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温州吊唁身故患者的医生:对家属是安慰,对自己也是交代

澎湃新闻记者 陆玫
2017-07-07 20:06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林德树为病人诊治。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最近四年半时间,35岁的温州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医生林德树参加了40多场遗体告别仪式、追悼会——逝者都是他诊治过的肿瘤患者。

这家二甲地方医院的肿瘤内科,收治的不少是只能进行化疗和镇痛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很多人与病魔搏斗多年,在大城市做过治疗,生命的最后时光回到家乡医院。

2013年,转入肿瘤内科没多久的林德树第一次遇到自己主管的肿瘤患者去世。他说,当晚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在想诊疗方案是不是哪里有偏差,有没有别的办法让患者活得更久些,“心情很低落,也有自责,不好受。”

次日一早,林德树没有通知家属,去了患者家悼念。他回忆,家属见到他时有些意外,更多的是感谢。

之后,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

“我们当医生的,都知道美国医生特鲁多谈医生职责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7月7日,他在接受采访时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不能治愈患者,作为医生,起码我能安慰病人、安慰家属。”

林德树

澎湃新闻:第一次向离世病人告别,是出于什么想法?

林德树:那是一名70多岁的贲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在我这里诊疗三个多月。最后几天肺部感染,引发并发症,之后出现血压下降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女儿将他接回家。

之后我和他女儿通电话,得知情况不太好,就上门检查生命体征,几天后他女儿告诉我父亲过世了。

这是我进入肿瘤内科后第一个过世的主管病人,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在想诊疗方案是不是哪里有偏差,哪里调整一下是否可能延长生命?

第二天一早,我没告诉家属,直接去了他家,最后送送他,他女儿看到我很意外,一直表示感谢。

隔了一个多月,又有病人去世,我又去了,之后是第三次、第四次……渐渐成了习惯。

他们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是在我们科室度过的,虽然生命总有终结的时刻,但作为医生,心情难免起伏,有不舍,最后去看一看、送一送,对家属是种安慰,对我自己也是个交代。

病人家属与林德树的微信对话。

澎湃新闻:医生比常人见到更多的生离死别,为什么到了肿瘤内科后会去送一送去世的病人?

林德树:我2006年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之后参加全科医生培训,在各科室轮岗。2011年读完研究生课程,回到乐清市三院,先在急诊科,2013年到肿瘤内科。在急诊时也常见到病人去世,但肿瘤内科的患者住院时间普遍较长,我和病人、家属的接触很多。每个离世的病人,经我诊疗多则几个月、少则几周,我看待他们不仅是病人,也像朋友,去送送很自然。

澎湃新闻:每名主管病人离世,你都会去悼念吗?

林德树:这四年多,我主管的癌症病人有两百多,已经离世的接近百人,我去吊唁的大概有四五十人,大多是病人年龄较大,患病时间长,家属比较能接受亲人离世这个现实的。这种情况下,我去告别、安慰一下家属,合适一点。有些病人去世后丧事从简,也不适合外人参加。

澎湃新闻:一般来说,病人出院后就不属于医生的诊疗范围了,为什么要多做这些?

林德树:乐清有接弥留病人回家的习俗,出院时的状态一般不太好,毕竟是我主管的病人,我不放心,会把手机、微信告诉家属,有病情变化或是离世,家属会告诉我。

如果病情变化,我当天就会赶去,观察生命体征。如果不幸离世,我一般也是当天,最多第二天抽时间去吊唁。

这确实不属于诊疗范围,但也算医疗服务的延伸吧。美国医生特鲁多说过医生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如果不能治愈患者,作为医生,起码我能安慰病人、安慰家属。

澎湃新闻:在吊唁现场你会做什么?

林德树:能做的其实很少,上炷香,鞠个躬,慰问一下家属,有时送个花圈。

乐清参加白事有包“白包”的习俗,但我不包,医生和患者之间纯粹一些好,不涉及金钱往来。

病人家大多是在周边乡镇,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开车要四十分钟,我一般都是趁非工作时间或晚上去,尽份心意。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