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共享单车破与立②|“1元经济”从野蛮生长到理性规范的探索
【编者按】
共享单车从进入上海到突破一百万辆,只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
在破解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同时,共享单车也带来了停放无序、管理缺失等问题。
虽然给管理带来挑战,上海对共享单车的支持态度是明确的。除了各区在实践中探索共享单车的管理办法,上海全市层面的制度化安排也提上了日程。
7月5日,共享单车团体标准在上海正式发布。澎湃新闻推出“共享单车破与立”系列稿件,分别从用户、企业和政府的角度探讨共享单车为上海这座城市带来的改变和挑战。
一夜之间,冒出了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
一个早高峰,地铁站附近共享单车堆成小山。
一段时间里面,许多共享单车如僵尸般停在原地。
……
进入上海一年多,共享单车经历了野蛮生长,开始努力实现精准投放:利用热点数据、配备足够的运维人员、故障车自动蜂鸣……在与政府、用户的互动中,共享单车企业探索着如何平衡商业性与公益性,不被淘汰出局。
5月15日早高峰,广兰路地铁站4号口附近,运维人员在整理共享单车。 澎湃新闻记者 陆兵 图突破100万辆
去年十月,沈锐从一名摩托车销售,转行成为一名共享单车的一线运营。现在,他是摩拜上海的运营主管。
“当时好辛苦,我们大都在晚上投放,跟着一辆大货车到处跑,有时候搬到凌晨才结束。”沈锐回忆说。
一夜又一夜的投放,一个又一个品牌的加入。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像沈锐一样的运维人员逐渐出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人数破千。
1元就可以骑车,从2016年4月共享单车进入上海到现在,参与竞争的企业包括摩拜、ofo、优拜、小鸣在内,数量有十多家,并陆续有新的企业进入。根据部分企业对外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摩拜在上海投放数量为30万辆,ofo为20万辆。
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曾预测,按照每50人一辆车计算,上海50万辆共享单车,基本能满足市民出行。
“截至6月中旬,这个数字已经突破100万,在线注册人员突破1300万人。已经超了。”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建荣说。至于从投放上讲,上海的空间还有多大?他坦言,上海整体的投放总量如何控制及控制数量等问题,还未明确。
尽管已经增划再增划,上海街头供非机动车停放的白线区已挤不下100多万辆共享单车。
“天天都累得不得了。”5月15日早高峰,运维人员刘师傅在广兰路地铁站4号口后面的一条小巷子里忙碌。这里是“自然形成”的共享单车临时停放点——各品牌的单车歪的歪、倒的倒,挤作一团,一些单车甚至骑在了其他单车上面。刘师傅的工作是从一座座“小山”里,把自己公司的单车抽出来,整齐地一字排开。
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曾指出,按照目前有桩自行车的标准,每一万辆车要配备100名服务人员,对共享单车的要求即使低一点,每一万台也必须有50名运维人员。
ofo大区总经理欧竟透露,该公司在上海的运维人员接近1000人,其中大部分是全职,部分是兼职。摩拜单车华东区总经理姚呈武表示,该公司目前的运维人员基本达到政府要求。
5月15日早高峰,广兰路地铁站4号口附近,运维人员从一座座“小山”里,把自己公司的单车抽出来,并一字排开。 澎湃新闻记者 陆兵 图努力精准投放
很明显,光有人力的投入无法解决共享单车的运营维护,还要靠技术。
一些企业正在努力实现精准投放。决定投放的路线依据,摩拜称为“周转率”,ofo称为“车均单”,两者概念类似,主要是指每辆车平均每天被使用的次数。
“一个用户,开关锁,有骑行,就叫周转一次。我们根据后台所看到的一些热力点,可以看到哪些地方需求大,车的周转次数是多少。在一个新城市的运营初期,我们会用一定量的投放测试需求,投放完两到三天,我们能知道这个区域的热力情况。”姚呈武说,“其实一个区域,如果周转次数过低,我们是不会投放的,而是通过调度来满足需求。”
他透露,日常的运营调度分两块——有些地方车比较集中,把车调走;有些地方车不够用,把车调度过来满足需求,目前已经形成了部分固定的调度路线。
欧竟说,车均单直接代表着运营水平,越高越好,因此企业一直在关注这个数据,“我们要把供给跟需求匹配好,不能说投的车多,但没人骑。”
“我们把上海的外环以内区域分成了800个网格,每个网格不到一平方公里。负责某一个网格的运维师傅工作一周,可以对他负责的这个区域非常了解。”欧竟说。
至于运维人员是否在实际工作,考核的一个指标是响应时间。“比如要师傅到网格里面随意一个位置,你看他多久能够到位。我们这边规定是15分钟之内一定要到位。”欧竟透露,为了确保响应速度,公司成立了抽查团队,“抽查团队会时不时跑到某个城市,突然跟你说,我现在在这个区域,你让这个区域的师傅过来,然后开始计时。抽查一旦有问题,直接影响到考核。”
“把车带到真正需要的地方,我觉得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沈锐不仅要调度单车,还要找到报障车。
据他介绍,公司新升级的专业系统,会把附近区域所有的单车显示在屏幕上,不同状态的车会呈现不同颜色。
“黄山路上有一辆报障车,咱们去看看。”沈锐跟司机余师傅商量后,马上埋头寻找和正常单车颜色不同的报障车。到了黄山路,现场响起一阵蜂鸣,“你看,就是这辆车。”沈锐走到主动蜂鸣的单车前,点开系统中这辆车的顾客报障记录,显示手刹坏了,他蹲下仔细观察了车轮和车龙头,试了试手刹,“确实坏了”,随后将车子一路推到调度车的车厢里,拿起一张贴纸,写上“刹车损坏”。
至于乱停放的问题,暂时还没普遍施行的有效方法。
上述两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均认为,电子围栏并非“救命稻草”,还是培养用户规范停车的习惯比较重要。
姚呈武认为,电子围栏目前的问题集中在两方面,首先应该建多少个?过少的话,和有桩自行车管理无异。其次应该建多大?这取决于原先规划时,给自行车留下了多大的空间。“很多地铁站附近没有预留充足的空间,因为十年前没人能预计到,自行车会发展得如此迅速。”他说。
相比“围栏”的叫法,姚呈武更愿意用“智能停车点”这个名词——在地图上标出智能停车点的位置,引导用户停放,给予奖励。如果用户在不能停车的区域停车,手机会收到提醒信息。
对培养用户习惯,姚呈武提到了“红包猎人”——部分共享单车合法骑行停放就有红包,一些用户专门会找这样的“红包车”。尽管遭到质疑,他仍然认为:“如果遵从文明规则,完成了有效的调度,‘红包猎人’的工作是可以的。但如果违反规则,领红包是无效的调度,我们也有方法,后台能看到一个账户领到了多少红包,所以会做一些调整。”
除了培养用户的规范停车习惯,对不遵守规则的用户,摩拜与ofo也均设置了惩戒办法,包括扣除信用分、提高收费、甚至冻结账户。“我们已经有用户的账户被冻结,比如丢车、弃车,或被交警查处。”姚呈武说。
欧竟认为,电子围栏需要政府来设置,企业配合,如果是每个企业都自己做,就变成“圈地”了。此外,路权的分配也需要更合理。
“比如我们后台看到很多用户每天都在某一处骑车、停车,这地方却没白线,那我们可以把这情况反馈给政府,在不影响行人通过的情况之下,配合政府规划停车位,还有非机动车道。”他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