队员都表示,在这次活动中他们收获最多的,并不是钱,而是对生活的理解。
为省钱徒步3小时去试吃
不同于话务员、地推员一类的兼职,王泽斌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与众不同——试吃员。
他在申请了十几份兼职工作未果后,无意间发现了这份招募,简历刚发过去,就在线被录取了。作为副队长,他赶紧叫上几个队员一块报名。
第二天,为了省下4块钱地铁费,他和同学选择骑共享单车,因为总遇到禁骑路段,最后索性步行,花了三小时才到。
7月17日当天队员们走过的步数。 队员戎思璐 供图在餐厅用完餐,填好调查问卷,在外卖软件上写了评价,负责人又带他们到另一家分店,试喝各种饮品。每种饮品的品尝需要间隔一个小时,疲惫中,几个人躺在店里的沙发上,迷迷糊糊睡着了。
其他人则没那么幸运。队长张力丰带着四名女队员,在一个创意园区做话务员,推销一款环保产品。从早上10点拨出第一个号码开始,程凌奇一天打了不下三百个电话。
无止境的失败中,有些格外令人记忆深刻。程凌奇要求一个顾客讲普通话,对方用本地话骂了她,回忆到这儿,程凌奇哭了。
在来上海前,王梦圆预约了英语助教工作的面试,来了以后,因为对方没法日结工资,她被迫临时改变计划,开始沿着驻地附近的桂林路,一家家餐馆问,是否需要兼职,都被拒绝了。
第二天,她又来到英语培训机构,在门口问家长,是否需要上门家教,大约问了六七十个人,很多家长都冷眼以待,在她介绍完活动情况后,虽然变得友善,但仍然没有人愿意聘请她。
她又跑到另一栋商务楼,一层楼一层楼地问培训机构,直到顶层一家机构招待了她,但说已经招满老师了,只能做志愿者。王梦圆提出包三餐,每天再支付15块的酬劳好让她交房租,但对方说要考虑一下。
临走前,工作人员给她的大水杯倒满了水,又塞了水果给她,这让王梦圆感动了很久。
冠军的秘诀
7月21日下午,叶海琼又成功推销一位用户。当天上海徐家汇站气温窜至40.9℃,刷新气象史纪录,叶海琼也难得地留在室内推销。澎湃新闻记者 周航 图按照规定,每天晚上,队员们返回驻地都要开会,上报自己当天的收入和支出,计算结余。待活动完全结束,总结余会捐献给公益事业。“大家会暗自较劲。”一位队员说。
7月20日晚,澎湃新闻记者看到,行程过半,大多数人都有四五百的结余,最少的王梦圆只有233.4元,最多的是和她同组的叶海琼,结余742.3元。
叶海琼的秘诀是把一份工作做到极致。大多数的时间里,她做着同一份工作,给打浦路上一家“O to O”模式的理发店做营销推广。队友来了又走,只有她一直留在这里。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样的工作谁都能做,但我觉得其实做好这一件事也不容易。”在上海的第六天下午,理发店内,已经跑完单的叶海琼告诉记者。
她的任务是让人关注微信号,预约理发。最初,她也不懂如何推销,有人操作到最后一步,看到支付画面,问“还要支付十块钱啊”,她不知道怎么接话,常常错失客户。
第一天上岗,上午八点半到下午六点半,她满大街地跑单,推销的话说了上百遍,但却只成功两单。一次经过天桥,看到川流不息的车流,她突然想起之前的拒绝、白眼乃至谩骂,委屈了好一阵子。
但她很快摸到了窍门,找前辈们讨教“话术”,推销的话也越说越熟。意识自己的目标客户不会在高档场所,学会挑选餐馆工作人员休息的时间再去推销。到第五天,她一上午就成功跑了九单。赚到100元底薪外,每单还有5元的提成。
但叶海琼还是舍不得花钱。早上只吃花卷,再买两个,一个留在中午吃,另一个留晚上吃。这两天觉得太累,早饭才加了一份豆浆。
驻地没有空调,她和室友们在地砖上盖凉席就睡,早上起来不断冒汗,“抹水乳的时候,脸一直是湿的,吸收不进去。”还要骑50分钟的共享单车去上班,到达时通常一副狼狈的形象。
“我觉得这次活动的一部分,就是挑战自己的极限。” 和很多同学一样,叶海琼并不抱怨这些困难,“老师也说,弱者选择安逸,给自己找舒适,强者给自己找不适。”
冷眼与温馨
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和叶海琼相反,王泽斌恰恰希望自己能尝试不同的工作。
做过试吃员后,他又去了演唱会门口卖应援物品,第四天是游戏主持人的助手,后来又将这份工作让给了队友,到会展中心做地推……他的目标是在半个月内做完八份兼职。
7月15日傍晚,王泽斌(右一)和队友在演唱会前卖应援物。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供图“尝到甜头之后,我觉得应该去吃点苦头了。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 他说。
而随着活动的进行,不止一位队员表示,钱的重要性在下降,他们变得更关注自己的感受,在活动中的得到了什么。
尽管在主管看来,叶海琼很适合干销售,但她本人其实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她学会了如何恰当地示弱,换来一个成功的订单,却打心里不喜欢这样。她更喜欢平等和彼此尊重的感觉。
她自认对现实多了一份了解。普遍而言,男性更容易接受她的推销。老人以及那些身份相近的,比如保安,更愿意帮忙,买一份报纸,或者接过传单。而那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却有着更多的冷漠。
一大早,队员们每人要卖掉30份报纸。7月18日早,王梦圆吉他弹唱吸引顾客前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供图王梦圆也有类似的感受。她后来还是得到了那份英语助教工作,一天四节课,她更喜欢外教的课,相比中国老师,外教会像朋友一样,询问她的意见,因此有着真正的参与感。
“虽然我的工作薪资交了房租,没有盈余,但那家机构本可以不要我,我已经很满足了。”她说,这份工作符合她来上海前的预期,能学到很多东西。
她还觉得,只有提升自己能力,才能受到别人认可,有主动选择工作的机会,“如果我没有英语的能力,别人也不会给我这份工作。我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而不是被同情。”
几天下来,王梦圆的喉咙已经嘶哑。见到记者时,她得头靠着墙才有力气说话。
令王梦圆无法忘记的是一路获得的帮助。一位老人第二天请她吃了早饭,指引她去英语培训机构试试,而在培训机构,一位家长又给她指了一条路,还给她画了完整的路线图,让她最后找到这份英语助教工作。
她也始终记得,第三天晚上,她和队友一道,去一家商场卖唱,被拒绝了无数回后,是一对老外夫妇伸出援手,给了一张百元大钞,并且用欣赏的眼神看她和队友的演唱。
“温馨的一瞬间就可以抵过所有冷眼。”王梦圆在日记中记录说,她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温情。
7月14日,王梦圆仔日记中写道,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温情。实习生 汪笑帆 摄王梦圆希望,回去之后,自己能变成一个更和善,也更有魅力的人。“以后看到发传单的,我会伸手接过来,说声谢谢。”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