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英文非虚构大赛|施云涵:用普通人故事打开中国的“盒子”

2022-03-18 19: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者按】在Sixth Tone英文非虚构写作大赛征稿期间,第六声将陆续发布对部分大赛评委的访谈,包括他们对大赛主题“世代”以及对非虚构写作的价值的理解。了解更多大赛相关的信息,欢迎访问大赛网站

2017年,当时驻北京的荷兰记者Tabitha Speelman(施云涵)创办了名为“长篇”的邮件通讯。她的目标是将中国蓬勃发展的非虚构写作业介绍给世界各地的读者。她积极从中国的传统媒体和新兴自媒体中选取篇目,进行推荐,希望超越国际媒体里关于中国的“短平快”报道,让关注中国的读者通过具有人文关怀的长篇日常故事得到一种更为沉浸式的体验。

英文世界对“非虚构”的定义相当广泛,而与之不同的是,中国的非虚构则由几十年来的报告文学体裁演变而来。施云涵创办“长篇”时,中国的社交媒体正在对这种传统的写作模式进行复兴和重塑。在微博、微信上,读者们如饥似渴地阅读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充满戏剧性的真实故事。一些主流媒体也开辟了专注于这类内容的新版块。

在后来的五年中,施云涵的邮件通讯跟随着中国非虚构写作的演变。在她看来,这个历程中最有趣的一点是,非虚构写作吸引了许多传统媒体之外的业余写作者,让他们的声音得到了更大的关注。从家政女工到办公室白领,从矿工到退休人员,来自不同背景的中国人渴望分享他们的故事,而非虚构写作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平台。

如今,施云涵正在荷兰莱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与第六声的Zoom线上访谈中,她分享了自己对中国非虚构热潮的观察和思考。她表示,中国声音要成功在国际媒体上引发共鸣,通常并不是通过单纯的新闻,而是通过那些沉浸式叙事,“一方面强调人类共有的情感,一方面又有着相当独特的中国故事”。

访谈内容经编辑摘选后,以英文发表于Sixth Tone。以下为中译。

施云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同一屋檐下的不同年代

第六声:在中国语境中,当你看到“世代”这个主题时,首先会想到什么?

施云涵:我会首先想到中国人以十年为一代人的分类法,还有不同年代的人是如何与宏大的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比如我自己在中国就可以算是一个“80后”。

我也会想到不同年代的人之间的冲突。代际之间的沟通,还有不同年代的人所面临的压力和希望,都是中国社会中的重要主题。其实这是全球共通的,但因为中国社会的变化之快和内部差异之大,这个话题尤其引人注目。

中国的年轻一代确实与他们的长辈还有他们的外国同龄人有着不少有意思的区别。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中国正在世界上变得越发强大、举足轻重,这改变了他们的世界观。但其实,我有时也会惊讶地发现,他们还是和国外的年轻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不久前我在海牙和一些中国学生交流,他们有些是刚从中国来荷兰的,而他们关注的话题——社会工作、新闻媒体、性别与各种身份问题等——也是我在莱顿大学的学生们心心念念的。我很好奇,尽管他们之间存在沟通壁垒和社会差异,为什么还会如此相像?

我自己也感觉和中国的“80后”有一些共同经历。我们都还记得互联网普及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成长过程中也接触过一些相似的(通常是美国主导的)媒体信息。所以和老一辈相比,我感觉我们这代人会更容易和中国的同代人产生共鸣。

第六声:在今年的第六声非虚构写作大赛中,你希望读到什么样的故事?

施云涵:我想读到一些代际之间的故事,特别是关于不同年代的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故事。几世同堂,这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历史。而如今,我的很多“80后”中国朋友也会和他们的父母住好几年,由老一辈帮他们带孩子。我很好奇那是怎样一种经历,也想从双方各自角度了解:这些年轻的父母和年迈的祖父母是如何处理家事的,有没有通过这些对彼此产生一些新的认识。

另外,总体来说,如果能通过大赛读到一些关于老一辈的故事,包括他们亲自讲述的故事,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是一场英文写作大赛。其实用自己的第二、第三外语写作是一种很好的创作练习。额外的写作难度会让你感到沮丧,但同时你也必须更用心思考,你想讲的故事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打开盒子看到多元中国

第六声:有没有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是你不想看到太多的?

施云涵:我不想看到太多那种号称能解释一个世代的“现成品”,比如“‘90后’是什么样的?”“‘95后’是什么样的?”。这种文章通常带有很多刻板印象,说什么“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些年轻人更自私,更不孝顺,花了太多时间上网。”我认为,这种判断不能帮助我们理解人们的内心世界。我更想看看这些群体中的个人故事。

第六声:在关于中国的媒体报道中,你觉得什么样的内容是陈词滥调?

施云涵:任何把中国视为铁板一块的故事都太陈词滥调了,它们把中国视为一个与世界隔绝的国家,或者把中国讲得很特殊,说它不能和其他国家相提并论。这种叙事在国外相当常见,有时也会在中国国内出现。这通常出现在时政报道中,好像要把中国装在一个小盒子里。但中国其实是世界上庞大又复杂的一部分,人们应该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了些什么,包括其内部的差异。

第六声:在你看来,非虚构写作在中国过去几年的兴起,背后是什么原因?

施云涵:就我的观察,这大概发生在2014-2015年,由很多因素汇集而成:有资金入场,人们对影视剧IP改编的兴趣,新闻业从调查报道等其他内容的转向。例如李静睿这样出色的记者从传统媒体转向了虚构创作,而像正午团队则选择了转向非虚构。

同时,读者也很有兴趣读更多有关中国社会日常变迁的故事,这些过去被传统媒体报道得不多。

普通人叙事带来新声

第六声:你的“长篇”邮件通讯让外国读者接触到了中国的非虚构写作。你一开始是如何对这一领域产生兴趣的,又是如何制作这个系列的?

施云涵:首先,我热爱阅读,认为这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所以我在中国也打算这么做。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国际媒体正对中国越发关注,而我认为,如果人们能更多尝试了解中国社会的多元性,更多注意中国的文化和社交媒体,会很有帮助。外国媒体中逐渐出现了中国声音,但那些报道通常很短,更关注“硬新闻”,引用社交媒体也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却喜欢通过非虚构作品,花更多时间沉浸在某个人的叙述之中。这种沉浸式体验一方面强调了人类共有的情感,一方面又有着相当独特的中国故事。既然我自己那么喜欢读这些故事,我想别人可能也会喜欢。

至于制作这个系列的过程,我兴趣比较广泛,总倾向于囤积太多东西。所以我会存下很有阅读品味的朋友们分享的文章,还有我关注的公众号的更新。如果不是由某个专业账号发的,但话题特别有意思,我也会收藏。在广撒网之后,我再一一阅读,选出哪些是确实值得全文阅读的。

第六声:你有没有特别留意到的中国非虚构写作者?

施云涵:我会读著名非虚构作家的作品,比如袁凌、郭玉洁、杜强等等。但我觉得这一波中国非虚构热潮里最酷的一点是,像真实故事计划、中国三明治、网易人间等媒体平台都在编辑、指导普通人写他们自己的故事。在欧洲也有“故事之夜”、故事播客,第一人称叙事在全世界也很流行,但我找不出能和中国这些线上平台相提并论的。我不确定这是为什么,但当我报道这一潮流的时候,很多人会指出,在当前中国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应该记录下来,而且很多人觉得还记录得不够多。我认为这些故事也都值得一读。

采访:薛雍乐 傅蓓梦 谢安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