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汉朝的文化为何在西域难以传播开来?

2022-03-23 17: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鹰眼荷鲁斯 历史心发现

两汉时期,中原统治者都尝试在西域驻军和屯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量的基地网络控制着西域的主要绿洲和要道。各类使节、官吏、军人和冒险家都深入当地,并以西域为基地进入中亚和草原西部。

但在文化传播方面,汉朝在西域总是不得要领。当其势力范围从西域退出后,也很少留下文化方面的影响痕迹。这对于自诩天朝上国的长安-洛阳朝廷而言,恐怕是意想不到而难以接受的事情。那么,汉朝的文化为何在西域难以传播开呢?

语言体系与思维模式的差异

西域的主要土著人口都属于东来的印欧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本质上来说,汉语和西域诸国的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系。除了游荡在西域的羌人和使用属于汉藏语系的古代羌族语言外,其余的高加索人种以及高加索和蒙古人种的混血人群,基本上都使用的是各种印欧语。

属于东伊朗的于阗 语言接近波斯

于阗使用的是东伊朗系的塞语,龟兹等国使用的是更古老的吐火罗语。楼兰则是更早进入西域的印欧先民,有着独立的楼兰语。东汉时期,源自北印度的佉卢文也随着贵霜帝国的崛起和佛教传播,东传进入西域大地。

属于吐火罗的龟兹 使用的是更古老的吐火罗语

两个体系有着较大的区别。到汉代时,汉字的字形和字音关系已经很不显著。字形和字音的关系需要人为构建联系,然后由学习者强行记忆。尤其是在经过简化之后,汉字的象形特征渐渐淡化。所以字形和字义的关系,也是越来越不明显。因此,汉字的字形、字义与字音的关联性不大。

楼兰的原始语言比伊朗和吐火罗还要古老

但是印欧语系民族使用的普遍是记音的字母文字。在字形-语音-语义的关系上,字母本身只记录音节,字母形状和意思没有必然的联系。用字母可以拼写出语音,然后语音和语义相对应。

考古发现的 佉卢文木板

所以让印欧诸民族要掌握汉字的读写技能是比较费力的。因为那意味着要采纳一套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没有充裕的时间,也没有金钱与驱动性利益,很难有人坚持学习。和印欧人相比,由于羌人的语言也属于汉藏语系,所以可能在学习上略有优势。在西域出土的一块木简上,一个羌族牧羊女熟练地用汉字写了一首情诗。

考古发现的羌人作汉字诗歌

所以在汉代的西域各国,为了战争与外交的需要,主要是各国上层贵族学习汉语。有的国王会迎娶汉朝女子作为王后,比如亲汉朝的楼兰王尉屠吉就迎娶了汉朝宫女作为王后,乌孙王迎娶了汉朝的解忧公主。这些和亲公主带去的随从人员、生活用品以及文献,会推动汉字和汉语在统治阶层中的小规模传播。

汉朝的文字与西域各种语言文字都有巨大差别

随着汉朝在西域确立优势,很多西域国家的上层贵族都开始使用汉字。甚至起了汉语的名字:春君、丞德。贵族们还会用汉语书写有西域色彩的内容:臣丞德扣头,谨以玫瑰一,再拜致问大王。有的国家的国名甚至直接被改成了汉语,比如“楼兰”就被汉朝改名为“鄯善”。

学习汉语和汉文化,是西域城邦贵族向汉朝表忠心的方式。比如龟兹国王绛宾在迎娶了有汉人血统的公主之后,到长安去朝拜汉朝皇帝,得到了汉朝皇帝赐予的财物与车马仪仗。绛宾在自己的龟兹国,仿造修建了长安的城墙与宫殿建筑。还让贵族改穿汉服,学习汉语。但是这样的改革,却被周边的西域国家嘲笑为“非驴非马”。为了政治需要,龟兹国不仅学汉朝学得不像,而且丢了自己的本。可见大范围的汉化,在西域是受抵触的。

公主和亲 是汉朝笼络西域贵族的有效手段之一

所以就绝对人口数量而言,西域很少出现某国民众大量学习汉语的情况。精明的西域贵族也往往是多语使用者。除了本国的语言,汉语并不是唯一的第二外语。其他西域国家的语言乃至匈奴语都是他们的必备技能。例如乌孙王在迎娶汉朝公主的同时,也迎娶匈奴公主。这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汉字和汉语在西域的传播范围非常狭窄

儒家文化的传播极限

明朝的版图 其实就是东亚儒家文明的传播极限

打开地图就会发现,儒家文化的辐射区主要是东亚季风区的农耕世界。从朝鲜半岛到越南北部,乃至南洋的部分地区都是如此。越过了400毫米等降水线,传播就会受限制。

儒家文明偏向于追求大政府管控与人际关系

因为儒家文化的根基是安土重迁的农耕社会。这是一种注重人事与现实,注重人际关系的文化。而儒家所诞生的农耕区,本身更有利于诞生利于中央集权产生,进而摧毁地方自治和贵族自治。因此儒家才特别重视繁琐的礼法与名分的正当性,将集权体系与层层盘剥合理化。

在汉之前 西域就是各类其他文明的传播末梢

但是西域世界,早在儒家文化传入之前,就有希腊、波斯和印度的宗教进入当地。这些宗教的载体本身也是印欧语言。相比于重视人际关系的儒家,这些原生文明的宗教,更主张对个体心灵的认识与皈依。符合西域世界城邦比较独立且难以组织集权秩序的客观现实。所以,这些宗教的传播成本,是远远低于儒家文明。

佛教就是通过西域再传入中原的

此外,相比于孔夫子的不言鬼神之事,希腊、波斯和印度的宗教,无疑具有更加完备的世界观。在回答哲学的终极问题上,比儒家文化更有解释能力。这也能给战乱多发的西域城邦,以更多的精神慰藉。

一直到唐朝 拜火教在西北地区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最重要的是,西域世界的精神不是集权与统一,而是分散、自治与自由。塔里木盆地就是一个内陆版地中海。盆地周围的城邦,类似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城邦国家。由于恶劣的地理环境,这里的总体财富产出有限,难以维持统一政府。而且城邦的经济中,贸易占有巨大的比重。贸易一方面带来的是平等交易的意识,一方面带来的是广阔的国际视野。所以主张大一统的儒家文化,在这里只能依靠汉朝的武力威慑来维持,而且难以收服多数人心。

西域各城市国家 就犹如分布在沙漠海洋四周的港口

最后,比起匈奴骑兵和本地人的反抗,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遭到了更加彻底的敌视。这种东亚世界特有的生产手段,打破了沙漠绿洲脆弱的生态平衡。砍伐林木导致的沙尘暴和盲目灌溉引发的土地盐碱化,造成了东汉西域驻军的规模减少与驻地内迁。顺便造成了南疆盆地里很多西域小国向着河流上游迁徙国都。不适应本地的经济经营模式,自然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

东亚地区特有的精耕细作模式 在西域非常水土不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个人和国家都是如此。将自己习以为常的那一套,强行套在别人身上,注定只会有悲剧性结果。

原标题:《汉朝的文化为何在西域难以传播开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