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借助五年的东方早报头版,他用画作解读媒体,致敬报人
新闻深度时效与人文艺术底蕴而一纸风行。
2014年,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改革的第一个成果,东方早报创办的“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以其优质与深度内容迅速在当年成为中国最受关注的新媒体项目。
2016年12月31日,在上海国资对“澎湃新闻”战略入股并增资6.1亿元后,全面转型“澎湃新闻”的《东方早报》休刊纸质版,并在其后迎来了更大的影响力。
在上海,和众多一直关注喜爱《东方早报》的读者不一样的是,艺术家潘劲农喜爱东方早报的方式有些特别:他早在五年多前便用自己的画笔以2012年后每一期《东方早报》的头版进行创作,并在今年初东方早报休刊纸版后,通过朋友圈,按照报头对应的日期公开展出这些作品。他用自己的艺术方式,重新解读媒体,也借此致敬中国新闻人的理想与情怀。
2016年12月31日, 上海东方早报社组版房,《东方早报》最后一期的电脑版样2012年1月1日,一直喜爱《东方早报》的潘劲农开始利用每天的纸质《东方早报》头版进行艺术创作,保留头条标题,不限风格材料。
五年过去了。
曾经承载无数重大新闻与人文回忆的东方早报,在2017年元旦终于全部转型,全面以“澎湃新闻”的新名字和新形式涅槃新生,并继续承载着当初的报人初心,形成更大级数的巨大影响力。
对以东方早报头版创作五年的潘劲农来说,他理解新媒体时代的转变,也同样一如既往地关注欣赏澎湃新闻,为东方早报的全面转型喝彩。不过,从当天开始,他连续五年的创作却没了素材,怎么办?
2017年1月1日,《东方早报》休刊的第一天,他决定按照当天对应的时间顺序将之前创作的1827个“头版”发布在自己的朋友圈,让这个项目也以另一种新媒体的方式延续下去,同时表达对于东方早报的敬意和纸媒变革的怀缅。
潘劲农的“东早头版”创作在报纸上作画的念头很久以前就有了
潘劲农的工作室位于上海松江区洞泾的一个小区,他说曾经开发商想把这里打造成艺术家的工作园,没成型,艺术家们纷纷搬走。现在小区里大白天会有人开班授课带领学员们高喊“我要成功”。潘劲农不是很介意,他只要自己的小块地方画画、喝茶而已。
潘劲农是根正苗红的美术生,1980年代末在华师大艺术系学的油画,毕业后直接去学校里做了美术老师。不过他自己说在学校里很难学到什么,也受不了体制内的条条框框,干了十年,就辞职专心画画了。
工作室很是开阔,四周挂的大都是他最近的油画创作,只有一小面墙上,整齐排满了十几幅8开面大的画框,虽然隐掉了报头,但是一眼认出就是潘劲农在朋友圈“晒”的“东早系列”。每一张都留下了头条的黑字,有时是细密的圈圈,有时是凌乱的线条,有时是精心的图案,它引诱你去寻找文字与画面之间的联系,作出解读。
《东方早报》的校对桌“萌发在报纸上作画的念头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有了。”潘劲农说。起初只是觉得有意思,会在感兴趣的版面上涂涂画画,不限于头版,有的时候整版广告也会激起他创作的欲望,这样断断续续画了好几年。随着这些“信手涂鸦”越来越多,潘劲农想,是不是可以推进一步,给自己一个挑战:每天用头版作画。“给自己出个难题,不管头版上是什么主题,画面如何,反正我要完成一幅画。这么想着,嘿,还勾起了一股冲动。”
2003年7月7日《东方早报》创刊号没有向任何人宣告,潘劲农只是在心里立了个小小的flag,就开始了自己的“日课”。不过发愿容易,难题却来得很快,首当其冲的就是,报纸没来怎么办?“我家订《东方早报》,以前并不是每天都看,投递员没有送到我也不会在意。可是自从画头版变成一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后,我就会开始关心报纸是不是每天准时送到家了。”偶尔,不知哪里出了错,报纸没及送来,可就急坏了潘劲农,他会打电话给报社或者发行站,一定要找到那天的报纸才罢休。”
潘劲农的“东早头版”创作误读是我最想表达的
水墨、丙烯、油画棒、铅笔、钢笔,潘劲农用的材料很随意,内容也随意。大多数的时候他都会在画面中赋予自己对新闻头条和图片的看法,有的时候这种看法完全是个人的,有的时候只是利用他的再创作来扩大头条新闻和图片之间的隔阂。
“误读,才是我做这个项目最想表达的事情。”
头条标题,毋庸置疑是每家媒体非常重视的部分,也因为重要,它往往经过编辑的千锤百炼才呈现在读者面前。“不论是为了博人眼球还是因为本身的精炼,头条标题总是会带有很大的误导性。另外,为了头版的内容充实,头版的图片往往和头条新闻说的并不是一件事儿,这个情况下,我再去进行误读和误导,就会成为很有意思的话题。”
潘劲农的“东早头版”创作2012年6月26日的《东方早报》头版图片中两名运动员振臂高呼自己的胜利。潘劲农将运动员舒展的双臂和躯干留下,其余地方用灰底白点涂抹掉。新的图像似乎对头条标题做出了某种呼应,而每个人还可以保留有不同的解释。
那前一天的报纸则更像是一幅纯粹的艺术创作。当日无头版新闻,整版是一个采用手织工艺的奢侈品广告。潘劲农的做法是,用颜料将照片涂成油画风格,只留存中心的一点点原色,令整个画面在保留原本信息的情况下完全换了风格。
潘劲农的“东早头版”创作聊着过往的报纸头条会发现,潘劲农对于多年前的许多大事件都记忆深刻,也有自己的看法。艺术创作之余,他觉得自己本就是个关心时政新闻的人,家里常订的两份报纸是《南方周末》和《东方早报》。
“过去我常常觉得上海没什么可看的报纸,后来无意在报摊上发现了《东方早报》,那时候刚创刊不久,还是大开面,觉得很不错就零零散散地买了一些,后来才开始订的。”潘劲农对《东方早报》的评价是:有质量、有文化、有社会底蕴。“东早非常准确地展示了海派的特点,什么都有,不激烈,往往会在政策中做一些调和,但贵在质量。我觉得后来上海一大批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对这份报纸的认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它的成功。”除了时政新闻,副刊也是潘劲农喜爱《东方早报》的原因,《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的每一期他都有收集,而《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和《东方早报·身体周刊》也是他赞赏的副刊。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的最后一期在工作室中翻阅他过往的创作,你会发现他的作品有时是在为标题做注解,可是似乎又不仅限于此;有时画面看上去辛辣讽刺,但又不像一般的报刊漫画那样鲜明直接;有时你觉得像是在看艺术家对于各种现代大师笔触的练习模仿,下一秒他却又变幻了模样。观看者一直在被邀请去感受、认同、解读和质疑。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的最后一期
潘劲农自己解释说,“东早的排版本来就特别好看,形式感强,当我看到这个媒体的时候就觉察到了改编的可能性。”经由自己的改编、暗示和误读,潘劲农将《东方早报》原有的头版头条和图片,变换了一个新的意思,有时明确,有时模糊,但却是属于他的发言方式,他的媒体。
“这个项目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架上绘画,而是媒体,这也是后来我可以用微信朋友圈展示的前提。”
潘劲农的“东早头版”创作向新媒体转型
2012年刚开始画的时候,潘劲农就觉得纸媒要走下坡路,自己的项目大概会有个尽头,可是也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时候,便也不甚在意地一直画。
直到2016年年中,《东方早报》将在次年休刊的消息正式传来,他倒有点蒙了,难道我的项目也要这样结束吗?
有朋友提议他办个展览。他觉得没劲,以传统展览方式展出近2000张作品,虽说能撑出一片震撼的效果,可是一时的震撼后,却无人再会认真去看那些画面与信息,与他创作的初衷不符。
他想到了自己刚刚玩起来的微信,何不就用自己的朋友圈作为一个时间的展场,每天从头发一张画,这样这件事就可以再做五年,变成一个新的项目。“它既是我的一件艺术作品,也是对于社会变革和某种淘汰的纪念吧。”这样决定后,潘劲农找人托裱了自己2012年全年份的创作,从2017年1月1日开始了新一阶段的项目——发朋友圈。
2017年1月1日潘劲农开始在朋友圈上发布之前“东早头版”的创作他没料到的是,之前关于“误读”的这些创作,在被分享后,拥有了真正的“误读”对象。许多微信好友在看到他的作品后,纷纷留言评论,而大多数都是在揣摩画面的意义。有的讨论和判断完全超乎潘劲农创作时的初衷,却似乎在画面和逻辑上都成立。
于是潘劲农顺水推舟地在朋友圈发起了“小广告”——征集项目参与者,即任何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根据他每天的发布选择转发。参与者最大权利即是对于这张报纸的解释权,这也由此变成了一个开放项目。在发布100天的时候,潘劲农将在朋友圈的转发评论稍稍汇总,做了一次阶段性的小总结。
朋友圈,这个人们印象中遍布着美术馆自拍和博物馆经典的“二手搬运场”,在潘劲农那儿,成了艺术的一手发生地。
日复一日的行为艺术、作品的展示场馆、留待阐释的媒体、期待公众参与的平台,这一切似乎在潘劲农的项目中全都成立,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
2016年12月31日,《东方早报》最后一期的休刊告读者2017年1月1日,《东方早报》休刊,可是它以“澎湃”的新名字和新形式继续开拓着一批媒体人的不倦追求。而潘劲农也用自己的方式,将原本的再创作,推进了另一种新的形式。变化之中,不变的是对旧日努力的怀念和对明日梦想的追寻。
“不过,我这样涂涂画画,东方早报的美编或许看不下去吧?”聊到最后,潘劲农笑言。
(实习生徐一帆对本文亦有贡献)
潘劲农的其他作品展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