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Z博士的脑洞|中国有嘻哈吗?喊麦算不算?这是个经济学问题
最近又出了新的表情包系列,“你有freestyle吗?”
好了,你可以继续扔旧表情包了,“WHAT???”不过这次,可以把黑人变成MC天佑。
嘻哈与你的现实生活
这件事的起因,是有一档新的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寻找“嘻哈”歌手新秀,一些非常“嘻哈”的中国评委们,逢人就问:“你有freestyle吗?”而评委在看了中国版“嘻哈”歌手MC天佑的徒弟帝王南夕的表演后,纷纷表示被震惊了,纷纷表示这种中国式“喊麦”根本不是“嘻哈”,纷纷表示她“天雷,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的style实在是free得过分放飞自我魂飞魄散九霄云外了。而MC天佑则激烈回怼。
关于什么是正宗的嘻哈,什么是中国式嘻哈,什么是中国式喊麦,喊麦是不是嘻哈,留给音乐老师来讨论。关于谁有没有崇洋媚外,谁是不是国粹标杆的问题,留给思想品德老师来解答。
我们看看嘻哈溯源。
据说嘻哈是这样产生的,纽约的布朗克斯区是个外来移民聚居地。1959年开始,纽约政府决定在此大兴土木,在各种高速公路、城区改造等项目后,布朗克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破败成了彻底的贫民区。
1973年,布朗克斯的牙买加移民Kool Herc经常在家中举办“音乐派对”,Herc的音乐更贴近贫民区人们的真实生活,因此越办越大,最后,搬到户外,在街上放音乐跳舞一起嗨皮。从这里,就产生了负责调音乐的DJ,负责与观众交流的MC,还有会抓节奏跳舞的B-boy等。
这时,Kevin Donovan以自己所在的少年黑帮组织为基础,成立了街舞团体Zulu Nation。一位成员Love Bug Starski发明出“嘻哈”(hip-hop)一词,并用它命名了自己的派对。他们开创了街头斗舞的新玩法,为自己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关键词,城区改造,阶层下流,群众文化,边缘人群。抛去惯常脑中还是出现各种五光十色声色犬马的“音乐节”幻境,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你会发现,这里面是不是也有急速城镇化,风起云涌的广场舞组织,不知道应当将谁当作心灵依靠的留守少年们的影子?
高潮后的低潮是嘻哈产生的经济背景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面临挑战。
60年代是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低通胀、高增长。这与美国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不无关系。二战后,美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手段,扩张财政赤字,刺激总需求,虽然还有经济周期带来的波动,但危机烈度大大减低;美国联邦政府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从上世纪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美国政府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
肯尼迪执政后,开始实行“增长性”财政货币政策。不但要在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回升,即使在经济回升时期,只要实际产出水平低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也要通过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加速增长。
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的5233亿美元到1971年的10634亿美元。1965年-1970年,美国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1971年,美国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
只是,这种增长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债大增,通货膨胀,以至积重难返,对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影响。
经过越战拖累、全球能源危机、欧日等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等,美国进入痛苦的“滞涨”期。美国从1971年首次出现了13.03 亿美元的对外贸易逆差。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反而如“火上浇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开始下降,失业率达到高点,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经济衰退呈持续性。经济学家们解释说,美国竞争力下降,已无法找出经济增长新的发动机。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这就是“嘻哈”产生的大背景。
文化因经济衰弱变得粗粝而尖锐
接下来,就很容易解释了。
经济问题带来的,一定也有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可能又加剧经济负担。当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美景渐渐褪去,一切都变得粗粝而尖锐。社会动荡,贫富差距悬殊,城市中住房拥挤、教育资源不均,接着就是犯罪率高,毒品枪支泛滥。而美国社会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问题长期存在,当经济变坏,处于国家底层的黑人、亚非拉南美移民及墨西哥等贫困的少数族裔遭受的冲击尤为明显。
这就是为什么嘻哈在布朗克斯区诞生。它是纽约最穷区之一,自上世纪60 年代以来就一直被黑人和拉丁裔人所占据。
两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黑人经历了两次大迁徙,他们不断从农村迁往城市寻求经济机会。美国城市中的黑人数量不断上升,而白人中产阶级纷纷迁往郊区,形成事实上的种族隔离。到1970年,美国黑人人口中81.3%为城市居民。黑人民权运动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资源和机会仍然匮乏。白人中产的外迁使城市中心的教学质量不断恶化、教学经费不断减少,同时使得商业和工业向郊区迁移,城市就业机会减少,进一步造成黑人青年在教育和就业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1970年,中心城市贫困率9.8%,1987年上升到15.4%;1970年,中心城区男性黑人的失业率16.2%, 1982年飙升到36.2%,黑人青年的失业率是白人青年失业率的2倍;贫困与失业自然也滋生了犯罪,城市黑人与30%的凶杀案有关,黑人青少年的凶杀率高出白人9倍。
纽约市政府预算紧缩,许多公共服务被停止,对布朗克斯区等贫民窟而言,自是雪上加霜。前途暗淡,产生了嘻哈,一边诉苦,一边跳舞。
而Zulu Nation的主要发起人也是一位街头帮派首领,通过“斗舞”帮助青年人发泄情绪。
嘻哈就是边缘人群的呼喊,是底层民众的心声,因此,看上去是娱乐,其实是怒吼,看上去是消遣,其实是反抗,里面充斥着愤世嫉俗,充斥着欲望的真实,充斥着甚至是犯罪行为的身边故事和感受。
文化来源于生活,而经济改变着生活。
嘻哈始终与经济相伴
嘻哈是什么?是一种文化,背后是深厚的社会经济根源。
嘻哈之前,黑人们有爵士。时间是在一次大战之后的20 年代。当时的经济背景也很明显,棉花连年歉收,黑人在南方难以为继,而战争刺激了工业,北方城市需要劳动力,于是黑人纷纷迁居城市。这期间从黑人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爵士音乐风靡全国。
但嘻哈更草根。也许是经济发展,衰退刺激,加上黑人平权运动带来的觉醒日益强烈。
嘻哈的“说唱”开始几乎不被认为是音乐的一种,因为没有旋律。但这正是其独特和深刻之处,直接直白,不是在专业知识、技能和器具的帮助和修饰下就能够生产出来的。
上世纪90年代,嘻哈文化在全世界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德国举办了第一届街舞大赛。日本舞者很快就掌握并发展了街舞,将之传向韩国、中国台湾等周边地区。
这个时候,这些地区的经济也在经历风浪。全球化和去工业化浪潮席卷世界,许多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国际债务危机频发。日本在经历高增长后经历了高泡沫,而后是危机和萧条。1983年-1990年,西德平均失业率高达7.3%,同期,英国为9.55%,法国9.72%,意大利10.65%。
可想而知,一方面是美国在90年代的“复生”,经济繁荣带来文化的“碾压感”。另一方面是各国经济的衰弱,低收入阶层的城市青年深受影响,因此,作为对主流社会的抗议,嘻哈文化成为世界各地的青年的“心头好”。“嘻哈”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文化。
市场扩展带来商机,嘻哈随即逐渐商业化,以一种“非主流”的形式主流起来。
简单地说,嘻哈变得很潮,变得很贵。
不仅如此,嘻哈甚至变得很“正”。嘻哈也是美国文化外交的一部分。2005 年巴黎郊区骚乱频仍,美国向欧洲、非洲、亚洲和中东派出各种嘻哈特使。通过这些艺术家们,试图“扭转人们关于穆斯林在美国受压迫的错误认识”。
很多学者和艺人们都在问,嘻哈本来就是一种以“反抗”为核心精神的文化,当它变得流行,甚至高大上,它还是嘻哈吗?
经济和政治能够造就它,也能利用和改变它。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觉醒
时势造文化。由嘻哈可见一斑。所有文化都有其经济背景,文化传播则需要经济效应,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从来相互交织。
我们也一样。
事实上,即从嘻哈在中国,便可看见端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流行的“霹雳舞”便是嘻哈。到今天,我们也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经济的落差,带来我们对美国文化的羡慕;经济的波动,带来我们对美国文化的感受和思考;经济的富裕,带来我们对美国文化的接受和改造;经济的发展,带来我们进一步的反思,我们的文化与美国文化,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关系?
中国有嘻哈吗?
那么什么是嘻哈? 模仿是嘻哈吗?新潮是嘻哈吗?主流是嘻哈吗?
即使放在美国,这也不是嘻哈。这正不是嘻哈。
穿大牌潮吗?穿好莱坞大牌明星穿过的东西潮吗?为什么同样一双回力,奥兰多布鲁姆穿了就叫潮?将别人当作范本来追求潮是潮还是正因为不够潮?
什么是嘻哈?打扮土不是嘻哈吗?大声喊不是嘻哈吗?
大金链子大手表身裹一件大皮袄很嘻哈啊。把自己凄惨刻毒愤怒贪欲都喊出来很嘻哈啊。痞子阿姆的成功背后,除了他的天分,还有他痛彻心扉的生活才带来的尖刻的深刻。因此他能够获得共鸣。
像《一人我饮酒醉》这种歌,我不能判断它是不是嘻哈,不过让我感兴趣的是,这样明显的意淫出霸道总裁感觉的自我放飞,的确是发自内心而且能够获得许多草根共鸣及喜爱的。
因此,我倒是觉得,无论是从形式,或者是从整体社会经济背景演变来看,中国现在可能都在一个真正的文化觉醒阶段。
文化觉醒其实不是由一小部分人呼吁、指导就能够带动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民众在生活积累中厚积薄发而产生的。大众文化一定要在草根自己身上产生。无法替代,无法强加。
另一面看,文化则是经济的镜子和影子。看经济发展,难免就能够预判文化走向,因为其中暗含着社会变动和冲突。而看文化走向,也能够知晓经济背景下包含的深层次社会动向,公共政策制定者应当从此去看真正的社会样貌和诉求。
后记
看看美国经济与文化的一斑,对比一下现在的我们,也许可以感叹,历史都是相似的,人性都是相似的。
我们正处在文化困惑期,应该更西方化,还是坚守古代文化?或不是个问题。经济发展,生活变迁,文化得以孕育。把一切都吸收于无形,在社会中无知觉的释放,这就是文化。当表达自我的欲望非常强烈,这种独特又能够受到广泛认同,这就是文化。
我们也处在经济困惑期。如果文化是这样,我们或需要更强烈的意识到,我们可以赞同或批评一种文化,但必须知道,它为什么会产生。改变文化,该改变的却其实是背后的经济秩序。
无论是有人在讥笑或者嫌弃或者批判“一人我饮酒醉”时,要当心自己才是在一人饮酒醉。
(作者万喆系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