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炒冷饭你好意思给它最佳影片奖?
我看电影喜欢比较。中国人有句谚语,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尤其是改编自小说的电影以及翻拍的电影,比较更是必不可少的。看了本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健听女孩》,发现居然翻拍自7年前的法国影片《贝利叶一家》,而我的网盘里正好收藏着这部片子。于是继续看。看完之后,如鲠在喉,有些话不吐不快。
《健听女孩》海报
炒冷饭你好意思给它最佳影片奖?
首先想说的是,我不曾记得奥斯卡曾经把最佳影片奖颁给一部翻拍片过,《健听女孩》似乎创了纪录。我这里并不否认翻拍片,只要翻拍确实有全新的创意,远远超出原作,给予荣誉也并不是不可以。问题就出在,《健听女孩》实在并不比《贝利叶一家》好多少。
《贝利叶一家》拍摄于2014年,只获得过凯撒奖的最佳新人女演员奖,影响并不大。它讲述了一个聋人家庭里的健全女孩追求音乐梦想的故事。时隔七年之后,《健听女孩》基本原封不动地照搬了《贝利叶一家》的剧情,只是把聋人家庭的牧场改成了渔船,把聋人弟弟改成了哥哥,把聋人父亲竞选市长改成了组建渔业合作社。
《贝利叶一家》海报
当然,《健听女孩》也有值得称道的改动,比如将原作的弟弟改成哥哥后,从哥哥的角度指出,他们这个聋人家庭对唯一健全女孩的这种依赖,会成为他们与环境互相适应的阻碍。这是原作所没有的对残疾人社会地位的深刻认识。再比如把这个聋人家庭改为打鱼谋生后,女孩鲁比在家里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加强了,这个家庭不能少了与社会沟通的桥梁。这样,追求梦想与帮助家庭之间的矛盾就更加尖锐、强烈。
但是,我看到更多的却是《健听女孩》逊色于《贝利叶一家》之处。最明显的是影片主题曲的差别,也就是影片最后音乐学院面试的那首歌。
《贝利叶一家》的终曲是《远走高飞》,“亲爱的父母,我走了。我很爱你们,但我还是走了。从今晚开始,你们不再拥有我。我不是逃避,而是飞翔,就只是飞翔。”
假如抛开原作,《健听女孩》可以算作一部不错的影片。可偏偏这是一部翻拍片,人们不得不拿它和原作比较。事实上,它既没有改变原作的主题,又没有给它增添新的创意,奥斯卡颁给它最佳影片奖,显然是不合适的。抄作业、炒冷饭也能获奖,真是笑话了!
《健听女孩》剧照
《健听女孩》最缺的是什么?
《健听女孩》反映的是聋人家庭的生活,而这个聋人家庭唯一健全的女儿又是一个喜欢唱歌的孩子。这两个原因,决定了这部影片最重要的元素是声音。
在这一点上,《贝利叶一家》其实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从片头开始,就用震耳欲聋的汽车音响和嘈杂的家庭噪音不断强调,这是一个失聪者之家。他们听不见世界的声音,却用自己的噪音干扰了健听的女儿。这是聋人家庭特有的矛盾。《健听女孩》不仅没有在这方面继续加强,反而有所削弱。
很多评论都赞赏《健听女孩》中父母听女儿歌唱时静音的处理和父亲摸着女儿的喉咙听她唱歌的桥段。这当然是值得称赞的,但我以为,还远远不够。在这样一部应该以声音为主角的电影中,声音手段的运用还很欠缺。
《金属之声》海报
非常巧合,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单上也有一部和《健听女孩》很类似的影片,叫《金属之声》,讲述一个重金属乐队的鼓手失聪之后心态变化的故事。在那部影片里,导演把声音作为叙事和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来运用。震耳欲聋的重金属音乐,鼓手失聪之后耳朵里若有若无的静音,静音之下失聪者怪异的手语与表情,装上人工耳蜗后听到的金属感的刺耳人声,最后是拿下人工耳蜗后感到的世界的宁静。声音的变化,在影片中起到了情节、表演、对话所起不到的关键作用。影片的这些努力,得到奥斯卡评委的肯定,最终斩获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奖。
《健听女孩》本该更多地利用声音手段来讲述故事,塑造人物,让观众不仅看到,而且听到聋人和健康人对这个世界的不同感受。可惜这点被忽略了,这是最令人遗憾的。
《健听女孩》剧照
好莱坞真的穷途末路了?
入围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8部作品中,《贝尔法斯特》出自英国导演肯尼思·布拉纳,《犬之力》出自新西兰导演简·坎皮恩,《驾驶我的车》出自日本导演滨口龙介,《玉面情魔》出自墨西哥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真正美国本土导演的作品只占一半。在我的记忆里,这种情况在过去的奥斯卡评选中是没有过的。好莱坞真的穷途末路了?
其实这种情况不是今年才有的。去年的《米纳里》,前年的《寄生虫》,再往前的《水形物语》《罗马》等,都来自美国以外的导演。这些世界各地优秀导演的作品占据了奥斯卡评奖中越来越多的位置。过去一直颁发给美国本土导演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也逐渐有了外籍导演获奖者。
《贝利叶一家》剧照
与此对应的情况是,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把越来越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以“超级英雄”为代表的商业大片中去,产出了很多巨额投资、巨额收入而观众口碑低下的作品。这些商业大片的制作水平登峰造极,但是艺术水平却越来越平庸。电影中的人物思维逻辑、故事情节设计、性格情感波动,弱智到了白痴一样的水平,令人啼笑皆非。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漫威和DC宇宙系列,把好莱坞电影的智商拉低到了幼儿水准。
入围这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8部影片中,《健听女孩》和来自新西兰导演简·坎皮恩的《犬之力》就是绝妙的对照。前者是一部中规中矩之作,但却毫无新意。后者则显示出强大的导演功力,不动声色地讲述了一个惊人的故事,绝美大自然与人性的压抑、阴郁形成强烈对照。两者想象力、创造力的高下非常明显。可惜的是,奥斯卡评委们却把票投给了《健听女孩》。所以,虽然不能说好莱坞已经真的穷途末路,但这样的衰颓趋势确实存在。
《健听女孩》剧照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曾经标榜“艺术至上”的好莱坞、奥斯卡,如今被越来越浓重的“政治正确”氛围所笼罩。从当年的《黑豹》《月光男孩》,到如今的《健听女孩》,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贴上一个标签,对于一部电影,确实很要紧。
说到这里,有必要提一个小细节。看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时,居然看到两个关于中国的镜头。一是音乐老师家墙上,挂着他在天安门城楼前的留影。二是宝拉的写字台前贴着一张“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广告画。和中国毫无关系的电影里,醒目地出现这两个中国元素,只能说明这个导演对中国的喜爱。看来,法国人的“政治正确”与美国人的“政治正确”不是一回事啊!
音乐老师家的天安门留影
宝拉家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广告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