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看完12小时戏剧《2666》,戴锦华止庵等原著党怎么说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7-07-19 10:03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舞台剧《2666》于7月中旬在天津上演。视频来源 网络(03:25)
看12个小时的话剧究竟是什么感受?上周末,改编自已故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原著小说的马拉松戏剧《2666》在天津大剧院上演,让中国观众终于有机会有了这样一次体验。

小说《2666》是最近十年被文学界讨论最多的文学作品,因此两天的演出吸引了文学界的关注,演出现场出现了很多学界大咖。很多小说的“原著党”和波拉尼奥粉丝文青,也从全国各地赶到天津,不少人还背着砖头厚的原著,一边看戏,一边在中场间隙翻出小说对照。

演出从上午十点半一直演到了晚上十点半,中间经历了四次幕间休息。不少从北京赶去的观众,早上七点就坐上了观剧大巴,在周末的清晨踏上了跨城追剧之旅。不少观众还准备充分,有人带上了靠枕颈枕,也有人自备干粮零食。这场12小时的观剧,从很多角度看,都有些“行为艺术”的意味。

整出剧除去休息,共分五幕,剧长一共9小时。虽然持续时间很长,但整出剧并不沉闷。相反,年轻的法国导演、29岁的朱利安·戈瑟兰用各种视觉和听觉的方式震撼着观众的神经和心脏。也因此,在这个12个小时里,要想睡着,其实也并不容易。

只不过,看到最后,整整坐了一天的观众,难免有些腰酸背痛。但所有观众看上去都坚持到了最后,很少有人中途退场。谢幕时,热情的观众鼓掌持续了很久。演后谈结束,还有观众拉着导演交流。一位在法国看过该剧的观众,甚至热情地冲到后台,希望导演把自己的礼物带给12位演员——一共12盒润喉糖。

除去这些台前幕后“行为艺术”般的观剧体验,《2666》从本质而言,仍是一次极具文化意义的演出事件。能把这部小说搬上舞台,本身就是一件让人“叹为观止”的事。而最终的舞台呈现,还是颇多让人惊喜之处。

朱利安·戈瑟兰在这部作品里,几乎使上了当下欧洲最“时髦”的各种舞台手段,手持即时摄影、玻璃镜框舞台、现场电子音乐······但各种手段在这部作品里显得十分统一,和《2666》的作品气质也相当搭调。

精致晦暗的影像、始终凶猛炸裂的电音以及演员充满爆发力的表演,《2666》在12个小时里不断冲击着观众的情绪和心脏。导演在各种技巧应用自如之外,又能把节奏和氛围控制得恰到好处。场景的转换极速而流畅,形形色色的人物登场也是清晰有序。很难想象,这样一部极为浩繁复杂的高难度作品,竟然出自一位29岁的年轻导演,并且完成得如此精致及完整。

舞台剧几乎严格按照了小说的结构演绎,剧中所有的台词也几乎都取自小说原文。在裁剪改编上,相对完整地保存了小说的文学性。小说里上百个人物,在剧中被浓缩成了67个角色。总共12位演员,基本都要一人分饰多角,而且要轮番完成现场配乐、表演、旁白。演出中好几个演员的表演十分精彩,充满爆发力和感染力。和印象中法国戏剧的表演风格也是大为不同。

在首演结束之后的演后谈上,朱利安·戈瑟兰表示,“戏剧最重要的,不是为了迎合观众的体验,而是把书中最沉重的部分展示出来。大家读小说,会觉得太长而读不下去,改编成戏剧之后希望让大家觉得,这是精彩可读的作品。而除了文学性,还想让观众感受这部剧的情感。文学的平静与感官的体验,都想在剧场里让观众感受到。”

那么,在看完这部12小时的马拉松戏剧之后,特地从北京赶去的各路文化界的小说“忠粉”们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戴锦华(北京大学教授)

《2666》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我的最爱。在最近十几年之内可能都没有这样的经验,我害怕看完它。很难再找到这样的小说,如此富有冲击力。

也正因为此,我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观众。因为我是一个铁杆的”原著党“,在我心里,很难有一部舞台剧可以真正把小说改编成功。事实上,我也从来没有想象过,这部小说可以被改成影视或者其他,尤其是舞台剧。

但这一次,这件事被一个年轻的导演、一个年轻的剧团实现了。可以说这个舞台剧在很多方面让我们觉得挺欣喜的,包括场面的调度,一些片段的处理,有几个演员的表演非常精彩。我觉得这件事情本身,我举双手赞成。它弥足珍贵。

但我看完依然有一些不满足,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个是我非常赞成国际上对这部小说的评语,它是一部真正的全景小说,真正全球化的图景,它展现了这个世界整体的流动,包括资本的流动、暴力的流动。但舞台剧可能是希望有一个“锁”,就是把所有的人和事最终“锁”到圣特莱沙的谋杀,它也因此削弱了小说的全景性。

二是这个导演非常有媒介自觉,舞台上很多大屏幕,还有一些现场拍摄的画面,我可以称之为直播。这些画面和演员的现场表演同时存在,但似乎比重更大,很多场景就像在看电影。再有舞台上使用了很多封闭空间,比如玻璃镜框、比如有纱幕的表演区,这么做看上去是强化了第四堵墙。也因此,12个小时的观看经验,我并没有受到非常大的震撼,我是说,那种舞台剧形式带给我的震撼。我会想,这部剧在什么方面,是剧场意义上的思考。

但是演后谈的时候我们也了解到,导演是先有了一个舞台剧的构想,然后找到了这本小说觉得非常合适。这和我们这些小说的热爱者是不同的。而且我感觉,4个月的准备时间,对这本小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太丰富了。所以会有人说,波拉尼奥是21世纪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伟大的、重要的作家。

当然,你必须要承认,能够把这部小说搬上舞台,是一件挺了不起的事。虽然小说中非常巧妙地使用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这蕴含了一些改编成戏剧的可能性。但有些处理确实还是很难的。比如我最期待的第五幕,几乎全部使用了旁白的手段。虽然其中有一场独角戏非常精彩。但贯穿始终的这种旁白,还是削弱了这个戏的力量。

我想,今后可能还是会有人把这部小说搬上舞台。这个版本会是其中之一。它是一次了不起的尝试,但并不是完美的版本。

止庵(作家)

《2666》这本小说我读过两遍,非常喜欢,所以看戏的时候,每一个舞台上的片段在小说里是什么样的,我能够一一对照出来。

首先必须要承认,《2666》是很难改编成舞台剧的,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这样一部巨著,全景式的小说,是不可能被改编成舞台剧的。

第二是改编《2666》应该有不止一种方法,法国人的这个版本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假如有其他的舞台版本来比较,也许就更容易来探讨现在这个版本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对我来说,这部话剧有些段落是非常有力的,很能打动我。比如第一部分,女作家用呐喊的方式讲述她的两个同事殴打出租司机的段落;又比如第五部分,纳粹官员的自述,处理方式都非常出效果,也达到了深刻的程度。

但在另外一些地方,我却一时难以理解这样处理的意图。

比如同样是女演员呐喊着讲述,刚才说了,在第一部分非常打动我,但在第五部分,讲到作家阿琴波尔迪写了什么作品,讲到他妹妹的生平,也用了同样的方式,这样做的意图何在呢?

比如第四部分,是小说的核心。话剧有关罪行是以字幕表现的,但又穿插了演出的场景,我感觉相比之下冲淡了那些字幕的分量,导演这样安排是为了什么?这些地方我都很想与导演探讨一下。

又比如第三部分之前美国黑人那一段十几分钟的演讲,是不是必要?舞台剧对小说内容的取舍标准是怎样的,逻辑性何在,目前我还不能完全理解。

可以说这部舞台剧“取”的部分非常忠于原著,但对于一部舞台剧来说,是否忠实于原著并不是评判标准。是否表传达出了原作的精神,可能才是标准。

事实上对这部舞台剧我现在无法给出非常确定的评价,因为我的感受是两重的:它有些地方很能传达原作精神,但有些地方于我还是有些隔膜。总体来说,这是一次很大胆,也很不容易的尝试。

范晔(《百年孤独》译者)

其实看戏的时候,我挺羡慕那些没看过原著的朋友,因为他们的状态是完全敞开的,不像我们这样,会有先入为主的设想。

去之前很好奇,这个舞台剧究竟会是什么样。因为它真的很难搬上舞台,尤其是小说第四部分“罪行”部分,几乎全部都是在讲述一百多个谋杀案件,这些东西怎么来呈现。

看完之后,我对第四部分稍微有一些失望。但我觉得前几部分都做得挺好的。尤其是第五幕,是非常精彩的收尾。

这个舞台剧一方面非常忠实于原著,但忠实的同时,也有一些自己的处理,比如舞台上的玻璃箱体、比如影像等等。第三部分的音响用的很多,我也很理解导演的设想,它希望能直抵你的心脏。

对我本人来说,我更喜欢小说和波拉尼奥。所以对于没看过小说原著的观众,这个剧可以打9分,对于已经看过小说原著的观众,它可以打8.5分。

但总体来说,我会觉得作为一部《2666》小说改编的舞台剧,它是成功的。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