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外企药品降价进医保目录背后:谈判纯属自愿,提前抵御仿制药
国家第二轮药价谈判终于尘埃落定。
7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发布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结果,36个药品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以下简称“医保目录”)乙类范围。
据了解,本次参与谈判的共有44个药品,最终谈判成功的有36个,成功率达到81.8%。谈判成功的36个药品包括了31个西药和5个中成药。其中,肿瘤治疗药有18个,涉及肺癌、胃癌、乳腺癌、骨髓瘤等常见肿瘤;另有7个品种是心血管病用药;其他还涉及肾病、眼科、精神病、抗感染、糖尿病以及罕见病用药。
相比去年国家第一次药价谈判的结果,参与谈判的药物不仅数量上有了飞跃,在降价力度上也大幅提升。人社部公布谈判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与2016年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到44%,降幅最高的接近70%。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通过降价纳入医保支付,可以带来三方的好处,首先能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同时还有助于扩大企业的销量。对国家医保体系来说,由于谈判药物多为高价药,降价之后也能够减轻医保支付的负担。
人社部社保中心副主任徐延君7月19日在访谈中表示,通过谈判将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肿瘤靶向药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纳入药品目录,大大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同时也兼顾了基金负担能力,并有利于引导合理医疗行为、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创新,基本实现了医保、企业、参保人“三赢”的目标。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降价幅度较大的几个品种多为外资药企的产品,并且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
比如,罗氏的乳癌抗体曲妥珠单抗比去年的平均售价降价67%,用于治疗结肠癌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降价61%,肺癌药物厄洛替尼(Erlotinib)降价58%;阿斯利康生产的乳癌治疗药氟维司群注射液降价超过55%;拜耳旗下的用于治疗肝肾细胞癌的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降幅为47%。
某外资药企的中国区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从我们的角度是欢迎国家谈判的,这是我们的品种进入医保的重要途径。我们尽可能拿出多的品种去参加谈判,主要源于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支持和看好,在欧美以外的海外市场有这么大降价幅度的还是第一次。”
“企业参与谈判都是自愿的,决定定价的过程取决于很多因素,降价以后带来的市场影响,与竞品的关系,医生的处方意愿等,对一些跨国药企来说,还要考虑到定价对海外市场的影响。”上述券商分析师指出。
该分析师表示,还有一些药企选择降价是出于市场策略的调整,譬如一些外资药企的原研药专利期临近,降价是抵御仿制药竞争,“以价换量”的一种手段。另外一种情况,即便专利期未到,由于市场上出现了替代品,降价进入医保也是一种止损的方式,同时还能封杀竞争对手的空间。
以罗氏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为例,该药物的欧洲专利在2014年就已经过期,明年是其美国专利的最后期限,在此次谈判中该药物10ml和50ml的规格分别降价29.2%和48.3%。
康弘药业旗下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之一,该药成功研发后,倒逼该领域全球第一品牌的诺华的进口药雷珠单抗注射液在中国专利远没有到期的情况下降价27%。而在此次的谈判中,这两个竞品药物又双双进入医保,降价以后,二者的差价缩小到了200元以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进入谈判目录的药品一共有44个品种,谈判成功的为36个,这意味着有八个品种因为各种原因选择退出谈判。
“对于独家品种来说,谈判动力本来就不足,如果企业认为自身的独特性足以让患者自费的话,拒绝大幅降价也无可厚非。”上述不具名的分析师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退出谈判的品种中有一些属于目前市场上的独家品种,比如绿叶制药的注射用紫衫醇脂质体、红日药业的血必净等,“还有一些药物则是因为接受不了那么大的降价幅度而放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