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讲座 | 当代视野下的历史遗产: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何以延续千年?

2022-03-24 13: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PUP China 普林斯顿读书汇 收录于话题 #PUP学术活动 21个

“大一统”:中国古代帝制得以长久存续的关键所在?

学术讲座内容概要

“合久必分”是世界帝国史的必然趋势,“分久必合”却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中国古代帝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其非凡的持久性。从秦国统一六国开始(公元前221年),直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帝制在古代中国延续了2132年,虽历史悠久,但并非无坚不摧——相反,它经历了多重危机,见证了众多政权解体。然而尽管朝代更迭,大一统的帝国幽灵却在“古代中国本土”(大致相当于秦朝开始控制的领土)一再复活。

在此次讲座中,希伯来大学 Michael W. Lipson 汉学教授 Yuri Pines 将从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角度来探究帝制延续的原因。战国时期(公元前453-221年),思想上“百家争鸣”、政治上无比分裂,但即便是当时,“大一统”的理想就已经成为各家思想流派的共同愿景。“大一统”也逐渐成为接下来几千年里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基础。这一理想排除了统一政权外任何其他政权的合法性,在分裂时期也依旧促进着社会上下对“统一”的一致追求。“团结就是稳定”的理念成了中国最重要的自我实现预言。

主讲人简介

Yuri Pines

尤锐(Yuri Pines),希伯来大学Michael W. Lipson 汉学教授、亚洲研究院院长、孔子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早期中国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国史学的起源,以及秦帝国的社会政治史。曾获多个以色列及国际学术奖项。先后发表中、英、希伯来语等百余篇学术文章。在以色列、欧洲、美国、中国等地的多家学术杂志担任编委。

讲座信息

The Great Unity Ideal: The Key to China's Imperial Longevity?

“大一统”思想:中国古代帝制得以长久存续的关键所在?

主办方|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宁波诺丁汉大学图书馆

时间|北京时间16:30-18:00,2022年3月30日

主讲人|尤锐(Yuri Pines)

主持人|穆正德(Christian Mueller),宁波诺丁汉大学欧洲与国际史副教授

讲座语言|英文

参会途径|https://pupress.zoom.us/j/99424056769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本书荣获Choice杂志2012年杰出学术奖

PUP内容速递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开创帝制开始,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封建帝制在中国存续了2132年。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内乱、外扰、侵犯和叛乱,然而其基本制度、社会政治及文化特征却相对稳固。The Everlasting Empire 一书追溯了中国古代帝制异常的长寿和无与伦比的政治持久性的根源,并提醒读者从历史中获得经验教训。

经过几个世纪激烈的国家间战争后,秦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新生的秦帝国大致与印度孔雀王朝、地中海的希腊和罗马帝国处于同一时代。1912年,清王朝被推翻,几乎与之同时,西方三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王朝与罗马诺夫帝国也最终崩溃。在这2132年里,中国经历了人口、地形、统治者民族构成、宗教、艺术、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像世界上其他类似的政体一样,中国也历经内乱与外敌入侵。在历史上的众多时刻,中华文明看起来岌岌可危。

然而,尽管存有动荡和变化,我们仍可以在古代帝制中国的制度、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看到惊人的连续性:君主制,强大的官僚制度,伴随着相当大的社会流动性的社会等级秩序,大家族制,统一的书面语言和连续的教育体系……不论是在统一的朝代,还是分裂时期偏安一隅的政权里,这些特征都清晰可见。

Yuri Pines在书中论证道,中国不同朝代这些共同特征,来自于塑造了帝国政体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

皇帝应当是全能的,帝王拥有广泛的统治合法性;

官僚应该德才兼备,选拔应该要选贤任能;

统治者应该以人为本,但人民往往被置身于政策制定之外。

从秦朝(公元前221-207年)到清朝(1644-1911年),这些思想自始至终指导着中国的政治领导者。

与其他针对中华帝国持久性的研究不同,Yuri Pines拒绝了曾经流行的环境决定论话语,而是将研究重点放在一个变量之上,即帝国非凡的意识形态实力。这个变量将古代中国的帝国经验与其他地方的类似政体区分开来。Yuri Pines认为,中国古代帝制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意识形态结构,它对各种政治行为者的吸引力使得它即使在严重的军事、经济和行政失灵时期也能生存下来。换句话说,中国古代帝制的独特之处并不在于它坚不可摧——相反,它见证了几次引人注目的崩溃——而是它不断在历史断裂后重现。帝制的复活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主要的政治参与者有意识地重建他们认为正常以及合理的社会政治行为方式,即帝国秩序。

帝国秩序并非凭空出现,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思想准备。在秦朝统一之前,一个“大一统”的意识形态框架已经形成。它孕育于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战国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但也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活跃的时期。人们苦于战乱与不安,因此那个时代的思想家们积极寻求恢复和平与稳定的方法。诸子百家提出的具体解决措施不同,但在这些巨大的差异中,也有一些共识。思想家们一致接受把文明世界的政治统一模式——“天下”作为结束战争的唯一可行手段。他们也同意整个古代中国应该由一位全能的君主进行统治。这些观念构成了未来帝制的意识形态基础,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都没有受到质疑。此外,战国时期丰富的思想为帝国统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从中可以找到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的方法。

PUP 名家推荐

“本书采取了独特的视角,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有大量的注释和参考文献作为支持。这部作品体现了高质量的学术成就。”

——Choice

“The Everlasting Empire 一书研究深入、细节丰富、分析大胆。作者对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基础给出了紧凑而深刻的解释。本书对帝国研究和全球史研究做出了权威性的贡献。”

——Martin Kern,普林斯顿大学亚洲研究教授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帝制政治文化的原创大作。作者认为,中国在其几十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团结趋势,在19世纪西方文明到来之前,帝制在古代中国一直稳固地存续着。在Pines之前,几乎没有人涉及过这个主题,尽管它对中国历史,以及对世界文明都很重要。”

——Paul R. Goldin,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研究教授

原标题:《讲座 | 当代视野下的历史遗产: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何以延续千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