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孔乙己:“懒”让他的人生潦倒、理想破灭
原创 樵髯 民国女子
我没见过比孔乙己更“懒”的文学形象。鲁迅先生在小说中这样描绘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没有洗”。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长衫穿在身上,不觉得很没面子吗?
当然不。因为这件长衫再脏、再破,带给孔乙己的仍然是身份上的优越感。它是写给鲁镇上那些短衣帮的一封证明信:我孔乙己是读书人,看清了,我孔乙己可是一个如假包换的读书人啊!
其实,脱下来洗一洗,补一补,并不影响他读书人的身份。如果有一天,他清爽地站在咸亨酒店柜台边,短衣帮是不是会和他换一种交流的方式,生出一种不能轻易得罪这个人的敬畏感?
他没有。孔乙己在读书人身份这件事上高度紧张,时刻严阵以待,长衫就是他用来防御的壕沟。有了这道壕沟,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就不算潦倒,梦想依然还在,敌人就很难真正把他击垮。
孔乙己没名字。鲁迅先生说:“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有意虚化了他的背景。这个世界,就是有这样一类小人物,你不知道他的来龙去脉,犹如黄昏时候路边枝丫上的黑色叶子,无声无息地生长、凋零,只有偶尔被观察世界的作家或其他艺术家注意到,他们人生的脉络才会被世人瞩目。
孔乙己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名字,是否暗示着,他和安徒生的丑小鸭的命运正好相反,他是一枚白天鹅堆里的鸭子蛋——并未出生在读书人阶层,却做着要成为读书人的白日梦?
如果全推给命运,好像也不对。历史上,范仲淹、欧阳修,都是穷孩子出身,都能成一番事业,除天资聪颖外,靠的无非是一个“勤”字。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家里穷,无法达成愿望,就去人家借书抄书;长大后,为突破学问上的瓶颈,又常常跑很远的路去请教乡里的先达。冬天砚台结冰了,手指弯不下,坚持学习;路上雪很厚,脚冻得麻木了,还是坚持学习;老师很严,有时生气,就静静等待老师恢复愉快情绪。关汉卿的自我譬喻也可以用到勤奋刻苦的宋濂身上:“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当然,宋濂也抱怨吃不到鲜美食物,也觉得衣服不够鲜亮,然而,他咬牙坚持,并乐在其中,化无为有,化少为多,脚踏实地,搭建起向上的梯子。这或许才是触摸梦想的正确打开方式。
不客气地说,孔乙己的读书形式大于内容。他想的是,你看,我在读书,我在发光,我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然而一年又一年过去,他始终站在起点上,繁花似锦的尽头怎么也抵达不了。人们越来越没耐心等待他的发达,他由学习八股积累起来的那份优越感也被岁月越削越薄。
鲁镇上也并不全是围观着看他热闹的人,也有人请他抄文书,然后,给他一碗饭吃。如果他肯好好干,还可以维持读书人身份的。然而,他不仅不好好抄书,甚至还把笔墨纸砚都弄没了。
——被孔乙己拿去换酒喝了。喝点酒不是坏事。短衣帮们做完工,傍午傍晚的时候喝点酒,这是给自己的一天劳作的奖赏。舍伍德·安德森在他的小说《鸡蛋》里写到,“一到周六,那家酒吧总是挤满了农场工人”;《圆桌派》主持人窦文涛回忆:一个载过他的出租车司机,不管多晚,午夜一点两点,回到家,都要喝点啤酒吃点花生米解解劳乏,才收拾收拾去休息。
喝点酒没问题,不要砸了饭碗去喝,不要偷窃着去喝。他太惯着自己了,或者说他太喜欢“快速投资”自己了,他舍不得花一点点时间在洗补衣服上、抄文书上。路越走越窄,终于活成了周围人的笑话。当别人取笑他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时候,他用迂腐的“之乎者也”武装起自己,但他灰白了的脸色明明告诉对方,他是痛的。然而痛,也不能刺激他振作起来。
或许,我们每个人内心或多或少都有孔乙己这种“懒”的成分在。我知道某个关乎我人生的东西很重要,但,在漫长如黑暗隧道里独自走着,是需要耐力的。拿历史上有且只有一个的宋濂来比孔乙己不够公平。孔乙己代表着普通人。它意味着着一种软弱、一份投降、一点苟且。
这“懒”来自灵魂深处,总爱闪烁着诱惑的大眼睛质问你:眼前都过不好,谁知以后会怎样?就休息一下下,就放任一下下。然后忽然就溃不成军,陷入沼泽,走到了不能自拔的那一步。
再来看看胡适吧!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学问集大成者,可是,他在日记中如此记载:7月13日打牌、7月14日打牌、7月5日打牌、7月16日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如此堕落!先前制定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然而第二天还是同样的记录:7月17日打牌,7月18日打牌。即使奋进如胡适,也会有自我放纵时刻。然而胡适之所以是胡适,是因为,他虽然偶尔被娱乐带偏,但不会被这种东西劫持,他的自制力让他有力量走出沼泽回归大道。
同样自制力极强的鲁迅,对自己塑造的孔乙己这个文学形象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情他,但又很愤怒他的不争气。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应该勇于撕下孔乙己牌的长衫,能抵达梦想尽头最好,不能抵达也不要紧,转个弯,做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自尊地活着,就够了。
作者:樵髯,喜欢红楼及一切有趣文字。
原标题:《孔乙己:“懒”让他的人生潦倒、理想破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