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动物妖精皆有据可考,《西游记》里藏着无数“冷知识” | 此刻夜读

2022-03-22 12: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学报 · 此刻夜读

睡前夜读,一篇美文,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各种版本层出不穷,对其各种角度的解读也屡见不鲜。

作者赵爽的新作《西游妖物志》聚焦“《西游记》中的动物视角”,按照“动物妖精”在《西游记》中的出场顺序,细致考证了各类菩萨、取经团队成员、取经路上制造出八十一难的各类魔怪的身世演变及其在现实中的动物原型,科普知识下的“动物世界”与文学创作中的“神话世界”穿插且互为印证,对比历史版本如元杂剧,分析故事转移、嫁接、人物重塑等演变,让人得以一窥《西游记》的形成过程。

《西游妖物志》

作者:赵爽

领读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凑数”的花豹精

隐雾山折岳连环洞花豹精的故事,一直让我很迷惑。

这是一个不咸不淡的故事,“主角妖精”很不给力,故事情节也没什么新意。

花豹精没有背景。这样说不是势利眼,而是说,在《西游记》中,有背景的妖精一般都比较“有戏”:或者有特别不好对付的宝贝,什么金刚琢、人种袋、魔幻铃铛等,或者有从神、佛“主人”“亲戚”那里“偷学”或者“训练”来的真本事,什么呼风唤雨、瞬间冰封等,其中有一样出色,就能让这一“难”活色生香、特别不好“过”;再不济,上乘的宝贝和蠢萌的智商形成的反差,还能贡献很多的笑料,比如朱紫国赛太岁。而花豹精是一个纯草根妖精,没有背景,也没有宝贝。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花豹精

另一方面,《西游记》中的草根妖精,一般在实力上是要比有背景的妖精厉害,因为无所凭借,必须靠自己硬拼,比如牛魔王、蝎子精、蜈蚣精,花豹精和他们相比,实力着实弱,连猪八戒都打不过,后死得也很可笑——孙悟空的瞌睡虫把他弄翻了,然后就死于“呆子”的钉钯之下。

主角没什么神采,情节也没有新意。本故事出现在第八十七、八十八回,灭法国之后,天竺国凤仙郡之前,也就是说,“八十一难”已经接近尾声。第八十七回的前半段,基本上就是“金角银角”故事中“八戒巡山”的翻版,而且还没有那一次有意思。所以,“花豹精”的故事,很像是凑数的。这也好理解,取经故事写到这里,出现一些重复、类似的情节,在所难免。

不过,吴老先生还是为这个故事设计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1.“南山大王”

花豹精被猪八戒打死,现出了原形,大家才知道他是一只艾叶花斑豹,他活着的时候,自称“南山大王”。这个称呼,勾起了孙悟空一股无名火:“这个大胆的毛团!你能有多少的年纪,敢称‘南山’二字?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佛如来是治世之尊,还坐于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之尊,亦仅呼为‘夫子’。你这个孽畜,敢称甚么南山大王,数百年之放荡!”

明代内府彩绘本《西游记》,下同

其实在此之前吹牛的妖精也见得多了,红孩儿那么个小孩儿,不也是称“圣婴大王”么?如果不了解“南山”之意,就不会明白“南山大王”四字怎会让孙悟空发那么大的火。

孙悟空早是道家的弟子,而“南山”,是道家的圣地,特指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秦岭山脉中段的终南山。终南山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圣地,又名太乙山,简称“南山”。俗语“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南山”,指的就是终南山。老子、尹喜、赵公明、钟馗等诸多道教人物都与这座山有关。在早期的古书里,如果没有特指,“南山”一般指的都是这一个“南山”。所以,孙悟空对一个“土妖精”自称“南山大王”,会气得暴跳。

其实,花豹精自称“南山大王”,也算不得生拉硬拽,因为,本来有个“南山之豹”的典故。故事出于《列女传》。这本书专门记录古代一些“贤女”的言行故事。“南山之豹”说的是,春秋时期,宋国陶邑大夫荅子任职三年,捞了不少钱财,回到家中躲藏,他的妻子哭着劝说丈夫,说“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南山里的黑色豹子,碰到大雨和大雾天,可以七天不出洞觅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皮毛,以期待早日养成漂亮的斑纹。古人认为,小豹子并没有色彩斑斓的“豹纹”,要长大了、修炼成了才会有,而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因此称之为“豹变”。荅子之妻用这个比喻来劝诫丈夫,要爱惜名节,不要挡不住“诱惑”。但是荅子根本不理睬,后来果然遭人告发,被宋王处死。

其实豹子在我国是比较常见的动物,在古籍中出现的次数也非常多。比如《诗经》里有“羔裘豹饰”,豹皮在那个年代已经是贵人们衣服上的装饰物;《楚辞· 九歌· 山鬼》里有“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赤色的豹子与“山鬼”(一般认为是山神)为伴。不过,“南山之豹”这个典故,则有着精神上的寓意,后人多用它来比喻品质高洁的隐士,称之为“豹隐”。

因为在“南山之豹”的典故中出现了雨和雾,所以,“南山”——“豹”——“雾”就成了一组经常一起使用的意象。比如小说《三国演义》“草船借箭”那个经典段落,关于起着关键作用的“大雾”有一段《大雾垂江赋》,其中就有“初若溟蒙,才隐南山之豹;渐而充塞,欲迷北海之鲲。”

小说《西游记》的花豹精虽然自称“南山大王”,却和“豹隐”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只是一只会喷云吐雾的豹子:“那雾真个是:漠漠连天暗,蒙蒙匝地昏。日色全无影,鸟声无处闻。宛然如混沌,仿佛似飞尘。不见山头树,那逢采药人。”“又见逼左右手下有三四十个小妖摆列,他在那里逼法的喷风嗳雾。”花豹精喷云吐雾,完全和“捕猎”有关——可借着大雾将行人困在山里,然后再“抓人”,“那怪物收风敛雾,号令群妖,在于大路口上,摆开一个圈子阵,专等行客。”

2.“分瓣梅花计”

花豹精故事中的亮点,是那个“分瓣梅花计”,而这个主意是一个连“变形”还没学会的铁背苍狼精出的。此计听着名字很特别,其实并不复杂:“如今把洞中大小群妖,点将起来,千中选百,百中选十,十中只选三个,须是有能干,会变化的,都变做大王的模样,顶大王之盔,贯大王之甲,执大王之杵,三处埋伏。先着一个战猪八戒,再着一个战孙行者,再着一个战沙和尚:舍着三个小妖,调开他弟兄三个,大王却在半空伸下拿云手去捉这唐僧,就如‘探囊取物’,就如‘鱼水盆内捻苍蝇’,有何难哉!”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分身法”。这一招,其实孙行者自己没少用——动不动就拔下一把毫毛,数都不数,吹口气变成很多很多“小行者”,把毫毛在嘴里嚼碎了再吹气,还能变得更多。这一招,搞“群殴”或者“团体作战”很管用,围攻黄风怪、破蜘蛛精的丝网等,“小行者”们都发挥了作用。可是,大圣真是没想到,自己居然会中了低级版“分身法”——“分瓣梅花计”的招儿,正所谓“小河沟里翻船”。不得不赞一下那个苍狼精,高手在民间。

不过毕竟道行还浅,“分瓣梅花计”抓住唐僧之后,苍狼精被封为“先锋”,接下来却给花豹精出了个馊主意:“我记得孙行者是个宽洪海量的猴头,虽则他神通广大,却好奉承。我们拿个假人头出去哄他一哄,奉承他几句,只说他师父是我们吃了。若还哄得他去了,唐僧还是我们受用;哄不过再作理会。”于是,洞里两次抛出“假人头”,蒙骗孙悟空——次是个柳木疙瘩,第二次是其他人的人头。

苍狼精和黄风怪的虎先锋一样,低估了唐僧的徒弟们。事实上没有什么“再作理会”。悟空兄弟的确被第二次的真人头骗到了,以为唐僧真的死了,但是接下来,就是更坚决的复仇:“且休胡弄!教沙僧在此:一则庐墓,二则看守行李、马匹。我和你去打破他的洞府,拿住妖魔,碎尸万段,与师父报仇去来。”苍狼精的馊主意,终让他自己死在了猪八戒的钉钯之下。

3.反常

值得注意的倒是悟空三兄弟的一些反常表现。先看猪八戒,按照他一贯的表现,师父“死”了,肯定会闹着分行李。可是这次没有。猪八戒一个“分”字都没说,而是忙着张罗着盖个假坟,“这柳枝权为松柏,与师父遮遮坟顶;这石子权当点心,与师父供养供养。”孙悟空要进洞去探虚实,他居然担心起师兄来:“哥啊!仔细着!莫连你也捞去了,我们不好哭得:哭一声师父,哭一声师兄,就要哭得乱了。”

再看孙悟空,要混进洞去看看虚实,少不得要变化的,奇怪的是,这一次他居然犹豫起来——要变个什么好呢?

“等我变作个水蛇儿过去。……且住!变水蛇恐师父的阴灵儿知道,怪我出家人变蛇缠长;变作个小螃蟹儿过去罢。……也不好,恐师父怪我出家人脚多。”

后,他选择变成一只水老鼠,“飕的一声撺过去,从那出水的沟中,钻至里面天井中。”当然,之前是有一番铺垫的,说这次是从洞里流水的暗沟里进去的,而大家都知道孙大圣的水里功夫不太好——算是他犹豫的一种解释吧。然后呢,见到了“活唐僧”,用瞌睡虫迷倒了所有妖精,基本算是大功告成了吧,但大圣居然又犹豫了:

“行者道:‘师父不要忙,等我打杀妖精,再来解你。’急抽身跑至中堂。正举棍要打,又滞住手道:‘不好!等解了师父来打。’复至园中,又思量道:‘等打了来救。’如此者两三番,却才跳跳舞舞的到园里。长老见了,悲中作喜道:‘猴儿,想是看见我不曾伤命,所以欢喜得没是处,故这等作跳舞也?’行者才至前,将绳解了,挽着师父就走。”

这是怎么说?都有点失常啊。是因为之前以为唐僧已经没了,却发现师父还活着,失心疯了吗?

如果将整个故事理解为“凑数”,问题可能就简单一些了——本来就是“凑”出来的嘛,有些不合理的、寥寥草草的情节很正常。

当然,也可以这么去理解哥仨的“反常”——那么多大难都过来了,离灵山越来越近了,这时候没了唐僧,哥仨这取经一路的降妖伏魔,就都算是白忙活了,这种情况下的“师父”失而复得,当然是不一样的。

新媒体编辑:李凌俊

配图:资料图

原标题:《动物妖精皆有据可考,《西游记》里藏着无数“冷知识” | 此刻夜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