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梁小民︱5月读的二十九本书
依然在院中丁香树下读书。丁香花香没了,但有阵阵微风吹来,给炎热的北京带来一丝丝凉意,时间在悄悄读书中流逝。这个月读了二十九本书,不是日读一书了。
1.《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弗朗西斯·福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近代出现的民族国家与历史上的城邦国家与封建公国不同,必须建立有效而廉洁的政府、法治与民主制度,而且这三者必须平衡,这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也才有人民生活的幸福。这就是现代社会应有的政治秩序。作者用历史说明了不同国家这种政治秩序形成的过程,分析了为何有些国家(如欧美发达国家)政治秩序的形成较为成功,而一些非洲与拉美国家就不成功。这种不成功就在于这三种制度的失衡。政府的软弱造成希腊的债务严重,美国的民主过多引起依附主义的产生及社会分裂。一些国家政府过强则又妨碍了民主与法制,而且,这种政治秩序并非只要建立就万事大吉,还必须不断调整、改变,否则就会出现政治衰败,如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情况。
这些道理也许并不难懂,似乎有些老生常谈,但作者结合历史与现实来阐释这些观点,就让你重新认识它们在今天的意义。由于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我们不能奢望有一套理想的制度,这些国家的政治秩序都有或大或小的不同缺点,但读了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想一想,如何使自己国家的政治秩序能够较好,不求最优,也求次优。本书五十三万八千字,但用了许多案例,分析丝丝入扣,读起来相当有趣。刘瑜写的导读“如何到达丹麦”值得认真读。名为“导读”,的确可以引导我们阅读与思考。
2.《何故为敌:族群与宗教冲突论纲》(李峻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的名字像中国人(或韩国人),实际是德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他参加过东非一些国家种族冲突的调查与调解工作,从中认识到种族与宗教冲突的背后,其实还是经济利益的冲突。种族与宗教冲突是表象,资源的争夺才是实质。当然,也不能否认种族与宗教在这些冲突中的催化扩大作用。统治者(政府与反政府的首领)也利用这些种族与宗教冲突为自己服务。作者先提出了一个分析的理论框架,然后用许多地区冲突的实例及自己在东非工作的体会来证明这一点。3.《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米歇尔·渥克,中信出版集团)
如果说“黑天鹅”是指小概率事件,那么“灰犀牛”就是指大概率事件。这本书是对黑天鹅那本书的借鉴或模仿,或用中国习惯的说法,可称之为“跟风”。既然是大概率事件,那就是人们早已谈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内容,要写出新内容、新观点很不容易。作者认为人们对这种常见的风险往往会视而不见、预测不到、准备不足,以至给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这种损失比不常见的黑天鹅事件严重得多。作者指出,人们对这类事件往往抵触,甚至否认,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一旦这种事件出现,又诊断失误,应对策略欠妥。作者强调对这类常见的事件一定要有长期预测与应对计划。这些看法并不是什么共识,但他用许多实例分析了人们在预测和应对中存在多种问题。读来有趣,读后也有启发。真话不怕重复。4.《一念之差:关于风险的故事与数字》(迈克尔·布拉斯兰德、戴维·施皮格哈尔特,三联书店)
还是谈风险的,不过没有区分“灰犀牛”与“黑天鹅”,仅从一般意义上的风险来谈,两者都有。所写的风险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就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事,如婴儿、街头暴力、吃药、分娩、失业、做手术等等。作者用故事、事例和概率数字让我们认识这些风险。内容并不深奥,读来也颇有趣,读完你就知道,我们每天每件事都有风险。小心一些是必要的,但也不必杞人忧天。5.《慕尼黑的清真寺》(伊恩·约翰逊,上海译文出版社)
二战中纳粹德国计划用受苏联压制的穆斯林反犹反苏,美国也想利用他们。冷战时西德政府和美国都想利用穆斯林反苏反共。由于这些国家的扶植,在慕尼黑就有了欧洲最大的清真寺。但穆斯林并非铁板一块,其中的一部分人就走上了恐怖主义之路,参与9·11的人有些正是出自这座清真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也许正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穆斯林反共自食其果的写照。这本书客观记叙这个历史过程,读后对认识现在恐怖分子的根源甚有帮助。6.《凯恩斯思想小史:繁荣的钥匙》(彼得·特明、戴维·瓦因斯,北京大学出版社)
介绍凯恩斯思想的来源及主要贡献,尤其是对货币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的介绍,在别的通俗小册子中并不多。作者认为这些理论当前也是有意义的。应该记住,凯恩斯的理论不仅仅是国家干预,还包括许多丰富的内容。把凯恩斯的理论简单化为国家干预,是一种误解。本书对研究经济思想史颇有意义。7.《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赵鼎新,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是社会学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历史问题,尽管史料并不多,但所提出的观点却有启发。也许跳出历史来认识历史,才有新意,才有深度。比如,中国最早实现了统一,并维持了两千多年,且一直有发达的商品经济,却迟迟没有进入现代化,根本原因在于专制与儒家思想的结合。再如对加州学派的驳斥。读一本非史学专家写的史学令人耳目一新。本书并非专著而是论文集,所涉及的问题较为广泛。8.《下游老人:月薪过万仍有可能老无所依》(藤田孝典,中信出版集团)
这里的万元是指日元,讲日本那些收入低、又无保障的老人的处境。下游指收入与生活处于低水平。用一些例子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也指出了老人和政府改变这种状态的建议。日本是发达社会,尚且有这样问题,作为一个不发达又老龄化加速的国家,我们更应考虑这一问题。9.《冰雪王国: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极地远征》(汉普顿·塞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十九世纪晚期,在美国报业大王、百万富翁贝内特的资助下,美国海军上尉乔治·德隆乘座珍妮特号军舰带领三十三名船员远赴北极探险。由于所用的地图错误百出,这艘船最后沉没。船员们在西伯利亚荒原极限生存,最后除了一个小分队外,其他人都不幸遇难。本书根据所遗留的航海日记等资料写成,再现了他们艰难的探险、求生历程,感人至深。大自然的奥秘是在付出了许多人的生命之后才寻求到的。那一代探险家的事业与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怀念。10.《北极梦:对遥远北方的想象与渴望》(巴里·洛佩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用科学与诗意的手法写北极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作者在北极地区五年的经历写出了北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各种野生动物以及生活在这里的爱斯基摩人的传统文化、人类对北极的利用与开发,以及所引起的生态破坏。今年7月计划到北极,所以选读了这两本关于北极的书。不过我相信我看到的将是一个受到严重破坏的北极。所以先看看原生态的北极,先辈探险家看到的北极。
11-13.《维京传奇:来自海上的战狼》《诺曼风云:从蛮族到王族的三个世纪》《拜占庭帝国:拯救西方文明的东罗马千年史》(拉尔斯·布朗沃思,中信出版集团)
这三本书总题目为:“欧洲中世纪三部曲”,写欧洲的中世纪史。欧洲中世纪的专著我读的不多,无从比较,但觉得这一套写得不错。过去我们把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就简单理解为停滞、黑暗,经常想到“宗教裁判所”的罪行。读了这三本书才知道,中世纪实际是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过渡,社会也在进步,而且中世纪的一切对现代社会有重大的影响。《维京传奇》讲来自北欧的海盗在欧洲的横行。不过在烧杀抢劫之中也促进了欧洲民族的融合,今日欧洲各民族,无论是俄罗斯人、法国人、英国人,都有他们的基因,有点类似“五胡乱华”。我们今天要打击海盗,但当年海盗也有其历史作用,他们的冒险精神今天仍需要。海盗作恶多多,但历史正是在恶中前行的。《诺曼风云》写留在欧洲大陆的海盗如何从海盗转化为王公贵族,对欧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拜占庭帝国》写东罗马帝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当东罗马帝国灭亡时,近代开始了。它所保留、传承的文化成为文艺复兴的起点。这三本书的风格都严谨而有趣,在愉快的阅读中穿越到中世纪,你就不会再简单地用“黑暗”来概括中世纪了。
14.《蛇杖的传人:西方名医列传》(舍温·努兰,浙江大学出版社)
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到今天的名医,对医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本书也是以名医为中心的医学史。从中我深深感悟到,医术不仅是治病救人的科学与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崇高人文精神。这是一本极为有趣的科普读物,医术中包括了丰富的哲学思想。15.《五个人的战争: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马克·哈里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五位好莱坞大导演:弗兰克·卡普拉,约翰·福特,约翰·休斯顿,乔治·史蒂文斯和威廉·惠勒参加到二战中,用电影为二战服务,也为二战留下了宝贵的史料。这本书就是根据他们留下的各种资料与他们在二战中的经历写成的。战争不仅仅是军人的战争,也是全民的战争,每个人都为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这五位大导演并没有打仗,但他们的贡献也不亚于军人,已成名的导演放弃安逸的生活为二战工作,这种精神至今感人,他们在二战中拍的许多电影至今仍令我们难以忘怀。16.《最高的玻璃天花板:距离美国总统最近的女人》(艾伦·菲茨帕特里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希拉里这次参选美国总统失败了,但她并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女性,本书介绍了曾经竞选美国总统的女性:维多利亚·伍德哈尔、玛格丽特·蔡斯·史密斯,以及雪莉·奇泽姆。她们的努力也由于各种原因而失败。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妇女不断冲击总统之位的确是社会的进步,是男女平权的胜利。不过我认为,包括希拉里在内的女人竞选失败不在“玻璃天花板”,而在于个人,这世界上当总统的女人不是越来越多了吗?男女平权深入人心,女人当不了总统,还是多找找自己的原因。正如女总统被弹劾甚至入狱,也不在于社会歧视妇女,而是因为自己不守法。17.《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罗斯·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以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庭教堂的壁画为中心,写那一段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与艺术家的活动。文艺复兴的大师无论是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还是拉斐尔,既是伟大的艺术家,也是普通人。既有我们不可企及的才能与贡献,也有我们都有的烦恼与缺点。如实地写他们,令我们敬仰,又使我们感到亲切。认识文艺复兴,不可忽略各种细节、小事。18.《达·芬奇童年的记忆》(弗洛伊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根据达·芬奇的童年经历分析他的心理。他认为,达·芬奇作为私生子从小由母亲抚养,这形成他的恋母情结,也使他成年后性压抑,有同性恋倾向,并以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来证明这一点。这种分析是否真实,我们无法评论,但把这种分析作为弗氏性心理分析的一个案例还是很有趣的。19.《知中:竹林七贤》(苏静主编,中信出版集团)
魏晋时的竹林七贤人人都知道,但这本书编得不一般。首先是全面,有时代背景,人物活动及思想,也有不同学者的不同评价。其次,写得生动有趣,读来兴趣盎然。最后还配有插图。要了解竹林七贤还是从这本书入手。20.《徽商》(王廷元、王世华,安徽人民出版社)
我对徽商极有兴趣,也常给各种班讲徽商,在我读的徽商的书中,这本书是最好的,且没有“之一”。此书对徽商的介绍全面而客观。所谓“全面”,就是介绍了徽商的方方面面,几乎无一遗漏。不仅有资料而且有分析,让你一册在手,徽商全知。所谓“客观”就是介绍与分析都不溢美、不贬低,实事求是。许多结论已为学界公认。这本书并非讲故事,而是有坚实的史料基础。2016年我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看到此书,决心回国买一本细读。该书2005年出版,距今已十二年,找了近一年,才以高价买到。21.《徽州宗族社会》(唐力行,安徽人民出版社)
徽商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宗族在经商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欲知徽商,必了解徽州的宗族社会。本书还是为研究徽商而买而读的。唐力行先生是研究徽州文化的大家,这本书水平就不一般,资料也极为丰富,有利于他人进一步研究。这两本书都属于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徽州文化全书”,这套书共二十册,全面介绍徽州文化,可惜2005年出的书,今天已相当贵(我买两本就用了近千元),最好有机会到图书馆去读。
22-24.《书楼觅踪》(上、中、下)(韦力,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是当代大藏书家,对体现中国文化的书极为熟悉,本书以他到各地探访历史上的藏书楼为中心,介绍了众多藏书家及各种书。全书写得极为有趣,令人一拿起就放不下,读完你会对中国文化有更多认识。25.《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郭建龙,鹭江出版社)
历史上的专制政府无不重视经济——有钱才能专制,而财政正是政府敛财的主要途径。本书是以财政为中心的一本经济史。本书从秦一直讲到清,有些分析得较为详细,如汉;有些则简单了一点,如明清。作者郭建龙先生写得相当广泛,如我推荐的《穿越百年情》与这个题目毫无关系。非专业学者写的书,大体在史料上未见严谨、详细、扎实,但往往有些受传统思维约束的学者,难以提出的新观点。新观点未见得全对,但对我们有启发,读来有新鲜感。26.《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王国斌,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国斌先生是加州学派的中坚人物,但在这本书中,该学派的特点并不突出,作者从经济变化、国家形成和社会抗争三个方面比较了中国与欧洲的历史。作者认为中国与欧洲有共同之处,但更重要的是有不同的东西:各自走的路不同,结果也不同。我们还要从中国的实际来研究中国历史,不能用欧洲史来套中国史。我想这一点是极为正确的。过去套用欧洲模式历史五阶段研究中国历史,走了多少弯路?27.《布满贫民窟的星球》(迈克·戴维斯,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是公共知识分子,对贫富差距的扩大忧心忡忡,对居住在贫民窟的穷人充满了同情。本书用纪实与资料说明了世界各国贫民窟的状况及住在这里的穷人的状况。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可抗拒,但贫民窟的出现并非必然,还在于政府失职。对贫民窟问题的论述相当全面,分析亦有深度。28.《旧日风云》(2)(许礼平,三联书店)
本书的第一册相当好,我已介绍过,第二册中除了关于傅抱石的几篇,其他在我看来有点“狗尾”之嫌。29.《古巴印象》(汤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以通信的形式写自己在古巴的所见所闻与感想,似乎是给八〇后、九〇后年轻人读的,不适于我这样的四〇后。读这本书想更多地了解古巴,但读后感到个人体验远多于对古巴的介绍,不如雷竞璇的《远在古巴》。本月想推荐《慕尼黑的清真寺》《冰雪王国》,以及《蛇杖的传人》。推荐仅仅是我个人的感觉,读什么完全取决于个人爱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