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吴琼:《孙子兵法》是世界上产生最早、整体质量最好、地位最高的战争和战略理论著作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兵家和兵学的代表作。它不是一部普通的兵书,它在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而显赫的学术地位。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学术地位,可以说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产生最早、整体质量最好、地位最高的一部兵书,而且也是世界上产生最早、整体质量最好、地位最高的一部战争和战略理论经典著作。
1
中国历史上产生最早、整体质量最好、地位最高的一部兵书
从中国历史的角度考察,《孙子兵法》首先是中国历史上产生最早的一部兵书。我国学术界大多数学者认为,《孙子兵法》产生于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其作者孙武是春秋末期人,他的生卒年限大约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相当。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公元前512年,孙子经伍子胥的引见,见到吴国的国君阖闾,吴王阖闾见到孙子时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子之十三篇,吾已尽观之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当时,孔子约40岁,而孙子约30岁。又据1972年我国考古学者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汉墓出土发现,有《孙子兵法》的残简和《吴向》等佚文数篇,记载了孙子和吴王阖闾关于晋国六卿“孰先亡,孰固成”的谈话问答。孙子认为,凡改革图强、亩大税轻者,可以获得成功。由此可见,孙子在春秋末期是一位政治上的革新派,主张变法图强。
影视剧《兵圣》中的孙武形象
在孙子以前,尽管中国古代战争频发,战争和战略的经验非常丰富,可是,中国只存在一些零零星星的军典和兵法片段,如《军志》《军典》、古《司马法》和《令典》等,还没有出现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成理论体系的兵法专著。而《孙子兵法》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产生的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成理论体系的兵法专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司马法集释》(新编诸子集成)
不仅如此,自从《孙子兵法》产生以后,中国封建历史又延续了两千多年。在这两千多年中,战争连绵不断,涌现出来的兵书也很多,大大小小的兵书有几千种,而《孙子兵法》又是所有兵书中的一部整体质量最好、地位最高的兵书。换句话说,《孙子兵法》产生以后,所有那些新出现兵书的整体质量都没有超过《孙子兵法》,兵学家们都视《孙子兵法》为中国兵学的鼻祖。对此,中国的军事界和学界是公认的且有定评的。例如,三国时期的大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说过:“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子所著深矣,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可相诬。”(《注孙子序》,见《十一家注孙子》,第276页,中华书局2012年版)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过:“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见《武经七书》,第558页,中华书局2007年版)明代的兵学家茅元仪赞扬孙子道:“先秦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武备志·兵诀评序》)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称“武书为百代谈兵之祖”。由此可见《孙子兵法》在中国军事界和学术界的崇高地位。
《十一家注孙子》(中华国学文库),中华书局2012年3月首次出版
从《孙子兵法》在中国历史上所起到的实际作用看,从春秋战国时起,一直到近现代,这部兵书对中国历代的战争指导、对军事思想和战略思想的流传和发展,甚至对中国人特有的一些思维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积极作用。
例如,就在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拜孙子为将军。孙子凭借《孙子兵法》十三篇里所阐述的战争和战略理论,曾经一度辅佐吴王带兵在中国称霸,“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后来,吴国发生内乱,吴王阖闾死,吴国换了国君,夫差登上王位,伍子胥被杀,孙子不得志,退隐了。《孙子兵法》也被吴王夫差锁入金匮石室里,秘藏起来。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又冲出金匮石室,在中国得到广泛流传,在通过兼并战争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发挥出重大的作用。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法家韩非在《韩非子·五蠹》中也说过:“境内皆言兵。藏孙(武)、吴(起)之书者,家有之。”
秦亡汉兴,西汉王朝对《孙子兵法》非常重视,曾经对《孙子兵法》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整理。第一次是在汉高帝时,由张良、韩信“序次”;第二次是在汉武帝时,由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第三次是在汉成帝时,任宏“论次兵书”,把当时全国已有的兵书划分为四大类,依次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孙子兵法》被列为“兵权谋”类之首。到了三国时期,曹操亲自整理《孙子兵法》十三篇,首次给《孙子兵法》加注加序,书名为《孙子略解》。中国历史进入宋代,为了抗击入侵之敌,从宋神宗开始,在全国兴办武学,以《武经七书》试士,《孙子兵法》被列于《武经七书》之首,《武经七书》取得了和儒家“四书五经”同等重要的地位……
《武经七书(插图版)》
直到中国的近现代,为了抗击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我国许多仁人志士试图从《孙子兵法》中寻找救国图强的良策,如民国时期的蒋百里、李浴日等。众所周知,在中国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在他的一些著名战争和战略著作中,多次赞扬过《孙子兵法》。刘伯承等将帅对《孙子兵法》也有独到的研究。现如今,国内外有许多研究《孙子兵法》的专业机构和学会。自1989年5月以来,“《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在我国召开了九届……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孙子兵法》是中国历史上产生最早、整体质量最好、学术地位最高的一部兵书。这部兵书受到中国军事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决不是偶然的。
2
《孙子兵法》也是世界上产生最早、整体质量最好、地位最高的一部战争和战略理论经典著作
用开放的、世界的眼光来看,《孙子兵法》也是世界上产生最早、整体质量最好、地位最高的一部战争和战略理论经典著作。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公元前512年,当孙子在伍子胥的陪同下见到吴王阖闾时,《孙子兵法》十三篇已经成形。那时,正是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世界五大文明形成的“轴心时代”,中国是东方文明形成的摇篮,古希腊是西方文明形成的摇篮。恩格斯曾说过:“在古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15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但是,很可惜,在古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人们却找不到西方军事哲学和战略哲学的“胚胎”。当时,西方只有一些间接地反映西方军事学和战略学的战争历史记录,哲理性很弱,如《长征记》《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和《高卢战记》等。直到公元1世纪,古罗马的弗龙蒂努斯才写出《诡诈》一书,从西方战争经验中提炼出一些军事作战原则,但这些军事作战原则同我国的《孙子兵法》相比较,还很不全面、很不系统,很肤浅。
那么,西方第一部真正有思想深度、内容丰富、成体系的战争和战略著作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那是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整个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1832年至1834年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三卷的出版。《战争论》的产生比中国古代《孙子兵法》晚了2300多年;此后,再经过100年,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西方另一部战略名著利德尔·哈特的《战略论》才最后定型,于1946年出版。正是因为《孙子兵法》不但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一部战争和战略学经典著作,所以,现在世界各国的军事院校和国际关系院校在讲世界战争和战略理论发展史时,都要从中国的《孙子兵法》讲起。
《孙子兵法》(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问题还不仅如此,与西方著名的战争和战略著作相比较,《孙子兵法》还是一部整体质量最好、学术地位最高的兵书。长期以来,国际学术界所公认的最著名的战争和战略著作有三部:第一部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孙子兵法》;第二部是产生于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第三部是产生于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利德尔·哈特的《战略论》。如果我们把《孙子兵法》《战争论》《战略论》这三部世界名著相比较,《孙子兵法》也是整体质量最好、地位最高的。对此,国内外政治界、战略界、学术界也是公认的、有定评的。
具体地说,拿《孙子兵法》同《战争论》《战略论》相比较,《孙子兵法》至少有以下两个明显的优势:
其一,《孙子兵法》之战争和战略理论的理论起点高,能够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观察和解决战争和军事问题,既重视积累国家的战争实力,又重视在战争中使用计谋。《孙子兵法》不是一部单纯的军事著作。
美国的大战略学家约翰·柯林斯在他的《大战略》一书中这样说:“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他于公元前四〇〇年至三二〇年间(柯林斯的说法有误)写成了最早的名著《兵法》。《孙子》十三篇可与历代名著包括二千二百年后克劳塞维茨的著作媲美。今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的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约翰·柯林斯著,军事科学院译:《大战略》,第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
前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这样论述《孙子兵法》与西方战略思想的区别:“中国是实力政策的出色实践者,其战略思想与西方流行的战略与外交政策截然不同。……西方传统推崇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积累相对优势。”“孙子与西方战略学家的根本区别在于,孙子强调心理和政治因素,而不是只谈军事。”“最理想的情况是指挥官拥有绝对优势,从而完全可以避免交战。其次是深思熟虑,并在后勤、外交和心理上作了充分准备后,给敌人致命一击。”“即使在今天,《孙子兵法》一书读起来依然没有丝毫过时感,令人颇感孙子思想之深邃。孙子为此跻身世界最杰出的战略思想家行列。”(基辛格:《论中国》,第18—23页,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亨利·基辛格
我国当代战略学家熊光楷在他的《国际形势与安全战略》一书中,更加具体地分析、评论了《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与西方《战争论》《战略论》的区别,他说:
世界上最早对综合国家安全战略进行全面阐述者,全世界公认是两千四百年前中国著名战略思想家孙子。《孙子兵法》固然主要论及军事战略问题,但其内容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可以说是世界最古老的国家安全战略。《孙子兵法》开篇就写道:‘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兵’字就是国家安全战略概念。《孙子兵法》还提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孙子兵法》出现后两千多年,西方所推崇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才问世。《战争论》主要涉及军事战略问题,其范围比《孙子兵法》要窄……
现代国家安全战略概念是西方国家最早提出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1929年,英国人利德尔·哈特提出了‘大战略’(Grand Strategy)。‘大战略’已经超出了军事战略的范畴,扩展到了政治和经济等诸多方面,使现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具有了更新和更加丰富的内容。(熊光楷:《国际形势与安全战略》,第43—44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以上柯林斯、基辛格和熊光楷对《孙子兵法》的这些评论,都是基本上正确的,是符合《孙子兵法》之战争和战略理论的实际情况的。
其二,拿《孙子兵法》同《战争论》《战略论》相比较,《孙子兵法》的另一个明显的优势是其战争和战略理论的内容“全”。
《孙子兵法》包括有“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和“战术”三大部分内容,从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战争和战略的理论体系。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只是一部主要论述“作战战略”的军事著作,用熊光楷的话来说:“《战争论》虽然涉及到了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部分,但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安全战略概念。克劳塞维茨的名言‘战争是政治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谈到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这两者虽然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国家安全并不仅仅是政治和军事问题。”(熊光楷:《国际形势与安全战略》,第44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而且,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不仅缺乏“国家战略”的丰富内容,而且缺乏“战术”内容。至于利德尔·哈特的《战略论》,也缺乏“战术”内容,我们还应当看到,从思想资料来源方面考察,利德尔·哈特的“大战略”思想资料又是从《孙子兵法》那里吸收来的。对于这些问题,我在以后具体讲解《孙子兵法》并进行中西战略思想的比较时,还要详加论述。
所以,总的来说,《孙子兵法》的学术地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部产生最早、整体质量最好、地位最高的战争和战略理论经典著作。
(本文节选自《西方战略与〈孙子兵法〉》第五章,标题为编者所拟)
以中西比较的研究方法,
透过军事战略看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西方战略与〈孙子兵法〉》
吴琼 著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5372-9
50.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论述了西方战略理论形成的过程,分析了西方近现代四部世界战争和战略名著《战争论》《战略论》《大国的兴衰》《战争与和平的大战略》,同时考察了《孙子兵法》在清代流传到西方以后,对西方战略理论的发展演变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然后,使用与西方战略理论相比较的方法,论述了《孙子兵法》的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和《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具体内容。全书着重论述我们今天怎样才能从逻辑与历史一致的角度,从整个中西战略理论的历史发展中,掌握战略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的战略方法,以便应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的战略挑战。
作者简介
吴琼,1944年出生,北大哲学系硕士。曾任大连海军政治学院哲学教研室主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处长、编审。著有《世纪老人的话——张岱年卷》《战争论研究》《战争论诠释》《统帅的艺术:战略——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十讲》《孙子兵法新诠》等。
目录
内页展示
【签名钤印】西方战略与《孙子兵法》(作者吴琼先生签名钤印)
原标题:《吴琼:《孙子兵法》是世界上产生最早、整体质量最好、地位最高的战争和战略理论著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