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媒评失聪女生获最长掌声:如何看待残疾人映照社会平等理念
又到毕业季。近日,华东理工大学一位学生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不但赢得了现场最长久的掌声,更在网络上打动了无数人。读书、升学、毕业、深造……这位名叫高羽烨的23岁女生,成长经历听起来和很多孩子并无二致,为什么能让这么多人感奋深思?故事的特殊之处在于,她是一位聋人。
残疾人,是现实生活中既熟悉又陌生的群体。说熟悉,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涉及家庭人口近3亿,他们的身影并不鲜见;说陌生,残疾人似乎和大众的日常生活总隔着些距离。有的人对残疾人依然不乏标签化的认识,有意无意间,总会流露出“你们不一样”的感受。
诚然,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难免显得“特殊”。他们的世界或无声、或黑暗、或倾斜,总有这样那样健全人难以体会的困难。但残疾人的精神世界并不因此而自然残缺,将“人”字支撑起来的是精神。高羽烨所讲述的,就是一个怀抱不屈意志和坚韧品格的聋人女孩,如何与命运对话、如何创造属于自己价值的故事。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生活中,如何看待残疾人,并非一种单向认识。这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着社会文明的光谱,也映照着全体社会成员的互助精神、人文意识和平等理念。
实际上,高羽烨的故事在残疾人群体中绝非个例。“千手观音”的表演惊艳世界,震撼人心。残奥会上,那些运动员的表现更让人惊叹:残缺的身体可以迸发出如此澎湃的力量。这些故事唤醒了生命的潜能,刷新着人们对残疾人群体的认知,更成为社会大家庭所有成员共有的精神财富,推动“参与、平等、共享”成为文明进步的重要坐标。
高羽烨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她挑战命运的勇气,也为人们带来更多思考和启示。她在成长道路上,感受过如何“找到自己”的迷茫,经历了从自卑到自信的蜕变。求学路上被拒绝的经历,让她发现“我是不一样的”。她也曾后悔这样的举动——爸爸妈妈来学校看望,她提醒“不要在学校里打手语”。如今她可以坦然说出这些,正是活出自我、拥有阳光心态后的自然流露。而她之所以能触动社会大众,不仅在于其勇敢把握自我成长的轨迹,还让人们有这样的感悟——“命运共同体”意味着残疾人需要帮助,也意味着他们同样可以创造多彩价值,能够回馈给这个社会满满的正能量。
不抛弃,不放弃,不但是残疾人生命意识的底色,更应凝聚为全社会对待残疾人的共识。教育、艺术、体育……都是帮助残疾人群体融入社会大家庭的重要途径。去年里约残奥会上,“篮球女孩”钱红艳回到人们的视线中。十几年前,因为高位截肢,爷爷将她“放在”半个篮球里走出家门的报道令人心酸;残奥会上,她在泳池中的感受“就像一条鱼一样自由”。体育对她最大的改变,在于打开封闭的心门,告诉自己:“我也能行。”而这样的鼓舞,感动的又何止残疾人群体。
如今,从地铁里的轮椅通道到电梯上的盲人按钮,无障碍公共设施正成为城市建设的标配。这样的标配,也不应只体现在硬件的提升上,更应当在每个人的心头激起共振。以心灵的平视塑造文明标尺,为残疾人创造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全社会就将收获什么样的精神馈赠。推己及人,所有的改变,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正如高羽烨一字一句吐露的心声:“希望大家把我当作普通人,是和大家一样,要努力工作和生活的人。同样的,我也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
(原题为《“最长掌声”为什么而响起》)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