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党史·忆侨史】(75)王承书:她被认为能获诺贝尔奖,三次“我愿意”肩负起祖国的重托

2022-03-28 15: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不可多得的人才

王承书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工程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优秀的共产党员,我国铀同位素分离理论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

1912年,王承书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门第,当同龄人都在吟诗作画时,她却沉浸在数学、物理领域中不可自拔。1930年,王承书考上燕京大学物理系,作为全班唯一的女性,她的成绩超过了所有人。1934年,王承书以全系第一的成绩毕业,并获得学校最高荣誉 “斐托斐”名誉学位。两年后又获燕京大学硕士学位,在这里她遇到了一辈子的知音伴侣——张文裕。

1941年,王承书获得美国巴尔博奖学金,丈夫张文裕辞去国内工作陪她前往美国学习。王承书师从国际物理学权威教授乌伦贝克,开始了气体分子运动论的相关研究。留美期间,凭借极强的数学天分,她提出的“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轰动世界,这一观点至今仍在沿用导师评价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王承书让西方科学界深信,只要她能坚持下去一定能获得诺贝尔奖。然而她却放弃了这条道路,于1956年回到了祖国,和她一起回来还有装满300多个包裹的书籍和笔记。

我的事业在中国

王承书虽然在外求学但心系中国,一直关注着国内的情况,渴望学成之后报效祖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王承书本打算和丈夫张文裕立即回国,但是由于有孕在身只得推迟了归国时间。

王承书院士与丈夫张文裕院士

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也出现恶化,热爱祖国的中国学者归国受阻。和钱学森同志一样当时有一大批爱国科学家遭到软禁失去自由,这其中就包括王承书。

1956年,王承书和张文裕终于实现了回国的心愿,王承书目光坚定地说:“虽然中国穷,进行科研的条件差,但我不能等别人把条件创造好,我要亲自参加到创造条件的行列中我的事业在中国。”

她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强起来,自己也要出一份力!她在日记中写道:我一定将党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竭尽所能最好地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

一生的三次“我愿意”

1958年,受控热核聚变研究在国内一片空白,也是王承书从未接触的陌生领域,面对钱三强的邀请,她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我愿意”,并在短时间内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

钱三强与王承书在一起探讨

1961年,钱三强再一次找到王承书,希望她负责当时属于国家最高机密的高浓铀研制,这代表她将放弃之前的成就。王承书毫不犹豫,再次说出了“我愿意”。自此,她隐姓埋名,经常往来于北京和大西北之间,全身心投入我国铀浓缩事业。王承书和科研团队优化了启动方案,比原计划提前113天生产出合格的核装料,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钱三强又一次找到王承书,问她是否愿意继续从事浓缩铀研究时,王承书依旧坚定地说出了“我愿意”。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大国重器横空出世,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王承书也被毛主席称赞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

将我的身心献给党

王承书的一生,为事业隐姓埋名三十余年。1994年6月,王承书院士因心力衰竭逝世,享年82岁。

在去世前,她在寄给学生诸葛福的这封书信里写道:“我一生平淡无奇,只是踏踏实实地工作,至于贡献,谁又没有贡献?而且为国家做贡献,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何况是一个共产党员。”“将我的身心献给党,为共产主义,为解放全人类的光荣伟大事业,奋斗到底。”

原标题:《【学党史·忆侨史】(75)王承书:她被认为能获诺贝尔奖,三次“我愿意”肩负起祖国的重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