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平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为何三易其名

2022-03-21 19: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秋月溶 民国女子

不知道现在师范学校的学生,进校后是不是首先要认识陶行知,反正当初我们进校第一节课,班主任老师开口第一句话讲的就是陶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师范第二年学校还组织我们去参观了南京陶行知纪念馆。

那个时候,我们才十七八岁,刚刚从农村学校考到小县城,哪里能够理解先生之胸怀,嘻嘻哈哈在馆内走马观花,留了影表明到此一游,记住了一段儿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仿佛这样就能证明自己学了先生,以后教书育人也有了底气。

直至到如今,看一茬茬学生长大、远离,才渐渐明白那个扎根农村、建设农村学校,以“生活教育”的理念,改造农村环境,改变农村妇女、儿童的命运的陶先生。

01

陶行知出生在安徽徽州的歙县农村。歙县是个怎样的地方呢?2013年夏天我去过那里拜访许村。沙石路上尘土飞扬,有几处山体可能正经历过滑坡,土块挡住了大半个路面,是真的难走。1891年陶行知出生,那时的歙县是什么样的情形,可以想象。

身为秀才的父亲为他取名陶文濬。“濬”是浚的古体,是疏通、深挖的意思,父亲是希望他可以成为一个在文化上有所成就的人。

小文濬也不负父亲的厚望,从小就聪明好学。1897年,他在邻居家厅堂玩耍时看见厅堂墙上挂着对联,于是就坐在地上临摹起来。这一幕恰巧被邻村方庶咸秀才看见。方秀才怜惜这个可爱的娃娃,免费为其开蒙,后入家乡蒙童馆吴尔宽处就读。在童馆,他熟读了《左传》《三字经》《千字文》等儒家经典。

1905年,他进入歙县基督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走出了小天地,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他在宿舍墙上挥笔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壮语。

青年陶行知

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和当年的鲁迅一样,想通过学医来解除广大劳动人民的病痛,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志向。不过与鲁迅后来去日本留学后决定弃医从文不同,他弃医是因为这所教会学校歧视非入教的学生。因为不愿意自己的思想受外国人的随意摆布,他入学仅三天,即愤而退学。

1909年,他考入了南京汇文书院,第二年转入金陵大学文科。大学期间,受辛亥革命影响,在校积极参加爱国活动,主编《金陵光》学报中文版,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他号召全校同学,努力学习和工作,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报效祖国,“使中华放大光明于世界”。

大学期间,陶文濬深受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影响,给自己改名“陶知行”,认为“知是行之始”,认识先于实践。”不久,他认识到其中的唯心论色彩,提出“行是知之始,有实践才有认识。”

1917年,陶行知(前右一)在哥伦比亚留学时

他说:“我想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教育……我深信,如果没有真正的公众的教育,则真正的共和国不能存在。”

1915年他赴美留学。他先是在伊利诺大学学市政,半年后便毅然转学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约翰·杜威、攻读教育学博士。

02

100多年前的中国满目疮痍,贫困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这坚定了陶行知投身教育的信念,他站出来说:这病根乃在教育。

杜威强调的“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直接影响了他的教育理念,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

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而且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在他看来,“平民教育”贵在“平”与“民”。

1927年3月,留学回来的他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了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刊登的招生广告非常独特——不仅考试科目特别加入了开荒种地的考试,还明确宣布:“少爷、小姐、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

在乡村师范工作期间,他整日打赤脚,穿草鞋,和同事们一起造茅厕、做了个浴堂、建厨房。他在信中开心地告诉母亲和妹妹:“昨天竟这样走就这样和穿马褂的先生们一块儿吃饭,别有趣味。”

音乐剧《百年中国梦》

学校办成了,但他很快发现了新的难题——由于年年打仗,日子越过越艰难,老百姓的孩子们大多没钱进学堂。

当时的中国,有2亿文盲,有7000万儿童没有任何机会接受教育。陶行知清醒地意识到平民教育的重要性,他说:

这个国家以农立国,人们十之八九生活在乡下。所以,中国的教育就是到农村去的教育,就是到乡下去的教育。如果农村没有改观,那么国家就没有希望。

于是他发动教育等各界人士,推动了一个全国性的平民教育运动——编平民识字课本。课本编好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劝私塾教《平民千字课》后再教《论语》《孟子》。

有了识字课本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民教育。学校晚上七点上课,厂工还没下班,家里的媳妇也要照顾小孩。如何平衡读书和谋生?陶行知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小先生教育,即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后回去教大人识字,让小孩都成为“小先生”。

就这样,平民教育浩荡向前推进。一两年的时间就发展为如火如荼的全国规模运动。和尚庙里、军队里、工厂里、监狱里、济良所里,陶行知所到之处,平民教育即开始。

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他认识到“从行到知”只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再“由知到行”才是认识的更高阶段,于是提出了“行——知——行”理论。

43岁时,陶知行再次给自己改名为“陶行知”。为了在名字中反映这一思想,他还创造了一个既像“行知”,又像“知行”的字,代表“行知行”的意思。为此,还写了一首小诗: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在具体教育学生方面,陶行知的教育方式很是与众不同。念师范时,教育学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件小事:

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每每想到这个故事我都会沉思良久。学生犯错,批评或相应的惩戒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良知,启发学生的觉悟,让他们从心灵深处产生改正缺点和错误的愿望。这样的教育才是润物无声,才能事半功倍。

1946年7月25日上午,陶行知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次日上午,上海万国殡仪馆挤满了前来悼祭的群众,毛泽东亲自送挽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毛泽东赞誉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其为“万世师表”

原标题:《平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为何三易其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