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傅浩|金箍棒是个啥玩意儿?(外一则)
金箍棒是个啥玩意儿?
自明末起,《西游记》就被解读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证道之书,虽然诸家解说各有偏向,但都不否认其中暗藏有三教修炼的原理和方法。借用西方文学理论术语,这部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小说应该归为“讽寓”(allegory)一类。讽寓的特点是对应。霍尔曼(C. Hugh Holman)《文学手册》对讽寓的定义为:“一种扩展了的暗喻,其中一段叙述(散文或韵文)中的器物、人物和行动等同于叙述本身之外的意义。这样,它以一事物的伪装形式表现另一事物——寓抽象意义于具体形象之中。人物通常是抽象品性的人格化,行动和场景则代表这些抽象品性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讽寓作品至少有两层,一是表面文章,二是背后寓意。是故,偏于佛者说悟空、八戒、沙僧代表嗔、贪、痴;偏于道者说他们代表金水、木火、真土,等等,众说纷纭。至于其他人物和器物,自然也有相应的来历。在此,笔者只试着考一考金箍棒的来头。
《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写道:猴王孙悟空找东海龙王敖广讨要兵器,最后得到一件“宝贝”,“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据龙王介绍:“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深浅的一个定子”,是“一块天河定底的神珍铁 ”。
《西游记》插图
据道(仙)家内丹术说法,人体为一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相对应。头顶当为山巅,会阴又名海底。传世的《无极内经图》所绘会阴处即一片波澜。传说与道家功夫不无关系的杨氏太极拳有“海底针”一势,其用法即撩击人会阴要害处。太极拳着势名称本口口相传,不立文字,后经文人润色,才逐渐固定下来。但过去习武之人多无文化,一般浅学文人则不谙武术,加之方言音变,所以讹传不少。如“懒扎衣”或作“揽雀尾”(盖“懒扎衣”或作“懒结衣”,后讹为“揽切尾〔音yǐ〕”而“揽雀尾”);“更鸡独立”或作“金鸡独立”;“白鹅晾翅”或作“白鹤亮翅”;“六封四闭”或作“如封似闭”;“单鞭”或作“丹变”;“抱头推山”或作“豹虎归山”;“倒撵猴”或作“倒卷肱”等。至于“海底针”,则另有名为“海底珍珠”者,以“珍珠”暗喻睾丸,用法为抓拿或撩打。还有望文生义,解释前者用法为探指如针,刺击对手小腹者。窃以为皆非是。正确的名称应该是“海底珍”,即典出《西游》(《西游记》最晚成书于晚明,杨氏太极拳则创立于晚清,而早于和同时于杨氏太极拳的陈氏太极拳和武氏太极拳中均无此着势名称)。此“珍”非珍珠之谓,而是“神珍”之“珍”,也就是“神奇的珍宝”的意思。这宝贝不是别的,就是所谓如意金箍棒;不过此处不是作为出击的兵器,而是被击的对象。当然,金箍棒只是讽寓作品中的一个形象,其真实所指,或曰原型是什么,至此,笔者不点破,读者也已该了然吧。
杨氏太极拳之“海底针”
杨汝泉编《滑稽诗文集》中录有杜伯壎《无题赋》,特为那话儿写照曰:
有物焉:能伸能屈,能柔能刚。体规动静,度有短长。化育赞夫天地,功用协乎阴阳。其出处也无时,其进退也无方。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若教兴尔闻风,纵懦亦立;倘使赫然震怒,虽弱必强。诸葛出征,妙策决七擒七纵;孔门施教,心传破一翕一张。……当其临阵也:昂然而前,奋然就列;长戈独持,短兵相接;怒马奔腾,洪流哽咽;气薄风云,光昏日月。转战方酣,冲突益烈。学温公之白行,斯诚事不可言;效武穆之论兵,毕竟妙尤难说。败归白帝,人主曾折甲兵;痛饮黄龙,将军欲捣巢穴。须眉队以是称雄,娘子军于焉大悦。
此物品性不就是金箍棒的德性吗?至如陈士斌《西游真铨》、刘一明《西游原旨》等认定这玩意儿是什么“历圣相传,执中之要旨”,“精一执中,一神两化”云云,岂不好似把笑话当正经听一样好笑吗。实际上,《西游记》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富有幽默元素的古典小说之一。
或问:为什么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都怕金箍棒?答曰:金箍棒本来就是降妖除魔的利器嘛。佛家认为,所谓妖魔,都是人心中种种欲念幻化而成,所以金箍棒一出,便立断烦恼,制伏欲魔。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差不多同时期欧洲的文艺复兴文学,那里的小说也同样富有人文精神和“狂欢”性质。
例如,法国拉伯雷的《巨人传》就描写有巨人那话儿硕大无朋,甚至可以缠在腰间,也可以当兵器使,撒泡尿就能把上百敌人全淹死。《西游记》中魔怪大多有藏身洞府,金箍棒往往打破山门,剿灭妖孽。意大利卜伽丘的《十日谈》中则有天主教修士称自己那话儿是“魔鬼”,骗女孩说需要将它打入她的“地狱”中去的情节。大概是因为当时世界上唯有中国和欧洲部分地区最为先进,都有了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人的个性和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于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大爆发之故。似乎并非如鲁迅所说,唯有“中国人的想象力唯在这一层容易发生飞跃”。所不同的是,欧洲人只看到世俗的享乐主义或人本主义这一层,中国人则有更深刻的哲学思考,即世俗欲望的满足只是暂时的,究竟的解脱之道还在于否定或战胜欲望。这也就是佛家双修法门的“加法”原理,即通过使人厌足而心生厌倦,从而弃恶向善,终至真正解脱。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的《滑轮》一诗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贪、嗔、痴是人性的本来部分,无法消除,也不宜压抑,最好的办法是转化,即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转化成对真理智慧的追求,贪欲即变为精进心,嗔恨变为降魔心等。弗洛伊德的“力必多”转化为创造力之说可谓与此不谋而合。
道德难讲
道德难讲,难于游说。韩非子曾著《说难》篇,极言游说之难。窃以为,游说之难尚可说,讲道德之难说不得也。讲道德须有大勇,须时刻准备接受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式的挑战。基督教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三至十一节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摩西在法律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着告他的把柄。耶稣却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还是不住的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的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耶稣就直起腰来,对她说:“妇人,那些人在那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么?”她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耶稣没有正面回答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质问,而是避实击虚,以提出新的命题来反诘的方式抵消了问难。这在逻辑学上叫“相杀法”,是一种逻辑谬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它却是有效的。
中国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类似地,西方人也说:“犯错是人的天性”(Errare humanum est)。在上面的故事中,耶稣还耍了个花样,没有说自己有没有罪。但从逻辑上来推定,作为人的耶稣似乎也不能无罪。当然,作为神圣,则是另一回事了。犹太人聪明(耶稣就是犹太人),把一切权威归诸上帝,说是上帝替人类制订了十诫等律法,从而在进行道德审判时,避免被人倒打一耙的危险。
道德在于自律,自律在于自觉,自觉在于自省,自省在于诚实不自欺。善于自省的人自然会严于律己,宽于责人。仅仅为了避免受人责难而律己,则近于伪。然而,是否就应该“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了呢?如果都能像杨朱那样,人人做到独善其身,也不失为一种理想世界。但人是社会动物,不可能孤立生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直道而行,对己对人都要诚实,既严于律己,也不惮于责人;而受到指责者,也应勇于认错,而不是反唇相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