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整治“衡中模式”背后:艰难的依法治教
教育行政部门近日下发了对河北衡水市公立高中衡水中学及其子校衡水第一中学违规办学的整改令。有意思的是,衡水第一中学的另一办学主体6月16日在其官网发表了一则“衡水第一中学董事会声明”,其中指出,学校公章“早前被河北衡水中学张文茂校长强行取走”。此外,2014年9月19日后,董事会未授权个人和团体合作成立分校,衡水第一中学财务账户和投资方也未收到任何一家学校的赞助金和加盟费。
这被舆论解读为衡水中学与其合作伙伴内部的“夺权战”。从目前的情形看,教育行政部门对衡水中学、衡水第一中学违规招生、办学的整改,把这两校的内部矛盾公开化了。这也说明,所有违规招生、办学的超级中学,表面上十分风光,但由于产权不明晰,办学不规范,利益分配不均,一直暗藏危机。整治违规招生、办学的超级中学,不仅是重建地方教育生态的需要,也是维护学校师生权利的必然选择。
我国各地近年来出现不少超级中学。超级中学被当地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但观察超级中学的“成长轨迹”,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中学大多是在地方政府默许纵容之下违法招生、办学的“怪胎”。超级中学的成长过程,折射出我国推进依法治教的艰难。
超级中学的最初阶段,是地方名校各显神通创收、扩大规模、抢生源。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起,我国教育界盛行产业化思维,那时,公办高中举办一所公办民助或者民办公助的民办学校的做法流行开来。这其实就是“校中校”,有一段时间,这还被作为体制创新:按民办收费,利用公办资源办学创收,收来的费用可以解决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提高了教师待遇,还扩大了学校的招生规模。
衡水中学就是靠早期举办公办民助的学校走上超级中学之路的。早在1999年,衡水市就依托衡水中学,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了一所公办民助的高级中学——衡水市滏阳中学,利用这所学校全省跨地区招生。据该校网站介绍,学校所有教学资源(教学计划、教学资料、活动安排、作息时间等)均与衡水中学共享;学校管理模式、管理制度、教师考核评估、任务指标分配、学生期考排队均与衡水中学同时进行。
但这种办模式很快遭遇质疑,认为这制造不公,涉嫌国有资源流失,也不利于真正的民办学校健康发展。随后,2004年4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该条例第六条规定,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不得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不得影响公办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并应当经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批准。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应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与公办学校相分离的校园和基本教育教学设施,实行独立的财务会计制度,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业证书。此即“五独立”。
依据该条例,我国各地的名校办民校的问题,本应该就此得到治理。但是,地方教育部门在推进“校中校”转制改革(要么回归公办,要么转为全民办)时搞选择性执法,给了部分名校办民校的违规特权。这成为超级中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少数超级中学通过举办民办学校,以民办学校名义招生,被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默许纵容。由于拥有其他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所不拥有的优势,超级中学在这一阶段快速壮大,而国家和各地政府规范高中办学的政策被架空。比如,2008年,教育部禁止公办高中招复读生,有的公办高中就举办民办学校招复读生,安徽六安市的毛坦厂中学就属于此类,其民办复读中心每年招生规模达到上万人。这是明显的违规办学,可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却长期视而不见。
从规范办学、促进教育公平、治理教育腐败出发,我国加强了高中办学的规范治理,包括明确公办学校的招生规模和招生区域,取消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取消高中借读费。但就在强调规范的同时,超级中学发展却进入了变态发展的第三阶段: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追求高考升学政绩,尤其是“北清数”(考进北大清华的人数),并希望以超级中学建设带动地方教育产业发展,与资本(主要是房地产商)一拍即合,助推超级中学进入疯狂发展模式。
地方政府部门的理由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学生接受更好的高中教育。其具体特点是,由房地产商和公办名校一起举办一所大规模民办学校,政府部门给民办学校超大规模招生计划,全省范围招生,用大规模招生、高收费来支撑学校各地抢生源(包括开出很高奖学金价码挖高分学生),招来的学生由公办学校一并管理、教学。之前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民办学校的相关法规,在这一阶段被抛弃。超级中学利用资本与政策的双重优势在本省范围内攻城略地,聚全省最优质生源为一校,制造“升学神话”。
对这一明显违法的办学模式,地方政府一直进行“正面宣传”,其结果是,这种变态模式反而在权力和资本的运作下,在全国各地迅速蔓延。
衡水中学近年来的升学神话,就是通过这一模式获得的。2013年,衡水中学与河北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投资数亿元建起衡水第一中学。2014年8月,衡水第一中学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公办的衡水中学每年的招生规模为1100名,而衡水第一中学的招生规模达到每年3200人(还不包括复读生)。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中办学规模最大不超过3000学生,河北省对本省的高中办学规模有所放宽,但最大规模也不得超过6000学生。衡水第一中学一校的规模,已远超6000学生这一限制。而据报道,衡水市政府之所以大力支持衡水第一中学,还有一个考虑是,借此发展衡水第一中学所在的衡水滨湖新区。
过去多年来,舆论讨论“衡中模式”,都围绕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打“口水仗”,这完全没有抓住实质。衡中模式的实质是违规招生、违规办学。这样的办学模式,毫无疑问是不可持续的。教育部要求河北省教育厅专项检查衡水中学、衡水第一中学的违规招生和办学,显然是已经意识到,这一办学模式如果再蔓延对基础教育生态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
但对目前的整改,舆论意见并不一:有人担心衡水中学失去了衡水第一中学这一全省招生的平台,会不会办学成绩不如以往;还有人担心衡水第一中学离开了衡水中学的资源支持,还能不能在全省招到最优秀的生源;更有人担心衡水中学及其子校会不会走上衰败之路。
这些担心都没有必要。违规招生、办学所制造的升学神话,早就应该破除。依法治教是办好我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依法整改对衡水中学和衡水第一中学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两校依法完成整改,公办的衡水中学将摆脱通过违规办学获得办学政绩的舆论质疑,专注办学,如果在规定区域内规范招生,其照样有突出的办学成绩,学校同样会得到社会认可。而民办的衡水第一中学按《民办教育促进法》建立健全董事会或理事会治理结构,有助于学校规范办学,摆脱利益纠缠。
而目前这种公办民办不分的模式可以获得一时利益,但绝非长久之计。民办衡水第一中学在独立之后,按照有关法规将拥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可以在全省招生,但必须遵守相关招生规定,不得违规提前招生,不得采取违规手段抢生源。对民办学校来说,全面消除那些“假民办”,是对所有“真民办”的保护,这也才会营造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民办教育的办学环境。
对这次整改,河北省教育部门、衡水市政府、衡水中学与衡水第一中学,都应该有长远眼光,不能搞“假整改”,把以前公开的“公办民办不分”违规办学,转移到地下。社会舆论也需要理性看待这次整改,整改会让衡水中学、衡水第一中学不再有以前那么庞大的办学规模,也不再有“无所不能”的特权和风光,也可能不会再占据北大清华在河北录取的大部分名额。但这不能说是学校的衰败,而是办学回归正常,是当地的教育生态得以恢复、重建。
不是一所超级中学“独大”,而是所有县中都办出优质水平,这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未来。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严格依法治教,做好这次对衡水中学、衡水第一中学的整改,而且应该举一反三,检查所有类似办学模式并加以整改。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