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让文物“活”起来!在荔湾,TA们如何变得“生机勃勃”?

2022-03-29 18: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 一物胜千言,睹物思历史。

一件文物凝聚一段难忘的时光,

一处遗迹印刻一个动人的故事。

荔湾区作为广州的老城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物资源丰富。荔湾文物承载的历史记忆、历史事件创造了多个广州第一。近年来,荔湾区坚持以依法保护为首责,以服务发展为己任,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不断升级,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在荔湾,文物保护有法可依

坚持依法保护,让基础“实”起来

依法依规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荔湾区通过实施强基、普法、护航三项工程,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开展强基工程,落实保护责任。

荔湾区成立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挥重大文物事项议事决策作用。全面开展保护管理责任人认定工作,与区以下文物单位签订文物保护管理协议书,压实保护责任。制作全区文物导览信息二维码,安装市级以上及37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说明牌,增加10处文物标志牌,文物识别度和文化传播力进一步增强。

伯捷旧居、培英书院旧址升级为广州市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被列入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

中国致公党中央党部旧址。(图源网络)

开展普法工程,启发社会关注。

荔湾区组织编写文物保护宣传手册,突出文物法规、防灾救灾宣传。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消防宣传日”,组织培训班、召开约谈会等,引导全社会对待文物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开展护航工程,守护荔湾遗珍。

荔湾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更新项目中文物保护工作,从严把关。强化对地下文物埋藏区考古督办,广雅中学、广钢地块落实考古工作并取得重大发现。白鹤洞、海北等17个城中村全部开展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发挥文物在延续古村文脉、留下历史记忆、促进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广雅中学莲韬馆复建工程项目考古发掘。(图源 信息时报)

在荔湾,文物、古迹生机勃勃

坚持合理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荔湾区采用“绣花”功夫,用好文物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向全世界讲述荔湾故事。

永庆坊。

讲好新时代故事:

实施西堤沿江路、沙面岛、恩宁路、荔枝湾景区改造提升工程,改善文物环境,以工匠精神修缮吉祥坊1号民居、陈廉伯旧居、八和会馆等,盘活文物资源,助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陈廉伯旧居修缮。

讲好名人故事:

修缮李小龙祖居并筹建李小龙特展,项目被评为“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实施蒋光鼐旧居修缮保护,开展名人故居排查,建设粤剧名伶游径,举办名人展览。

李小龙祖居。

讲好古迹故事:

引导社会力量深度参与文物保护,完成华林寺罗汉堂大修、仁威庙中修工程。

讲好西关故事:

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泮溪酒家、陶陶居、广州酒家文昌店升级改造,擦亮“老字号”招牌,助力宝源路101号民居修缮利用,打造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高品味文化休闲体验空间。

泮溪酒家。

讲好海丝故事:

采取“政府+高校+企业”合作模式,将锦纶会馆建成“广州丝织行业展览馆及‘非遗’香云纱文化推广交流中心”,探索形成了古建筑活化利用的经验。

锦纶会馆。

讲好城建历史故事:

实施西门瓮城遗址维护保养和展示提升工程,通过展板和浮雕墙展示瓮城考古过程和广州城的历史变迁,并启动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西门瓮城遗址。

讲好红色故事:

修缮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旧址,打造革命专题展览馆,大力推动沙基惨案“毋忘此日”纪念碑、广州儿童剧团诞生地及团部旧址、广州市郊一区农会旧址修缮保护。

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活动旧址。

在荔湾,文物有安全的港湾

坚持底线思维,让监管“严”起来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荔湾坚持综合施策,不断夯实文物安全基础。

强预警。荔湾有完善的区-街道-社区“三级”文物安全管护网络,启用文物巡查信息系统,一旦出现安全隐患能够尽早处理。此外,荔湾还结合气候特点、重大节假日、防汛防台以及秋季防火等节点,加强巡查管理,防范于未然。

强执法。对文物违法问题,荔湾坚决做到露头就管,违法必查,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形成了“以罚促管”“管教结合”的执法思路,形成有力震慑。

强督导。荔湾加强文物安全风险评估,实行文物分级分类管理,保证文物长治久安,重点推进德国教堂、东漖郭氏大宗祠等14个文物单位抢险排危工作,组织实施了南漖门楼、泮溪五约亭、石上飞榕等抢险工程,推动完成了同盛机器厂旧址、万源堂参茸行等文物加固施工。

强保障。荔湾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向经济困难的文物倾斜,向重大隐患治理倾斜,先后为23个项目申请市、区两级设计、修缮、抢险经费,全区文物安全状况进一步改善。

守护城市遗珍,赓续西关文脉,

讲好荔湾故事,

文物保护也需要你的支持!

原标题:《让文物“活”起来!在荔湾,TA们如何变得“生机勃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