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英轻阿:马岛战争中的美英关系及美国的对英军援

忻怿
2017-09-12 14:36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英阿马岛战争是二战后罕见的现代化条件下的大规模海空战。其中,限于档案缺乏,战时美英特殊关系及美国对英军事援助未得到详实捕捉,如里根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只承认对英国租借过一颗卫星,而对其他大规模对英军援讳莫如深。2015年底,美国国务院解密出版《美国外交文件集:南大西洋冲突,1981-1984》,这为我们深入透视美英特殊关系及美国对英军事援助提供了新的基础。

避免“苏伊士运河战争”重演

以“泛美主义”和“大西洋主义”这两套地区体系为牵引,围绕英阿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争端,美国的危机应对耦合于旨在防共反苏的跨大西洋的美英同盟关系与美阿伙伴关系这对二元结构中。美英对称性联盟关系与美阿非对称性战略关系重要性的不平衡特征,以及里根时期独特的国家安全决策机制、保守现实主义的执政哲学与美苏“缓和”破裂的冷战对抗新形势等因素综合作用,决定了美国应对战略的基本面貌。

1982年3月25日,阿根廷加尔铁里军政府突然向马尔维纳斯群岛中的南乔治亚岛派遣矿工,随后派遣陆战队登岛。对此,英国外交大臣卡林顿勋爵迅疾致信美国国务卿黑格,“请求美国斡旋,予以任何形式的帮助”。美国务院随后指示驻阿根廷大使只需向阿方温和表示,美阿关系是美国国际战略的重要构成,阿如若采取军事行动将冲击美阿关系。美国此时还不愿对阿过分施压。

阿军进驻马岛

英阿可能爆发的大规模冲突对美国西半球战略造成严重影响:阿根廷方面,军政府面临1976年后最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美国亟需应对亲美军政府可能垮台,左翼力量趁机做大;英国方面,里根政府不希望马岛战败导致撒切尔下野,“英格兰本土主义”抬头。届时英国军费将遭削减,美国所推动的英国海基核武器升级与维系英军航母在编将遇挫,这将动摇对于美国极为关键的美英对苏防务体系,挫伤美国当时正在着手的应对波兰危机的对苏防御。

美国当时认为苏联可能出兵镇压波兰团结工会,加之苏联于1981年动用50万兵力举行空前的“西方81军演”,北约对苏防务在1982年迎来高潮。美国亟需维持美英同盟关系的强韧稳固与英国的大国地位,维系英国在德国莱茵地区继续驻扎装甲师。基于此,黑格及防长温伯格在斡旋之初便告诫里根,“美国无法承担英国战败对西方同盟体系所造成的可怕冲击,必须承担美国的大国信誉”。同时,美阿关系也需稳定,避免阿左翼上台,倒向苏联,避免马岛问题将升级为“东西方冲突”。因此,至4月1日,白宫获悉加尔铁里于3月31日做出决议攻打马岛后,其中立主义战略发生调整。里根随即致信撒切尔,强调美国“极为珍视美英友谊”,将尽全力援英。黑格也发出指令,“确保英国不再经历苏伊士运河战争般的军事战败,保证其在西半球应有的防务义务与大国地位”。

支持加尔铁里发动战争的阿根廷民众

纵观相关档案,英阿两国,尤其是英国将谈判作为集结兵力的时间筹码,马岛问题的结构性矛盾丝毫未减,主要为:英国要求阿根廷先撤军,阿方则要求同时撤军;阿根廷坚持在马岛过渡政府中有一半阿方代表,并于1982年终前解决主权问题,英国则不同意阿方代表数,坚持不商谈主权移交问题,必须尊重岛民自决权。撒切尔对里根表示,“英舰队南下,绝不是为了去谈判。内阁已保证,全面收复对马岛的主权及行政管辖,保证岛民自决权。英国存在于马岛的主权无可挑战”。

因此,黑格虽在4月29日英阿谈判最终破裂之前一直穿梭斡旋,但他早已获悉伦敦决议击溃阿军,夺回马岛后再行实质性谈判。基于对美英与美阿二元伙伴关系重要性的差别认知,斡旋同时,黑格引导里根将英美特殊关系置于泛美主义框架之上,形成“保持强健的北约国家间关系,维系美英跨大西洋同盟体系,比维持美国在美洲利益更为重要的”战略认知,制定“重英轻阿”的指导方针。据此,黑格在阿军登陆马岛后不久便向英国保证,“不妨碍英国采取任何军事行动”,“确保英国有尊严地速战速决”。在英军尚在南下途中,英阿尚未交战的情况下,美国全面开启在后勤、情报及武器等方面的对英援助,并施行对阿制裁。

美国竭尽所能地援助英军

阿军于4月2日清晨登陆马岛后,英国随即向美国求援,要求阿松森岛美军基地向英军开放,并向英军拨付6.3万磅航空燃油。4日,英国再次请求美国为英军提供后勤保障与空勤调度。5日,黑格同意上述请求,但强调美国不直接介入马岛争端,美方援助是美英后勤保障协定所规定的常规义务。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克拉克也强调援英底线为不参与英军对阿军事行动。据此,对于随后英国要求美军增加驻阿松森岛空管人员的请求,黑格予以拒绝,他同时指令对英进行油料补给的美国舰艇需用非战斗人员。至4月6日,美国为英军已转运100万加仑航空燃油。4月24日,美国再次援英240万加仑油料,足够其使用三周。对英军援不能超越英美战前在北约框架下制定的战时合作协定的指导原则发挥了作用,凸显美国对援英援助在初期还存在限度。

同期,4月3日起,美国在通信、情报、气象等领域对英予以支持。里根首先批准向英军分享美军声呐监听系统所探测得到的南大西洋水情,帮助英军捕捉阿军潜艇信号。美国海洋和大气局亦向英国传送马岛及南大西洋海域的气象及海洋信息,美国防部也利用国防卫星通信系统下辖的军事侦察卫星向英军提供情报。同时,美国通讯卫星公司向英国租借一颗高精度的大西洋填隙卫星,进一步增强其信息收集能力。为此,英国向美国租借五座便携式卫星数据接收器以方便组建战区天链通讯网络。不仅如此,英军还获取美军在波多黎各的海军通信站情报。值得注意的是,4月初起,美军SR-71型“黑鸟”高超音速战略侦察机直接飞抵马岛,包括阿根廷兵力、舰艇部署等侦查照片悉数供给英军。

马尔维纳斯群岛卫星图片

伴随援英,美国同期对阿制裁。阿根廷于4月3日拒绝联合国第502号决议后,美国对阿制裁,暂停对阿军售,冻结之前两国达成的军购合同,包括C-130型运输机与A-4型攻击机的配件及对空雷达与舰艇零件。美英亦推动法德对阿制裁。此外,英国还要求美国向其提供阿根廷武器装备的参数数据。美国国防部国防安全援助局遂于4月13日将相关情报传送给英国,并督促西欧盟国将其所掌握的阿军武器性能情报转交给英国。黑格强调,此次对英情报共享突破了英美既定的防务合作框架,是“重英轻阿”,深入援助英国的体现。

同日,英国又向美国求购6套“针”式防空导弹。对此,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对英援助应停留至情报、通信及后勤援助,在英阿尚未交战而“斡旋尚存”的情况下对英售武并不合适。然而,防长温伯格同意售英导弹,黑格亦批准,并特令援英大量美军步兵用夜视器材。出售“针”式导弹与夜视器材,标志美国突破早前制定的对英援助停留在后勤、情报领域的限定性规则。

情报援助方面,至4月14日,英军得到美国海军通讯系统第二频道的使用权。至4月中下旬,英国获得美军21组通讯频道,包括对舰、对陆、对岸通讯网路,占用了美国部署于大西洋上空的11%的军用侦查卫星资源。不过,黑格再次否决英国请求向阿松森岛增派美军空勤人员的求援,指令援英油料及战斗物资补给舰不能赶赴马岛附近海域。为增强英国自主补给能力,美国允许在北大西洋对苏战备执勤的12艘英军补给船全数南下。给予后勤、情报及武器援助,但不给予作战人员支持,不参与英军对阿行动,继续成为美国援英底线。

鉴于英军迫近马岛,美国防部与国务院成立特别审查委员会,筹划全面扩大援英力度,并制定美军应急预案。4月24日,国务院预计将向英国转让各型防空、反舰及反雷达导弹,包括空射型“鱼叉”反舰导弹、“哈姆”反雷达导弹,并决定继续援助“针”式防空导弹以及反跑道子母弹等特种弹药,并提供各型直升机与“鹞”式战机零件。同时,美国将提升英军反水雷战、电子战及两栖作战效能。为应对阿军潜艇,美国需向英国提供反潜声呐浮标与拖曳列阵声呐。危急情况下,不排除向英国出租美军加油机、运输机与巡逻警戒机,并在战场救援、武器维修、港口清淤及反潜作战等领域提供直接协助。而为预防潜伏在马岛附近的苏联核潜艇插手英阿冲突,美国航母编队南下,做好万全准备。

4月29日英军到达马岛后,英国全面扩大求援力度,甚至是一些美军还未装备部队的尖端武器,均为英国所求购。对此,里根政府基本予以批准,凸显英美特殊关系的亲密程度与白宫确保英国“速战速决”的急切心态。4月30日,英国请求美国转让最新空射型“鱼叉”反舰导弹。鉴于该型导弹刚研发成功,英国还求购配套的测试、训练设备及教材说明。对此,美方予以批准。5月3日,美国还准允英国购买一套美国研制不久的“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价值约16万美元。6日,鉴于“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阿军击沉,英国再次紧急求购两座“密集阵”,黑格随即批准。同期,经葡萄牙同意,美国允许英军“猎迷”反潜机及“火神”轰炸机在亚速尔群岛基地获得后勤支持。

被阿军“飞鱼”式反舰导弹重创的英军“谢菲尔德”级驱逐舰,该舰不久沉没。

至5月中旬,英国求援且得到批准的新增武器包括:12套NESTOR语音加密系统、战机箔条布撒器、15套地磁异常探测器、15套MIU-7型红外曳光诱饵弹、20000个SSQ 41B型声呐浮标、10部AN/PVS–5夜视观瞄设备、50枚蛙人反舰水雷及350枚MK46型鱼雷。而对于英国所求的美阿共同测绘的阿根廷本土高精度地图,黑格则并未批准。同时,里根强调美国极不愿意看到英国空袭阿本土。无疑,避免英军袭击阿根廷本土亦成为美国对英军援的另一条底线。

在随后不断增加的对英武器援助中,引起激烈争论的是AIM-9型空空导弹议题,凸显美决策层就援英限度存在一定矛盾。5月13日,英国求购300枚AIM-9L型导弹。参联会认为,售英如此规模的导弹并不完全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英军已有200枚库存,而阿军战机仅140余架,英国导弹足够。参联会强调,由早期后勤、情报支持到大规模售英致命性武器,某种程度上促使英国有恃无恐,降低了其和谈意愿,而一旦泄密,必将对美拉关系造成颠覆性影响。对此,黑格有所让步,同意先期售英100枚导弹。不过至5月底,黑格指令售英后续200枚导弹。

至6月9日,英阿战争正酣之际,英国再次求购当时美军仅有极少量数目,尚在测试的最先进的AIM-9M型空空导弹的红外引导头与20枚样弹。参联会再次反对,强调AIM-9M过于先进,不宜外售。但温伯格仍于17日,即阿军投降3日后,批准售英,将援助推向高潮。而为确保英军固守马岛,保持优势压使阿根廷和谈,黑格同意向英国出租两架KC-10型空中加油机,并协助英军清扫水雷和地雷。不仅如此,英军于战后求购24架F-4J型战机,将其部署于斯坦利港,国务院不顾参联会反对,在明知该批战机将部署于马岛的情况下仍决议售英。

不过,美国在战时也对阿根廷予以象征性援助。4月12日起,阿根廷请求美国告知其英军舰队位置等情报,强调否则将向苏联求援。对此,中情局获悉苏联已调整侦察卫星的定位坐标,已向阿通报英军南下进程。为避免美阿关系进一步恶化,保持对阿持续影响,黑格说服里根批准对阿根廷提供相关军情。对此,黑格向英方强调是否给予阿根廷卫星照片“是美国自己的事情”,且相关照片仅为民用等级,于4月30日向阿根廷提供了美国“陆地系列”卫星所捕捉到的英军舰艇编队及南乔治亚岛情况。不仅如此,为维系美阿关系,黑格还特令对阿出售中型民用直升机。

从马岛战争透视美英特殊关系

不同于冷战期间局部冲突多为东西方矛盾表现的历史经验,马岛战争是为数不多的不具备东西方对抗性质的局部战争。围绕跨越大洋的以大西洋主义为指导的英美特殊关系以及泛美主义框架下标定的美阿伙伴关系,美国为弥合地区二元伙伴体系的结构性抵牾,曾积极斡旋,避免英阿冲突长期延宕,激变两国政情,恶化为“东西方矛盾”。对称性的美英同盟关系与非对称性的美阿伙伴关系的不平衡性,导致美国推行斡旋与军援并进、援英又重于斡旋的双轨战略,这促使英国有所仰仗,对斡旋案虚与委蛇,谋求以军事胜利求得现实优势,但同时也在客观上避免了马岛战争的长期化。总体而言,里根政府达到了防止英国保守党受辱、强化美英同盟、避免阿根廷激进左派上台以及基本维稳美洲国家体系的战略目的。

就里根政府的马岛危机决策,可以看到领导人决策意志、保守现实主义对外政策哲学与美国国家安全决策机制间的鲜明互动。客观上看,作为里根执政初期对外战略的直接策划者,国务卿黑格在斡旋案设定、对英军援方面发挥了绝对主导作用,这在其反对军方的审慎援英意见,压制克拉克及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柯克帕特里克对里根施加影响等方面尤为突出。与基辛格及布热津斯基等战略家兼外交家类似,黑格的反苏现实主义理念浓烈,对于美国地区伙伴体系的经营,包括就马岛危机的应对,相对而言更显趋利性与保守现实主义。

本质上看,白宫的“重英轻阿”战略是面对美国二元伙伴关系固有矛盾的现实性选择。以安全要素为纽带的美国二元伙伴关系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其一,美国的外交与战略资源有限,但多元伙伴关系赋予其的战略任务则相对无限,美国面临有限资源与无限责任的困境;其二,二元伙伴关系下的伙伴单元必然存在信任基础、安全承诺及战略目标的客观差别,存在对称性伙伴关系与非对称性伙伴关系之分,因此美国对伙伴存在承诺难题;其三,美国无法抑制安全伙伴冲击伙伴系统的自主行为与突发事变。据此,再加之里根执政初期国家安全决策机制阶段性特质的作用发挥,便不难理解美国为何在危机期间将大西洋主义关系框架置于泛美主义战略之上,推行“重英轻阿”战略。不过,我们亦应看到,美国援英存在维稳美阿关系、保持阿根廷本土安全与政治稳定的基本底线,凸显其对二元伙伴关系的微妙把握。

客观上讲,惯纵整个冷战时期,美国一直是拉美中右翼政权地区安全产品与安全制度性安排的主要供给者,因此,马岛战争对美拉关系所产生的负面冲击加速凸显于美国的安全产品供给日显不甚重要的后冷战时代。当拉美威权主义体制伴随冷战结束而相继终结,直接秉承民意的拉美中左翼民选政权又在进行全面反思新自由主义“美国化”之时,美国应对马岛战争的“重英轻阿”的相关决策,便成为美拉关系中关键性的负面历史记忆。相关历史遗产助推了拉丁美洲国家以拉丁美洲主义代替泛美主义以及美洲国家组织改革论等的相关思潮。如今,借助研究档案,美国战时援英等情况得到一定披露,这更加有助于我们复原马岛战争的历史本真,有益于拉美国家以史为鉴。(仅就《美国外交文件集》所公开的援英档案来看,其中仍约2/5的援助细节被删除。)无疑,作为主导地区秩序的霸权国,美国对二元伙伴关系及战争危机的处理,既存经验,亦有教训。而以后冷战时代视角审视马岛危机,与大国构建非对称伙伴关系的地区国家更应从马岛危机的历史经验中汲取联盟失效与独立自主重要性的国际政治现实。同时,剖析美英特殊关系与美国对英大规模军事援助也有助于我们审慎并清醒认知未来一定程度上潜在的西太平洋海空军武装冲突,以及其中美国可能的作用发挥。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