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越界世博园,城市“双遗存”再利用实践范本
基于“土地资源稀缺”的前提,城市不可能无边界地扩张下去。所以,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上海明确了建设用地将实现“负增长”的目标,这也意味着上海的发展模式将从以往的“新开发”逐渐过渡到“再开发”,城市更新对于上海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由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上海锦和商业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上海城市双遗存再利用及实践高峰论坛”日前在“越界世博园”举行,城市规划研究与城市更新领域的专家、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企业代表就城市更新背景下上海世博遗产和工业遗产再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城市规划与更新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上海世博遗产和工业遗产再利用上海市文创办副主任陈跃华表示,上海盘活存量资产的文创园区改造方式凝聚了新兴产业,对城市更新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目前市级授牌文创园区已达128家,区县有300多家,上海的文创产业腾飞对上海的经济转型起到了极大的贡献。作为工业与世博双遗存,越界世博园将提供有上海特色的、与世界接轨的创意产业园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师唐子来讲述了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两次转型、世博园区的最初设想和“一轴三区”的设计理念。唐子来认为,目前在上海双遗产并不多,世博园区的双遗产是指世博前的工业遗产和世博后的场馆遗产。“现在我们仍旧保留了一些世博场馆,规划成功只是图纸上的成功,真正的成功在于商业化的转型。”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城市更新保护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林称,工业建筑的转型是城市经济转型的风向标,工业遗产保护中苏州河的工业遗产建筑就在其列,黄浦江两岸开发时也保留了工业遗产、历史街区、风貌街坊等。上海的工业遗产保护和更新走在了前沿,比如1933就很好的保留了历史建筑的特质。在未来的工业遗产改造中应多元化,融入商业、娱乐、休闲甚至是住宅的元素,应搭建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上海晟世泰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立民表示,上海房地产市场已从增量转向存量,上海土地面积是6000多平方公里,可供建设的土地面积是3000多平米公里,以后会不断缩减。上海未来工业土地将集约节约使用、商办地将会被强制持有。世博园改建将会是商办地产的佼佼者,世博板块本身的商业价值后市可期。
百年工业遗产
越界世博园前身为南市电厂厂房,从1897年创建到2007年关闭,发电厂恰好走过了110年。而在此之前,越界世博园的地块是当时沪郊的一处园林——半淞园,因其地处南市,而该地区人口稠密却缺乏园林等娱乐场所,同时毗邻沪杭甬铁路上海站,所以自开业后始终客流不断,并且是沪上一些活动的首选之地。1937年8月,日军飞机轰炸上海南站,半淞园毁于兵灾。此后,半淞园原址便为南市电厂的一处厂房所用。
南市电厂于1954年实行公私合营,成立南市电力公司,次年改为国营南市发电厂。2007年,为了配合上海电力工业战略转型,更是出于世博会的建设需要,南市发电厂全部3台机组停止运行。昔日昼夜回荡着机器轰鸣声的厂区安静下来,整日间吐着白烟的烟囱也没了“火气”,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直至2010年世界博览会申办成功后,原址被规划进世博园区。
世博范本升级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南市发电厂原址成为世博园内的“城市实验区”,后改名为“城市最佳实践区”。城市最佳实践区不仅是汇集世界各地的城市最佳实践案例的世博亮点展区,从核心建设理念来看,也是体现城市最佳实践精神的 “街区再生范例”,展示宜居环境品质、低碳生态模式、工业建筑再生、科技集成应用、地域文化特色等创新实践成果。
城市最佳实践区所在区域原为传统工业集聚地区,工业建筑具有大跨空间特征,较为适合改造成为展览建筑。完整地保存街区历史脉络和有效地利用既有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保留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利用占总建筑面积的60%以上。在保留工业建筑的主体结构和基本形体的前提下,进行功能化、时尚化、节能化、生态化改造,不仅作为世博会的各种展馆,而且是工业建筑再生的创新实践。
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个创举,然而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历史使命尚未完全实现。当世博会降下帷幕之际,城市最佳实区践区会后发展作为“城市再生范例”的实践过程也悄然开始。由此,城市最佳实践区拉开了从“世博亮点展区”到“城市活力街区”的第二次转型。
最令人称道的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区片区,不只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办公场所,而且包含文化创意产业所依赖的商务洽谈、产品展示、社会交往、文化休闲等相关设施,形成具有协同效应的创意产业生态,为文化创意人才提供实现梦想的氛围。
越界世博园是工业建筑再生的创新实践由锦和商业刚刚完成的越界世博园就是城市最佳实践区转型道路上的一个成果。锦和商业董事长、总经理郁敏珺表示,越界世博园的定位和传统的零售以及没有交流的纯办公物业不同,“所有的办公它必须是敞开门的,是有互动的,所有的商业是能有体验能有互动的,这是我们对所有客户的要求。”
在郁敏珺看来,商业与办公的融合与互动将使越界世博园成为特色鲜明的消费目的地,甚至上海的新地标。未来在上海,也许会有更多人会选择来到这里,体味上海作为工业文明城市不断进化的过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