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其顿”之争:历史上的马其顿人是如何被斯拉夫化的
马其顿共和国,是巴尔干中部一个人口仅有206.9万(2014年),面积2.57万平方千米的小国,其人口64.2%为马其顿斯拉夫人(与保加利亚人关系较近),25.2%为阿尔巴尼亚人。如今再度因更改国名的话题,进入人们的视野。
谁才享有“马其顿”的正统?
对于马其顿人自己到底是什么身份这个问题,我们且看马其顿官方自己是如何回答的。1992年3月15日,马其顿前总统Kiro Gilgorov曾在《多伦多星报》上发文称:“我们的确是马其顿人,但我们是斯拉夫马其顿人,这才是我们。我们跟希腊人亚历山大和他的马其顿没有任何关系。古马其顿人已经不再存在了。他们很久以前就消逝在历史之中了。我们的祖先公元5到6世纪才到这里。”同样,在一次与渥太华公民的会面中,马其顿驻加拿大大使Gyordan Veselinov也说:“我们跟产生腓力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北希腊人没啥关系。我们是斯拉夫人,我们的语言接近保加利亚”,并且,“我们这个国家的人民,在身份认同上有些困惑。”
矛盾的是,马其顿人既然并不认为自己是古马其顿人,为什么还要使用马其顿的国名,甚至曾因在国旗上使用古马其顿标志——维吉纳太阳(Vergina Sun,因发现于北希腊小镇维吉纳而得名,自1980年代以来,在马其顿希腊人中广为流行,成为希腊马其顿地区的官方标志。1993年被希腊议会批准成为官方国家符号)而与希腊产生矛盾呢?这一点恐怕马其顿就难以自圆其说了。1991年,Todor Petrov力主将维吉纳太阳作为新独立的前南马其顿共和国的标志,得到了马其顿人的接受。第二年,马其顿人将这个标志印上了他们的国旗。然而就希腊人而言,这被看作是对腓力二世遗产的继承,是对希腊境内马其顿地区的领土宣称。1995年1月,一位希腊外交部发言人称:“这个符号属于希腊,它被偷窃了。”希腊人的主张得到了众多海外支持,包括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力挺。基辛格说:“我认为希腊有权反对,并且我同意雅典一方。理由是我知道,历史并不是大多数局外人,包括大多数华盛顿的政府和部门的事。希腊方面的力量在于历史,在这一点上我必须说,雅典从未如此接近胜利。”而在BBC“世界今日”节目中,来自马其顿的考古学家Bajana Mojsov说:“维吉纳之星(‘维吉纳太阳’的另一别称)所被附加的符号化的重要地位,在考古学上是完全荒唐的,但在政治上是无法避免的。”他争辩说,“维吉纳之星应用于公元前3世纪的北希腊时,与21世纪的今天相比,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场景。我认为今天这些属于现代政治,我们见证了考古学符号,在与其完全不相关的历史中的应用。”与此同时,剑桥休斯学堂(Hughes Hall)的高级律师(senior assosiate)兼马其顿国名之争的主要分析师(leading analyst)之一的Demetrius Floudas则宣称:“推动马其顿采用维吉纳之星的,是斯科普里(Skopje,马其顿首都)一方满足最高纲领主义者(maximalist,即不愿妥协者)宗旨的一种渴望,用来与他们交易,换取当时机到来之时,他们在谈判桌上的其他让步。”尽管斯科普里官方否认国旗有其他目的,但仍遭到希腊强烈抵制,致使该国旗在联合国、奥运会、及马其顿驻美澳使馆等场合被禁止使用。1995年,该争端在美国前国务卿Cyrus Vance的斡旋下,以两国在联合国达成妥协,马其顿将该标志从国旗上抹去而告终。
国旗的争端只是马其顿和希腊诸多矛盾中的一个方面,斯科普里“亚历山大大帝”机场的争端,也搅得马其顿和希腊不得安宁。在马其顿前总统Nicola Gruevski在位时期,认定亚历山大大帝为马其顿民族英雄,并用其名字重新命名了机场和高速公路——既然曾宣称自己并非亚历山大及希腊后裔,为何又将首都机场命名为亚历山大大帝呢?这可就有点口是心非了。2006年10月,在希腊威胁切断与马其顿的邻国关系后,马其顿方面同意不再使用该名。然而马其顿外长Antonio Milososki仍指出,这位历史上的军事统帅属于全世界,不是某一国的财产。并称,马其顿此举并非为垄断该名,希腊不应将此视为挑衅。但雅典方面的回应,则将使用“亚历山大大帝”这一名称,视为一种通过使用“从过去伪造的论据”来强化其合法性的企图,希腊外长Dora Bakoyannis称:“斯科普里所展示的态度,并不与其源于承担欧盟责任的睦邻义务相一致,无助于它的欧洲-大西洋(加入欧盟及北约)野心。”毕竟,作为欧盟及北约成员国,在马其顿入欧及加入北约问题上,希腊享有一票否决权,因而在各种争端中,马其顿都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
如今,为了“争取在最短时间加入北约和欧盟”,马其顿终于要在最后的国名问题上也放弃自己的骄傲。马其顿外长Nicola Demetrov日前与北约高级官员在布鲁塞尔会面时表示,为消解希腊在马其顿加入北约上的反对意见,马其顿终于决定更换国名,新国名将接受全民公投。事实上,在马其顿独立之初,其采用“马其顿共和国”之名即遭到希腊强烈反对,最终1993年加入联合国之时,只能使用“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之名。但马其顿一直不顾希腊反对,对内对外坚持使用其宪法国名“马其顿共和国”。近年,马其顿由于政局不稳、社会动荡,多次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及针对警察局的严重暴恐袭击,再加上它至今仍是欧洲最贫困国家之一,其加入欧盟北约之心可谓迫切。此外,今年2月,美国共和党众议员Dana Rohrabacher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建立马其顿国的努力已经失败,由保加利亚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把马其顿一分为二的所有条件已经产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马其顿外交部随即要求美国国务院澄清其言论,而保加利亚总理Boyko Borisov也于本月20号表示,保加利亚反对分裂马其顿。内忧外患之下,马其顿已经不得不在国名问题上选择妥协了。
马其顿人是如何斯拉夫化的?
虽然在与希腊争夺马其顿“正统”的过程中如此弱势,但今天的马其顿人到底是不是历史上风光一时的马其顿人呢?如果是,他们又是如何斯拉夫化的呢?要回答马其顿人是如何斯拉夫化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回顾巴尔干斯拉夫人的历史,尤其是他们如何进入巴尔干,并将这一地区斯拉夫化的过程。
关于公元5世纪以前斯拉夫人的历史,人们几乎一无所知,仅仅能够通过考古学和语言学研究进行推测。至于对斯拉夫人进入巴尔干的最早记载,被认为出自普罗柯比(Procopius of Caesarea,500-554AD)的《战史(De Bellis)》。在《战史》中,普罗柯比提到了一个蛮族部落——Sclaveni,而约达尼斯(Jordanes)及拜占庭皇帝莫里斯(Maurice),则称他们为Sclavi。这一部落,连同另一个被年表学家们称为Antes的部落,被认为是拜占庭人对于与自己接壤的斯拉夫部落的两个大致的划分。这个Antes部落出现得更早,第一次出现在拜占庭历史上的时间是公元518年。随后在公元533到545年之间,他们入侵了色雷斯主教区,不久之后,拜占庭与他们签订了合约,交纳了大量贡金,并将多瑙河以北一座名为Turris的要塞交给他们。此后他们连年入寇拜占庭边境,直到7世纪被阿瓦尔人(Avars)灭亡。此外关于斯拉夫人进入巴尔干更为详细的记载,则见于公元6世纪,以弗所的约翰所著的《教士史(Ecclesiastic History)》。他写道:
“同样是那一年,即吾王查士丁(Justin II)死后的第三年(公元581年),也因为一群应受诅咒的、叫做斯拉夫人(Slavonians)的蛮族,席卷了整个希腊、以及塞萨洛尼基(Thessaloniki)人的土地、和整个色雷斯而闻名。他们占领城市,夺走一座座要塞,毁灭、焚烧,奴役百姓,让自己成为整片土地的主人,将主力定居下来,就好像住在自己家一样毫无畏惧。到现在已经过去四年了,并且,仍然是由于吾王(莫里斯)投身于与波斯人的战争,并且把所有力量投入到东方,那些蛮族就轻易地住在那些土地上,并定居下来,并将他们自己的势力拓展到上帝所应允他们的那般遥远和广大,并伴随着掠夺、焚烧和奴役。而且对于他们掠夺的这么一个范围来说,他们甚至翻过城池的外墙,赶走吾王所有的马群——有的马群甚至数以千计,和其他他们能抢走的一切。甚至到如今,第895年(公元584年),他们仍然在那里扎营定居,并平安地住在罗马领土内,既不担心也不害怕,并且继续领导着占领、杀戮和焚烧……”
另外,据公元6世纪史家米南德(Menander)记载,有10万斯拉夫人涌入了色雷斯和伊里库姆(Illyricum)。事实上,斯拉夫人进入巴尔干这一过程,伴随着阿瓦尔人——一支突厥系游牧民的西来。阿瓦尔人定居在喀尔巴阡盆地,斯拉夫人或被其驱赶,或受其奴役,越过多瑙河,趁拜占庭忙于与萨珊波斯的战争之机,进入了空虚的巴尔干。由此,公元581-584年,被学者们认为是斯拉夫人大举定居巴尔干的开始。但是,由于考古学遗迹的缺乏,斯拉夫人进入巴尔干的历史,特别是8世纪以前的历史依然极度匮乏,这也是历史学家们热议的一个话题。
公元650年的巴尔干那么,在斯拉夫人到来之前的巴尔干居民们去了哪里呢?事实上,在斯拉夫人到来之前,巴尔干曾受到希腊和拉丁文化的双重影响,1911年,捷克历史学家Konstantin Jirechek在《斯拉夫人史》中,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条希腊和拉丁文化的分界线(Jirechek Line)。线以北是拉丁文化区,包括伊里利亚人(Illyrians,分布于前南斯拉夫一带)、色雷斯人(Thracians,分布于现代马其顿东部及保加利亚)、达契亚人(Dacians,分布于今罗马尼亚一带),线以南是希腊文化区。伴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这一地区的人口也开始锐减,而斯拉夫文化则成功地同化了该地原有的文化。据莫里斯的《战略学》记载,对斯拉夫人来说,接纳新被征服者进入他们的等级体系可谓轻车熟路。关于这种同化,最强有力的证据是考古学发现的,位于多瑙河及达契亚地区的Ipoteshti-Chandeshti文化。该文化遗址区内的村庄,公元6世纪前代表着早期斯拉夫Pen’kovka文化的延续,但也混合了达契亚-凯尔特、达契亚-罗马和拜占庭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在斯拉夫语种也出现了希腊和拉丁借词。例如斯拉夫语中“希腊人”一词为“Grci”,是来源于拉丁语Graecus,而希腊人事实上以Hellenes自称。而巴尔干原来讲拉丁语的遗民,也吸收了许多斯拉夫词汇,特别是在农业术语上。而在斯拉夫人到来后,原有的伊里利亚语和色雷斯语是否还继续存在,依然存在争议。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伊里利亚人和色雷斯人,是在这一时期从史料中消失的。自此,随着大批斯拉夫人的涌入,这一地区开始了斯拉夫化。唯一的例外是希腊,在这一地区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居住在希腊的斯拉夫人反倒逐渐被希腊化。在公元9世纪,伴随着军区制在希腊地区的建立和对斯拉夫人的战争,以及拜占庭海外领土——西西里、南意大利和小亚细亚的逐渐丧失,更多希腊人返回了希腊,并主导了教堂和行政。仅有少数斯拉夫部落,例如Melingoi和Ezeritai,在希腊山区继续存在。但这种希腊化在保加利亚等地区并未成功,尽管1018-1186年,拜占庭曾建立过对保加利亚的统治。
Jireček Line
然而,在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相继建立帝国的同时,马其顿地区的斯拉夫人从未组建他们自己的帝国,它们只是在希腊(拜占庭)、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甚至诺曼人的控制下不断转变。拜占庭人不能完全希腊化马其顿,因为他们的北进被保加利亚帝国、和后来的塞尔维亚王国打断。但拜占庭文化依然顽强地向北传播,依然影响到了今天的保加利亚、马其顿、塞尔维亚,使它们成了今天东正教世界的一部分。
近代巴尔干的民族分布(1861年)
总之,文化的同化在历史上从不鲜见,例如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罗人”,他们原使用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语言,如今却被维吾尔族同化,使用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语言。马其顿的情况即与此类似。对于一个大国或一个大民族来说,即使自己某一分支被外族同化,改变了宗教乃至语言,也应有足够的魄力接纳它们为自己的同胞。而希腊人在这一问题上,显然没有这种魄力。哪怕它面对的,是一个仅有区区200万人口的小邦。
参考文献:
1. John of Ephesus, Ecclesiastical History, VI. 25
2.Danforth, L. M. The Macedonian Conflict: Ethnic Nationalism in a Transnational World, p. 166
3."Henry Kissinger: An Analysis of the Global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Nikolaos Martis: MACEDONIA, 1995, Accessed 12 May 2007
4."When archaeology gets bent". BBC World Service. BBC News. 2004. Retrieved 2006-10-12.
5.Floudas, Demetrius Andreas; ""A Name for a Conflict or a Conflict for a Name? An Analysis of Greece's Dispute with FYROM",". 24 (1996)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ociology, 285. 1996. Retrieved 2007-01-24.
6."Interim Accord (with related letters and translations of the Interim Accord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Contracting Parties)" (PDF). UN Treaty Serie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891 (I–32193): Article 7.2 and Related Letters pp.15–18. 13 September 1995.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25 March 2009. Retrieved 20 March 2011.
7."Skopje's airport to be named "Alexander the Great"". Kathimerini. 2006-12-29. Retrieved 2006-12-26.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