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张杨新片《冈仁波齐》上映:远离商业,生活在别处

澎湃新闻记者 陈晨
2017-06-20 16:59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朴树为电影《冈仁波齐》献唱的主题曲《No Fear In My Heart》MV。(03:42)
这些年见到导演张杨,他都是一副藏族汉子的打扮。这个打扮一开始是因为拍摄一部关于朝圣的电影《冈仁波齐》。

电影的拍摄环境艰苦,拍完之后发现头发长了,回复到张杨年轻时候的模样,而在藏区拍电影的经历也让他找回了对电影的初心。于是他保留了这样的造型,也继续远离华语电影市场的喧嚣。

朝圣的故事在张杨的脑袋中生长了十几年,一直到2014年他才找到投资来完成这样一部电影。那一年他要进藏拍摄两部片子,一部是有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打底的故事片《皮绳上的魂》,另一部是“真实电影”《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于6月20日上映,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张杨也来到上海,与电影首映同天开幕的,还有一场艺术展。展览记录了《冈仁波齐》一路朝圣的点滴幕后故事。

导演张杨(左三)、为电影唱主题曲的朴树(右二)与到场嘉宾合影。

电影讲述了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四个家庭、十一个藏人从家出发,磕头2500公里去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

张杨一直有西藏情结。早年拍《洗澡》,摇着转经筒的藏族老人,带着孙女在圣湖边完成了洗澡的最后愿望。《昨天》中也设计了一条朝圣的副线。不过后来没拍,因为张杨当时没想好怎么拍,也不想“弄一个生硬的融合”。

这一次,他终于准备好了。

《冈仁波齐》的拍摄方法在华语电影中很少见,用一年的时间,跟着一组真实朝圣的队伍拍摄。用一种苦行僧的方式,跟他们朝夕相处,同吃同住。也不事先规定剧情,就从他们本身的生活里挖掘故事和人物。

虽然这个电影没有剧本,但大概的故事走向和人物设定张杨已经想了很久:要有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可能会死在路上;要有个孕妇,她的小孩会在路上出生;还要有个屠夫,因为杀生过多想通过朝圣赎罪;要有个七八岁的孩子和他的父母;要有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可能是个小流氓或者青春期敏感害羞的男孩;还要有一个50来岁,成熟稳健的队伍掌舵者。

结果缘分真的让张杨在藏区找到一个村里,里面有符合设定的大多数人。经过多次游说,村里的老老少少们真的跟剧组踏上了朝圣之路。

《冈仁波齐》剧照

【对话】

电影着眼于艺术的真实

澎湃新闻:《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是这两年陆续和观众见面的作品,都是藏族题材,在创作上有什么关联?

张杨:《皮绳上的魂》是一百多人的剧组,有完整的剧本,需要集中拍摄,是严格按照电影的程式来的。《冈仁波齐》只有三十来号人的小剧组,是一边拍一边体验生活的过程,这个过程又为《皮绳上的魂》的拍摄做了基础的铺垫工作。

一开始就是两个一起决定要拍。“皮绳”是2007年就做好剧本,想拍没条件。《冈仁波齐》是十几年前就想做的东西,2014年赶上好时机,跟投资人商量,用一年时间把两个电影计划都完成。

《冈仁波齐》是没有剧本的概念。有意思的想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怎么拍,拍出个什么东西他们并没有把握,全凭对导演的信任。

澎湃新闻:真实电影在电影史上曾经是一种浪潮,但现在这个时代做的人不多了,你的电影里怎样实践这种理论?

张杨:朝圣的思路在我脑海里一早就有,听了很多朝圣的故事,人物的设定,队伍里有哪些人,脑子里有设想。但最终的落实要靠缘分,因为不是一个老人,一个小孩,一个屠夫,从四面八方找到一起,培训他们怎么演这样的方式。我们是在一个村里找到这么一群人,让他们演他们自己,我们去找他们生活的依据,他们的故事都来自于他们的经历。朝圣本身也是他们要做的事。

真实和虚构的关系,很多路上的情境不是事先设定好的,是一些已经发生的或者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们让它去重演。这个确实跟纪录片也不太一样。纪录片是随时拍,我们这个是不断重演,但这些演的内容是基于生活。

当然老人的去世是编纂出来的,但这又恰恰是朝圣路上最常态的东西,就是有人在路上出生,有人在路上死去。但是要说服老人同意你才能去拍到这个部分。

张杨和朴树出席《冈仁波齐》见面会。朴树为该片写了歌。

澎湃新闻:听说拍摄途中有遇到真实的死亡,但是你把它剪掉了,有编排的死亡的部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考量?

张杨:我的考量就是尽量需要非常生活化,非常真实。我们确实遇到骑行摔死的小伙子,也拍摄了我们的相遇,到发现他的尸体,一群人帮他念经,到拉萨点酥油灯的段落。但我希望整个电影是去戏剧化的过程,不希望有编排的痕迹,更希望它像一条自然流淌的小溪。所以当遇到这样的段落,最后在剪辑的时候,这种编的痕迹特别重的东西就不要它了。真实感是电影要去传达的部分。有些事情虽然真实发生,但观众感觉上会破坏电影真实感的话,我也就舍弃了。电影的真实是银幕呈现的真实,并不是生活本身,(电影)还是一种艺术的真实。

摒弃猎奇 生命生死的主题无关民族

澎湃新闻:拍摄另一个民族的题材,很难不面对猎奇的质疑,你怎么看?

张杨:我当然知道拍这种题材,首先就要去掉猎奇的心态。要去掉就要深入去融入。对我来说,我去了很多次西藏,对西藏的了解,宗教的理解,多少有一点。理解得多深说不上,但有这个意识吧。电影来说,牵涉到另一个民族和地域,我自己看这些题材,如果过于猎奇的,都不会喜欢。所以自己做的时候也去掉这个部分,去还原真实感。虽然朝圣这个动作本身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当你的注意力和视点贯穿到最日常的生活当中,反过来是把这种非常仪式化的东西在日常中表现出来,其实就是规避了猎奇的部分。

不是拿民族或者宗教的东西在说事,而是有一个导演的表达,对于生命、生死这些命题,你抓住的时候,任何民族任何故事都可以是你表现的手段。

《冈仁波齐》剧照

澎湃新闻:朝圣是关乎信仰的行径,你自己的信仰观念是怎样的?

张杨:我没有信仰,对我来说信仰也许你心里是存在的,只是没有具象的皈依。佛教可能会比较有亲近感,也和活佛朋友有关于宗教的探讨,获得启发。从我的角度我更愿意自己去寻找。

电影本身记录的是朝圣的过程。因为是纪实的一条线索,不能用其他蒙太奇的方法去重现这些人的经历,去探讨他们的苦难。对这个电影来说没有机会去表现这样的瞬间,从我的角度来说,信仰和苦难这样的议题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未来的电影可能也会去探讨。

《冈仁波齐》剧照

已经不考虑商业的事儿了,把想做的做到极致

澎湃新闻:这些年你一直是藏族打扮,是从这部片子开始的吗?

张杨:拍摄的过程非常艰苦,我们住在帐篷里,洗澡的地方都没有,不会去管头发面容,自然而然拍着拍着头发就留长了,其实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种装束,那就保持这样一种姿态。

现在这个装束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这些年生活在大理,这样的装束在那里是最正常的装扮,走在大理的街头,阳光晒,紫外线强,戴一顶这样的帽子,就非常日常。而且大理每个人都会展现自己的个性。

澎湃新闻: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种“生活在别处”的生活?

张杨:我在大理已经很多年。2002年开始在那有个小客栈,十几年来都北京大理两边跑。

地域文化对你有很强的吸引力,我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说,心态这么多年在这,电影领域所有的事情让你好像在一个中心里,每天聊的都是同样的事,围绕着电影。反而在大理,大家谈论的都是自己的生活。从个人的角度,想远离这样一个中心,去过更散漫自由的一种生活。

《冈仁波齐》艺术展展区

澎湃新闻:大理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

张杨:大理聚集着很多艺术家,画家、诗人,这是我重要的朋友,许多白族人,客栈老板,设计师,他们人很多样。不像在北京,就是投资人、演员、编剧、导演,跑来跑去就是这个圈子。在大理各色各样的人,大家不问出处,非常平等的关系。日常也就是吃吃喝喝,各种聚会,各种市集,打理客栈也成了日常生活的部分。它让你进入一种具体的生活,具体的工作,让你跟拍电影的节奏完全区分开。

澎湃新闻:你是第六代导演中早年比较有商业意识的,这些年的创作却离商业越来越远了,是有意为之吗?

张杨:对了,这也算这几年创作本身给我的启发。慢慢越来越偏向更自由自我的创作。对过于商业的,完全为观众的电影,对我来说可能会越来越远。

澎湃新闻:听说今年导演协会开会的时候,大家看你的片子后狂喝酒,特别羡慕你这样纯粹的创作状态,你觉得你是比同行们更清醒的吗?

张杨:这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路,你很难去模仿别人,也很难说动别人让他们过你的生活。电影的工作者大部分还是要集中在北京,跑到大理那样的地方,思路也发生改变,会做跟更自由的东西。但也远离现在市场的规律,工业化类型化的电影,很多导演必须完成这样的过程,去走他自己的路。

我们这样的找投资还是比较难的。投资就得压得很低,让投资人的风险尽量低一些,来获得导演的创作自由。

《冈仁波齐》剧照

澎湃新闻:所以电影要上映票房应该也不会好,你现在还会在意吗?

张杨:这样的电影拍完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但对于投资方不管怎样都要考虑市场的问题,尽量把投资收回来的问题。导演这时候去配合投资方做这样的工作。

澎湃新闻:这种转变是怎么发生的?

张杨:一开始肯定有尝试的过程,之前虽然也拍过像《昨天》这种比较纪实方法的片子,也是比较个人,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的,总觉得有些片子还差了一点什么,差了一步。其实就是很多事你没有真正用一个方法做到极致,不给自己留后路。那我就想如果我真的走到极致了,有没有可能用这种方法,有钱去拍下一部片子。现在看来是可以走下去的,对我来说,后来的方向会是更尊重自己。

澎湃新闻:那电影市场起起落落的那些新闻和其他的电影你还关心吗?

张杨:我以前周围朋友都是做电影的人,每天聊的都是投资融资,都是圈里的大事儿,各种各样的市场,每天的讯息都是这些事。在大理基本听不到这些。除了被动接受一些讯息,我自己就不是特别关心这些事了。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