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到上海,备受瞩目的第101件展品是二维码
这是这个以物件讲述世界历史的系列展览在全球的第九站、中国的第二站。此前,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热情,移师上海后,展览在展陈、标签、文创、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变化和创新,而观众们最为关注的第101件展品也在发布会当天揭幕,是当下在方方面面深刻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技术——二维码。上博展出的二维码由此次展出的大英百件文物组成,亦是一件艺术品。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这也是上博和大英之间的第八次展览交流。本次展览实行免费开放,上博将采取限流措施,每天最多接待8000人次,并增派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及时为观众服务。此外为了满足观众需求,上博将在每周五晚18时-21时增设夜场,开放“大英百物展“和”茜茜公主与匈牙利”两个展。
上博展出的二维码由此次展出的大英百件文物组成,亦是一件艺术品。之所以选择二维码为代表上海的101件展品,是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一维条码(条形码)存储数据的局限性,人类发明了二维码。目前世界上有几百种二维码,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是“快速反应矩阵码”(QR Code)。如今,二维码应用在中国极其普遍,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不同于以往人类创造的有形物品,显示二维码的一方纸片或者屏幕是它唯一的物质形态。这些小小的方块包含无尽的信息,可以说是当下信息化时代的结晶。
据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介绍称:按照策展方的要求,第101件展品应是一件结合展览所在地,反映人类历史且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最终,我们选择了二维码作为第101件展品。二维码已成为深刻影响当代社会的重要媒介,且其重要性在中国尤其突出,正如展厅里的视频显示的那样,它的广泛应用早已深入各个领域,所以我们选择它作为当代生活的标志。二维码并不局限于上海,而是立足上海、面向世界,选择二维码体现了上海这样一座国际性都市的国际视野。
如何在展厅中呈现二维码?考虑了多种方案后,我们决定赋予它艺术品的外观,将展出的前100种物品经过技术上的处理后拼成一个二维码。观众扫描这个二维码后,将能进入上博微信平台获得展览和上博的基本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增加观众与展品和博物馆之间的互动。
二维码体现了上海这样一座国际性都市的国际视野展厅从毛坯开始重新设计布局
2010年,大英博物馆与BBC广播公司合作了一档广播节目,以每集15分钟的形式用100件馆藏讲述世界的历史。节目播出后在英国大受好评,创下1100万人同时收听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大英博物馆又与企鹅出版公司出版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一书。在上海和北京的展览,就都是基于此书而形成的,而展览的旨要,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一个文字之外,由具体的物品所构成的世界历史。
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拥有百科全书式的藏品,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也让这一“以物述史”的庞大构想成为现实。在中国之前,展览已经在日本、阿联酋、中国台湾、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展出,如何将一个框架成熟的展览落地,是上海博物馆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步入展厅首先迎接你的就是过去被反复提及的埃及佘盆梅海特内棺,其材料全部来自埃及以外的地方:木料来自于黎巴嫩,黄金来自努比亚,青金石来自阿富汗,沥青来自两河流域。以此开宗明义,讲述人类文明交流融合的早期范例。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此前在布展探班期间就了解到,上博对这件展品的展示与国博不同,棺盖被阖上让观众直接欣赏整副内棺的全貌。而缺失的盖内侧图像则以展板配合展出。
埃及佘盆梅海特内棺展墙整体使用白色,仅做一些凹凸处理,展厅背景以淡雅的红蓝两色交替变化,起到区隔和突出展品的作用。展览分为9个主题,101件(组),以并不严苛时间线进行布置。一路走来,既有代表帝王权威的大型雕塑,亦有象征贸易特色的货币,配合以说明展签和视频等辅助材料,令人应接不暇,仿佛跌落在时间空间的浩瀚之中。
展览现场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www.thepaper.cn),上博基本上全盘接收了大英博物馆关于这个展览的内容策划,因此也就没有专门设置策展人这一职务。不过,在形式设计、文物安全保卫、人流疏散、参观距离等方面,都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设计安排。“展厅除了天花板没有动,几乎就是从毛坯房做起的,所有的灯、展墙和地板都进行了重新选择。”
同时,记者注意到,在每一个玻璃展柜内都有一个温湿度记录仪。李仲谋介绍说,大英对此要求非常严格,即便是像石器这样收温湿度影响较小的材质,也要进行控制。而当展柜中有不同材质的物品并列时,则根据最脆弱的材质要求设置。所有的记录数据能够在上海博物馆位于龙吴路的文保中心得到实时监控。
“大洪水”记录板(公元前700—前600年,出土于伊拉克尼尼微古城)展柜内的温湿度记录仪。但李仲谋也稍显遗憾地说,此次来自大英博物馆的百物中有一件元青花盘曾在2012年上海博物馆的“幽蓝神采——元青花大展”大展中来过上海,原本想换一件的。
元青花瓷盘当地专家是展览不断成熟的最大资源
巡展至今,本地的专家和观众都会给大英博物馆提供关于他们文明更为细致和深入的信息作为补充。大英博物馆策展人贝琳达·克里勒提到在此前的某一站,一位对爪哇皮影戏颇有研究的观众就认出展品中一件爪哇皮影戏里的人物应该是当地文化中的某种形象,这一信息在证实和研究后就在后续的展览里得到了拓展。
在上海博物馆,展览部的工作人员根据大英博物馆提供的文字资料对展览说明牌进行了重新翻译,特别是与中国相关的9件展品,他们请教了上博各部门的专家,在有争议的地方做出了调整和保留。
其中有一件来自朝鲜的粉青砂器,按照英文原名“stoneware”严格来说应译为炻器,然而中国陶瓷史中从陶器到原始瓷到瓷器有严格的脉络界定,并无炻器一说,最终定名还是采用了馆内专家的意见。
朝鲜粉青砂器另一个例子是十分著名的康侯簋,在展厅内它的名字叫做“沬司徒疑簋”。据上博工作人员介绍说,尽管这件青铜器的铭文中出现了康侯之名,但制造者实为沬司徒疑,应是其为了纪念其父辈而制造的。根据青铜器的命名原则,如铭文中出现制造者姓名,则一般应以制造者姓名命名器物。早期铭文中“沬司徒疑”的部分没有被完全释读,故以“康侯”之名命名。现在中国学术界铭文释读完毕,才能确定为沬司徒疑簋,而大英亚洲部那里没有更新这件器物的有关学术信息,而这些信息已经反馈给了大英博物馆。本次展览中,展览说明牌在括号中也保留了更为人熟知的“康侯簋”的名字。
沬司徒疑簋(康侯簋)文明的并置与阐释视角
企图用100件(组)物品来讲述一个“浓缩的世界史”是很大的野心,在这个展览中,物件本身的精美与稀有并非最重要的标准,讲述历史的能力才是。
上海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www.thepaper.cn)详细介绍了几件有意思的展品。比如一件罗马帝国时期铜鎏金的胡椒罐,其造型是一位贵族妇女的形象,十分独特。罐子底部的中心有一个发条,现已锈死不可转动,发条两边分别有两个桃心形开口,从大小来看应该是用来撒胡椒颗粒的。这个物件发现于公元350-400年间,彼时仍处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大不列颠。
霍克森胡椒瓶早在公元前胡椒在印度就是非常受欢迎的香料和调味品,在传到欧洲后更是受到了人们的狂热喜爱。据说古罗马最早的烹饪书籍中记载有500多种菜谱,其中约480种都需要用到胡椒。
欧洲并非胡椒的原产地,要获取全都仰赖进口。其旅程从印度开始,经由中东商人一路艰辛带往港口城市,再由欧洲商人分销给不同地区的经销商。中东商人甚至会编造故事来夸大胡椒运输途中的危险程度,以此吓跑竞争者来垄断胡椒贸易。据记载,一磅胡椒的价格相当于一个士兵两周的薪水。
另一个例子是拉美西斯二世雕像。这位古埃及著名的法老深谙宣传之道,他在任期间塑造了许多自己的雕像以强调权威的正统性和对人民的威慑力。其中最著名的一尊高2.6米,重7.2吨,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军队相继入侵埃及的时候,拿破仑的军队也曾想要将这尊塑像带回欧洲,却没有成功。而英国人用木头做成滚轮,才将这巨型塑像搬回了了伦敦。这个方法,和几千年前埃及人制造金字塔及巨型雕塑的方式如出一辙。
拉美西斯二世回到英国后,这尊雕像立刻引起了轰动。原因在于,欧洲人此前引以为傲的自希腊罗马一脉相承的塑像传统遭到了巨大的冲击,他们未曾料想在遥远的文明中早有能力制造巨大而精美的雕像,这尊塑像的“来访”使他们对自身文明有了颠覆性的重新认识。
此次来到上海的并非那件最为巨大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可是观众依然可以从中窥见这位精于权术与宣传的古代帝王的风采。更有意思的是,在他的背面展厅的另一个单元里就有罗马帝国第一位君主奥古斯都的雕像。在两种文明中,统治者都被认为应该接近于神,但是埃及的塑像以扁平、肃穆、超脱人性的方式来呈现,而古希腊罗马的塑像则展现了一个完美雄健的人体。不同文明之间帝王如何表达自己的权力,在这里得到最直观的体现,而其中的阐释,都是留给观者的。
“大英百物”提供了一个文教互动接口
此次展览的101件文物共有20余件配有语音导览,观众可以通过向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回复数字的方式,得到更加丰富和完整的介绍。另外,展厅每天都配有4-5名志愿者进行导览,这些志愿者均由英方策展人培训。在开展以后,还将针对具体的客流量和需求进行调整。
策展人正在进行志愿者培训为了配合此次特展,上海博物馆教育部在7月将推出9种亲子课程,整个暑假有11场专业讲座。6月16日上博的微信公众号上一经推出,20分钟内就全部预约完毕,不少读者都在后台留言希望可以增加场次或对讲座进行直播。
教育部主任陈曾路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www.thepaper.cn)采访时谈及讲座的设置。他解释说,此次的11场讲座基本还是从文明解读的角度展开,没有太多涉及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中世纪这几个之前世界古代文明沙龙中已经充分展开的文明和时段,而是更多聚焦亚非拉文明,作为一种补充。据悉,讲座内容将会在年底内以远程教育课程的方式出现在观众的面前。
《手绘文物世界史》上海博物馆 编 江苏译林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 文明对比手册》 上海博物馆 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文物的亚洲》 上海博物馆 编 江苏译林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
另外还有三本配套读物同时出版,分别是《手绘文物世界史》、《文物的亚洲》以及《文明对比手册》。陈曾路介绍说,上海博物馆邀请各部门专家选取来自全世界博物馆亚洲收藏中的60件,来讲述亚洲的历史。“大英博物馆的这个展览体现的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并非只是丰富的馆藏,而是睿智。我们不能只是作为平台,而应该将这个展览作为接口,有所呼应,生发出更多属于自己的想法来。”
来自大英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与此同时,上博商店将为本次特展推出服饰、生活、食品和文具四大类文创产品,此外还引进了一批海外博物馆的优质文创,包括德国的18种,英国(大英博物馆)的20种和美国的31种。观众在观展之余还不尽兴的话,也可以去商店看看来自海外的衍生品。
延伸阅读:
由100件展品组成的二维码
上海博物馆101件展品二维码“扫一扫”所见
面对着这第101件展品,意味着你已经在展览的时空之旅中走完了一轮浓缩的人类历史。第101件展品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世界与中国、物件与你的一个触点。
在上海,这个触点是二维码。
四方小格,黑白两色。通过它,你与原本陌生的另一个体拉近距离;你将琐碎的物质交换简化为指尖轻击;你把遥远的世界与无穷知识收入囊中。“扫一扫”正在成为现代人类获取信息、沟通彼此的新时尚。
二维码——这个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条形码存储能力的发明,为我们打开了面向未来的窗户。小小黑白矩形图案的背后,是数字、文字,也是图片、声音,这是今天我们记录的方式,也是今天我们传播的方式。它面积微小,却包罗万象、无所不及;它并非实体,却映射着有形世界;它由机器识读,却归属人类的创造。作为当今生活的缩影,二维码在中国社会的应用和影响是巨大的。
自动记录数据的特性使得二维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发挥着重要作用。二维码作为打开所有信息数据的一把钥匙,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现代社会联结在了一起,复杂多样的内容正通过一个个小小的方块来传递,实现了信息的加速传播。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二维码的发展也必将引领人们的生活进入下一个时代。
我们选择二维码作为代表人类社会当下进程的第101件展品,这是中国狂飙突进的互联网经济和由此引发的社会变革的体现。二维码不同于以往人类创造的有形物品,这些小小的方块包含的无尽信息,彰显的是信息化时代中人类的智慧。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人与社会,才是诠释历史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维码的五大优势1.便捷
只需“联网-拿出手机-打开扫描功能-扫一扫”这几个步骤,你与世界的连接就此开始。二维码的四个角上存在三个固定不变的方块,使得机器可以快速确定信息读取的方向,因此不论从哪个方向扫描都可以成功扫出二维码。
2.信息量
由于二维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以存储信息,存储量便大大增加。一维码只能由数字和字母组成,而二维码还能存储汉字和图片等信息,应用领域要广得多。
3.容错度
为什么二维码中间常常可以放上logo而不会影响识别?这要归功于二维码的“容错度”设计。二维码在生成时可以有四种容错度选择:7%,15%,25%,30%,也就是说,一张二维码图像最少只需70%的图案就能被正确扫描。
4.可识别度
二维码的原理是在一个矩形空间内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黑色表示二进制“1”,白色表示二进制的“0”,本质在于黑点的出现与否,而点的排列组合确定了矩阵式二维条码所代表的全部意义。所以在定位准确的前提下,机器读取到的那个区域哪怕有微小的黑点,都不妨碍它被识别为“1”。这意味着即便把一个二维码拉长、压缩、模糊化,都不影响它被识别。
5.设计
二维码的诸多特性为图像本身提供了设计空间。随着二维码在社会上的运用愈发广泛,通过加强二维码作为图像的视觉效果来获得扫描热度的创意逐步被采用。或许,二维码成为视觉艺术被美术馆收藏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