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来论|名与实的荒谬悖离:居心叵测的“大翻译运动”
俄乌冲突引发的不仅是俄乌、俄西方之间的政治、安全与舆论博弈,也引发了国内互联网的争议甚至热烈争论。
出于社交网络的固有生态,以及国际时政话题“键政低门槛”的特点,众多网友参与了热烈讨论,其中不乏基于个人情感、立场而发出的情绪性论述,甚至有过激的表述和不合时宜的调侃。
近期,这些主要集中在内地中文互联网的部分文字记录,正在被翻译成英语,再以图片形式将原文和英文翻译上传至国际社交网络平台上,是为目前引发诸多争议的“大翻译运动”。
“收留乌克兰美女”的论调,以及针对邻国日韩、还有美西方国家的评论,便是如此被国际网友所知。
不可否认,当国内不少网友开始了解这场轰轰烈烈的“大翻译运动”时,他们从情感到理智上,都觉得难以接受。别的不说,对于很多人而言,一种对内发出的调侃,抑或是一时情绪化的表达,怎么就如此曝光到外部世界的平台上了?更何况,很多时候的一时口快,并不是真的心存恶意。
其实,针对中国会出现一种特有的“大翻译运动”,本身就是多种特殊因素孕育的现象。别的不说,需要“翻译”这件事,本身就是国内外互联网平台信息不对称的产物。
为什么会出现中译英、而不是英译中的“大翻译”,主要原因有二:相比于中文而言,英语是国际社会的lingua franca(通用语),是互联网内容的主要语言(全世界超过63%的互联网页面内容是英语),更是中国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必修外语;加上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数量远不如学习英语的中国人数量多,英译中的民间“大翻译”,本就没有必要。
另一方面,中国网友常用的社交网络平台,与国际网友通用的社交网络平台并不一致,而中文互联网的国际受众影响力相对有限,这使得国内网友可以在一个相对“闭环”的互联网环境中,用自己熟悉、擅长的母语,就国际时政问题畅所欲言。
说白了,当国内网友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随心所欲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情绪时,他们并不期待、也没指望自己的信息能传递给其它当事国家的网友,甚至没有与外国网友对话的意识。
这种互联网信息的不对称,成为了发起“大翻译运动”的条件与契机。而这一运动愈演愈烈,令国内网友乃至整个社会存在不适感,也是必然的结果。
首先,互联网的确是全球性的,而且有记忆,但基于上述“不对称”原因,网友们难免有一种“关起门来说的话被捅出去”的感觉。
互联网上披着“马甲”的网友,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复杂情绪与情感,和其他人一样都会“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更何况在非实名的虚拟空间,国内外网友都无法保证像在现实空间中那样面面俱到,考虑到理性、审慎、客观、公正、八面玲珑。
当一些中国网友在网上用中文发表一些调侃的、情绪性的、甚至是过激或不合时宜的言论时,其言说对象并非外国网友,更谈不上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普通外国网民。其实反过来也一样,有些外国人之间的调侃也并不是为了刻意伤害其认识的中国人。
更重要的是,姑且不论“大翻译运动”发起者的内心动机,将个体过激言论有组织地翻译、传播到国际社交网络平台,在客观上造成了放大渲染的效果,事实上导致个体言论上升至给中国人乃至华人群体贴标签的程度,必然造成恶劣影响。
且不说目前不同国家针对普通民众的反华乃至仇亚言行已然愈演愈烈,并造成当地无辜居民遭受不同形式的伤害。这种针对华人(而不只是中国人)群体的仇恨与污名化行为,无助于不同国家与中国的民间交流与理解,甚至可能会对双边和多边官方交往带来负面影响。如此发展下去,受到伤害的也将不止是中国人和海外华人。本应成为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沟通桥梁的“翻译”,却成了煽动不同语言人群间仇恨的工具,这正是“大翻译运动”的名与实之间最荒谬的悖离。
过激言论不能鼓励,极端言论更不可取,包括中国在内,各国都感受到对网络暴力、仇恨言论采取有力措施的必要性。而看似没有直接主观“加工加料”的“大翻译运动”,造成的恶劣影响将不亚于、甚至重于简单粗暴的网络评论。对此,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同国家都不可也不应忽视。
最后,“大翻译运动”的翻译和传播行为既是有组织的,其造成的客观效果又如此恶劣,那么就很难令人对这一运动发起者的动机作善意的推测了。
(胡毓堃,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国际政治专栏作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