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城市策略|寻找避难所(1):背井离乡,异地求生
联合国难民署工作人员为乌克兰难民分发毯子 图片来自:联合国难民署官网
网络时代,即便相距甚远的人也能看到实时传递的战争信息,看到战火纷飞中亲人离别肝肠寸断的表情,看到拖儿带女逃亡奔波的仓皇。苦难是真实的,旁观者的同情也是真实的。真实的苦难不知将持续多久,而真实的同情却可能转瞬即逝。
很快,难民们不会再像今时今日这样,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这数百万乌克兰难民,将如俄乌战争之前就有的8600万难民一样,散落于各地,从大众视野中隐退。他们面前绝非平顺之路,大概率要奔向颠沛流离的命运。
当然,未来也会有关于乌克兰难民的零星新闻。按旧时经验推断,那不大可能是与子同袍的暖心故事,大概率会是冲突、抗争等诸多矛盾的呈现。
难民的未来,必将颠沛流离,阻力重重
俄乌战争初起之时,逃离的难民得到邻国张开臂膀欢迎。在这种情境下,深切同情是人之常情。可正如前一篇文章所列,接纳外来者成为自己城市的一部分(国家尺度太大,城市尺度的压力更能切身感知),是严峻而具体的问题,情势绝不从容,单凭热情是无法应对的。
乌克兰难民乘坐公共汽车,等待通过摩尔多瓦过境点转移到罗马尼亚。图片来自联合国难民署
以德国柏林为例。近日澎湃国际《接纳300万乌克兰难民,张开双臂的欧洲仍面临许多难题》一文中提及,柏林每天大约接受1万名难民,除了私人提供住宿,每天需将1000名难民安置在政府设施中。此外,柏林一些学校,将为难民少年儿童开设“欢迎课”,帮助他们适应环境并教授德语。
但是,就柏林而言,一则近十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住房价格飞涨,供应不足问题显著,因无家可归而占屋占地搭建的事件屡屡发生。另一方面,早在俄乌战争之前,“难民”对柏林而言已是“问题”。
2012年,就发生过一起难民抗议游行。难民们或步行,或搭乘公共汽车,经过28天跋涉,集结在柏林。抵达当天,难民们占据了一个公共广场,搭建起帐篷和木屋,称其为难民抗议营地,以抗议德国关于移民的相关法律。难民还占了一所学校,设置为仅供女性难民居住的空间,称其为“国际女性空间”。直至一年多之后,一部分难民才同意搬到当局提供的住房中生活,这一占屋营地才被清除。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柏林上千名中学生游行表达了支持,要求广场上停留的难民提供免费的卫生设施、医疗服务和德语培训。此外,2008年停用的柏林滕珀尔霍夫机场,从2015年起成为难民营地。1200名来自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的难民搬进两个前飞机库中。白墙分隔出的房间中配备了上下床铺,就这样改造成难民暂住的家。
世事运行如常,矛盾和冲突有,善意和包容也有。冷暖并存,让人屡屡失望又时见希望。
2018年柏林一处难民定居点,儿童们在活动室外玩耍 图片来自:新华社
2016年在慕尼黑建起的一堵4米高难民墙,用以把难民住宿设施和本地居民区分隔 澎湃影像 图
国际机构多种方式缓解难民面临的风险
战争难民前程漫漫,而威胁在人们踏上离乡之路时就已显现。战争期间,乌克兰限制18-60岁男性离境,因此从乌克兰逃往邻国的难民中,妇女和儿童约占90%,正如市政厅之前发布的《关注因战争而受难,为生存而努力的女性》所列,她们更加脆弱,更易于遭受深重苦难。难民署等机构已发出警告,人口贩卖风险会增加,这些机构正在尽力传播重要信息,提醒难民留意遭受贩运、剥削和虐待的风险。
难民署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决定采取针对性措施——在捷克、匈牙利、波兰等六个国家联合推出“蓝点”(Blue Dots)计划。“蓝点”指的是一站式服务点,也是安全空间,为儿童、家庭和其他有特殊需求的人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服务,以此作为对当前服务和政府层面努力的补充和支持。其目标在于提高不同合作伙伴提供的服务的可达性和标准化,并通过一个易于辨识的标记——“蓝点”,来使之具有可预测性。“蓝点”相当于一种信任查验和认可。授予“蓝点”标记后,服务提供者就成为经认证的紧急援助提供方。
背井离乡的难民不易,留在乌克兰境内在战火中仓皇度日的人,又何尝不是“难民”?
据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信息,乌克兰东部的人道主义需求更加紧迫。顿涅茨克州多个地区目前有超过20万人用不上水,而卢甘斯克地区因炮击摧毁设施,导致10万户家庭断电。基础设施受损以及安全通道缺乏,对平民构成严重威胁,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更为脆弱。
联合国难民署与地方政府和其他机构协调,建立接待中心,提供核心救济物品和紧急避难所。也在为最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心理等援助。难民署启动了一项大规模的多用途现金计划,为逃离家园却未携带财物的国内流离失所者提供帮助。现金计划可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例如房租、食品和卫生用品。这项计划已于3月17日开始在利沃夫实施,并将继续向其他地区推广。
中国辉煌成就:敞开怀抱,让29万印支难民成为国民
翻检难民相关文献,难民被全心接纳,并平顺成为庇护国的国民,当下只发现一个先例——正是中国在1978年起接受的近30万印支难民。
2007年5月10日,联合国难民署公开表扬中国政府在对印支难民安置方面所作的努力,认为“中国近30年来,对境内越南难民的安置工作是世界上难民安置和融入社会最成功的范例之一。”难民署在这次表态中认为:尽管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并不好,但仍接受了这些难民并对他们进行安置,使后者享有大部分中国公民享有的各种权利;现在这些难民已经成功融入中国社会。
难民并对他们进行安置,使后者享有大部分中国公民享有的各种权利;现在这些难民已经成功融入中国社会。 图 安置印支难民的华侨农场
当年来华的印支难民99%来自越南,华裔或华人占大多数。他们在语言、文化、习俗上与中国国内居民相同,这也是受到当时越南当局排斥的原因。中国接纳和安置时,并没有把他们当作难民,而是当成“同胞”和“侨胞”;并没有采用国际难民营通用方式,将他们统一限制、管理起来,而是安置在农场、林场、渔场之中,扶助他们顺利融入国民之中。这就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人情味的难民庇护国。
1978年逃亡的越南难民(来自网络)
据文献所列,当时安置难侨生产、基建所需经费和统配、部管物资,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同国家计委和其他有关部门商定立户直供;所需地方物资由地方安排供应。部分蚊帐、服装、被褥等由解放军总后勤部拨给。据2001年《中国社会导刊》署名张静的一篇名为《中国为什么不设难民营》的文章分析,考虑到当时中国的国力,面对如此多难民,中国为何不设立难民营,寻求国际援助?首先,当时中国并不知晓难民援助的国际惯例。1978年大规模难民的涌入让人措手不及,关于如何界定难民,我国承担何种义务,享受何种权利,以及如何申请国际援助,这些问题均毫无头绪。1979年,联合国难民署才在中国设立了驻华代表处,从此结束了中国在安置难民问题上自力更生的局面。因此,虽然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中国可以很自豪地说,对印支29万难民提供的庇护,是至今无任何国家能够企及的、最具人情味的难民安置。
战争是潘多拉魔盒。伤亡可以计数,财产损失可以计数,但如此多的人被战争打破的平静生活,他们以及子孙后代承受的苦痛和不可知的命运,谁来给他们计数?又是如何才能够计数呢?
他们将在异乡,为异客;他们终归是异己,是另类,是麻烦制造者;他们可能咬牙坚持,落地生根,从此长居异国;他们可能终将一无所有,徒劳无功;他们可能战争结束后,返回母国,一手一脚在废墟上建造家园;他们也可能在流离中备受磨折,失去家人亲人乃至生命。这颠沛动荡的不幸命运,谁能,或谁甘心为之做好准备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同此心。战争难民,是今时今日智慧如许的人类,有能力也最应防范产生的一种难民。当此情境之下,一切以保护平民,防止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为要。中国曾饱经战争苦痛,也曾在难民安置上取得让国际社会瞩目的成就。正是因此,中国一直持有的立场是,“中方致力于劝和促谈,国际社会应共同支持俄乌和谈尽快取得实质性成果,推动局势尽快降温。”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