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宁德市统计局:原材料价格上涨,今年前两月企业利润空间缩小
原材料成本高涨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大幅缩小,福建宁德市统计局近日确认了这一消息。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宁德市统计局3月23日发布了消息:宁德市今年前两个月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5%,高于全市平均增速6.0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8.5%;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90.5%,拉动全市增长22.2个百分点。
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0%,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9个百分点,贡献率达89.2%,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引擎;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比增长15.9%,拉动全市增长0.6个百分点;铜材料产业同比增长11.1%,拉动全市增长0.4个百分点;不锈钢新材料同比下降5.5%。
不过,宁德市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生产依然存在不利因素。
宁德市统计局在3月23日公布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中就指出:一是原材料成本高涨。今年以来,钢材、铜、镍、铝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1-2月,我市PPI保持两位数涨幅,远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企业利润空间大幅缩小。二是传统产业恢复缓慢。全市主要传统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幅16.0个百分点。其中,电机电器同比下降20.5%,船舶修造同比下降0.6%。
另外,宁德市今年前两个月投资动力仍显不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居全省末位。分县看,县域之间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县市出现负增长,如福安、屏南分别下降23.5%、42.9%。分行业看,房地产投资处于负增长,1-2月同比下降32.8%,预计一季度仍呈下降趋势。在库项目数量较少。在库项目(含房地产)共1002个,仅比去年同期多14个。
此外,消费品市场恢复缓慢、服务业发展低于预期也是宁德市需要关注的经济问题。
宁德市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典型企业当属是宁德时代。就在宁德市统计局公布上述经济数据的前两天(3月21日),宁德时代称,因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该公司已相应动态调整了部分电池产品的价格。第一财经当天早些时候报道称,一家新能源车企相关负责人称,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进行了两次涨价。
宁德时代已连续五年登顶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商,在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占据约一半的市场份额。今年两会期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提交了推动国内锂资源保供稳价的提案。他提及,当前锂资源供需形势严峻,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红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举例称,2019年碳酸锂吨价只有五六万元,现在已经卖到四五十万元,涨了近十倍。碳酸锂是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工信部网站在3月18日发布消息称,已会同发改委等部门组织召开锂行业运行座谈会和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会议要求,应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更好支撑国内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电池上游原材料涨价已传导至下游的新能源汽车领域。
去年底以来,包括特斯拉、小鹏在内的多家新能源车企陆续宣布上调车辆售价。刚过去的周末,威马汽车和欧拉汽车也加入了涨价的行列。
在3月26日举办的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当前动力电池原材料大幅涨价问题需要高度关注、认真研究解决。辛国斌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已成为引领全球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但也要看到进入新阶段,攻坚突破的困难和复杂程度都在增大,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着力解决。
近年来,随着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崛起,福建宁德市经济体量跃升令人瞩目。
2021年,福建省内各地市之间经济格局变化颇大,较引人注目的是省会福州市22年来GDP总量首次超过泉州,打破此前的排名格局。但放眼福建全省,在2021年跃升幅度最大的当属宁德市,经济总量由居全省第八位跃升至第五位。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根据宁德市统计局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2021年,宁德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151.08亿元,经济总量由居全省第八位跃升至第五位。当年新增总量574亿元,为闽东历史上年增量最多的一年;全年同比增长13.3%,增幅呈现小“v”型回升,逆势上扬,比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5.2和5.3个百分点,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
宁德实现GDP跃升,工业持续快速增长是重要原因。
宁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该市去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00.88亿元,同比增长24.9%,拉动GDP增长10.4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78.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7.6%,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
从产业来看,宁德市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增长59.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0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07.7%,占全市比重78.3%。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65.1%,增加值同比增长45.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2.7个百分点。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