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对过去的迷信,是对医学最大的不尊重
原创 叶克飞 欧洲价值
“令人不安的事实是,现代医学是有代价的。基本上,医学每实现一个理想,就会随即创造出一个道德上的两难困境,或者引发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这关乎医学的目的。虽然有少数加利福尼亚人野心勃勃,将自己的躯体冷冻起来,期望未来有某个无所不能的医生能使之复生。但我们仍可以认为,所有的人都终有一死。比如,如果医学成功地消灭了心脏病,我们有许多人的寿命会稍长一些,但随后会死于癌症。至少可以说,我们的收获是存疑的。因为我们对衰老过程的无知,所以即便现在也无法确定我们干预措施的长期效果。理想的健康策略应当是,直至临死前,我们都能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长寿且健康。然而,长寿又很可能使人遭受由退行性疾病和精神损伤造成的更长期的不适。又有多少人会感谢医学赠送的这个礼物呢?”
《剑桥医学史》里的这段论述,提出了现代医学的两难问题——理想与道德,还有目的与过程。
医学这门科学,为的是让人类对抗病魔,延长生命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被视为最重要的目的。但它同时也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尤其是现代医学,它必须将科学与规律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方可有所进步。
如果细细探讨现代医学史,每一种药物的出现、每一个疾病的征服,背后都是对科学的尊重,还有无数人的努力。也正因此,我特别反感那些将偏方视为真理的做法,也特别反感将“传统”奉为灵丹妙药的做法。在古代,人类的平均寿命才三十岁,生育是无数女性的鬼门关,儿童夭折率惊人,人们不得不靠不断生育来维持繁衍。
当时,小小感冒发烧拉肚子都随时致命,而这在现代社会不过是一颗抗生素就能实现生命保障的小问题。那些所谓的古代神医,在自己身处的时代自然是有贡献的,但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他们不但不是神,甚至可以说全无用处。抗生素和疫苗,才是人类境遇得以改善的医学关键。对“传统”的推崇,对“古代神医”的神话,是对医学最大的不尊重,甚至可以说是反人类行为。
当然,医学也存在自身的无解难题,它不断进步,让人类越发长寿,可却也让人类对身体和医疗越来越焦虑。比如治疗费用的节节攀升,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医患矛盾的逐年增加,还有饱受诟病的生活医学化,都是人们的焦虑之源。正如《剑桥医学史》中所言:
“今天,医学在成功地完成它的使命后,却在胜利中迷茫了。”
这本医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回溯了人类医学的几千年历史,寻觅古老源头,试图梳理医学发展脉络。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并未过多渲染医学史上的荒诞时代,而是极力遵循理性。它从古希腊时期医学的理性发端,到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推动的医学科学化,再到近两百年细胞学、细菌学、免疫学等重大进展,将理性与科学作为标准。
当然,理性与科学只能是医学的标准,绝非医学的全部。如果不能搞清这一点,就无法把握医学的发展。医学史从来不仅仅是医学史,更是一部社会史。
疾病的发展,本身就与人类社会的改变有关。在农耕时代到来之前,人们时常迁徙,也很少驯养动物,加上人口始终低数量和低密度,与病毒与细菌接触的概率实际上远低于现代人。
疾病的增多,与农耕社会的形成有很大关系。据统计,人类与狗共有的疾病为65种,与牛共有的为50种,与绵羊和山羊共有的为46种,与猪共有的为42种,与马共有的为35种,与家禽共有的为46种……换言之,人类在社会领域的进步,反而会成为病菌的温床。城市的形成也印证了这一点,城市人口聚居使得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当传染性疾病开始传播后,对人类的侵蚀也非常严重。
书名:《剑桥医学史》
作者:[英]罗伊·波特 主编
译者:张大庆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至于医学,在古希腊医学时代就已经不是单纯独立的学科。《剑桥医学史》中写道:
“(古希腊医学)是一种整体医学,强调心与身、人体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它非常重视保持健康,认为健康主要取决于生活方式、心理和情绪状态、环境、饮食、锻炼、心态平和以及意志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个传统中,要求医生应当特别重视研究每个病人个体健康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它关注的是病人而不是疾病,强调的是病人和医生之前的主动合作。”
这种理念当然有值得称道的一面,但在医学史上,人类走过不少弯路。或者说,医学常常被社会因素左右。书中提到,历史上的医学时常将女性与异常状态联系在一起,这说明医学对疾病的定义并非纯然中立,因此:
“疾病不仅仅是病原体的作用,它还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建构。因此,医学必然超出物理学的范畴。”
比如在古代英国,医生曾认为性欲旺盛的女性是患了一种叫“慕男狂”的疾病,有时会让这些“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切除卵巢或子宫,偶尔还会摘除阴蒂。但“慕男狂”这个并不存在的疾病的定义,正是借医学之名对女性进行性迫害的典型例子。在医学史上,这样的污名化和道德偏见,不止一次被施加于疾病的定义。
医学的真正进步从17世纪开始,“体液”学说被认为是没有基础的空洞理论,以后的西方医学开始建立于实验和科学基础上。19世纪,医学革命随之而来,疫苗和抗生素诞生。20世纪,胰岛素和青霉素也相继投入使用。
也正因为医学在近几百年间的飞速进步,人们眼中的近现代医学史往往固化为一种赞歌史,强调医学家的伟大,还有研究发明史的艰辛。但只有这样是不够的,正如罗伊·波特所说的:
“《剑桥医学史》不仅仅讲述医学的兴起及医学与科学、社会与公众之间相互作用的故事,它也试图有所超越。本书的目的是通过历史分析,将医学置于显微镜下,探索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医学在过去几个世纪中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并将继续发生变化。谁控制着医学?因此,本书提出了关于医学的社会和政治作用的疑问。因为,如果说治疗显然一直是医学的任务,那么,医学是否也隐藏着别的计划,可能有令人不快的一面?”
所以,在这本书中,对医学历史的理解不只是唱赞歌。它揭示了许多现实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病人越来越被当成是“问题”而非“个人”,还有健康人群的健康焦虑。西方世界一直在检讨这一点,认为如今的医学体系太过技术化、体制化和官僚化,却忽视了人性。很显然,就像书中所写的那样:
“那种汽车修理师在告诉你曲轴损坏时所表达的同情对患者来说是不够的”。
图源 | 网络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
原标题:《对过去的迷信,是对医学的最大不尊重,即使医学永远面临困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