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明网刊文谈彭宇案被重提:如何让“法律始终站在善者一边”
十年前的彭宇案在近日再次被提及。如果稍有梳理,不难发现,彭宇案已经被多次提及。与以往被提及的背景一样,是因为发生了“扶不扶难题”——事发河南驻马店,一个倒地女子,在不短的时间里,竟无一车停车查看,也无一人停步关心。
随后,来自《人民法院报》的一篇标题为“十年前彭宇案的真相是什么”评论文章,经由最高人民法院媒体平台转发后,引发了更热烈的关注。关注如潮,其实并不奇怪,一者这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发声”;二者对真相的兴趣,人们从未消解。
文章一出,舆论对其中“他自己承认撞了老太”的真相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由此再去回望彭宇案当年被一边倒贴上的“好人被冤枉”、“司法不公”标签,十年之后,来自最高法的声音,似乎将要为这个曾经备受关注的案子,设定了“反转”的前奏。
而从那篇评论文章的写作初衷来看,之所以以“真相”来吸引眼球,显然也是试图通过还原真相,为“彭宇案”正名,在“好人蒙冤”和“撞人该赔”之间,让情绪归情绪,事实归事实,不能“拿出一件十年前被误读的彭宇案来唏嘘不已,感叹世风日下,乃至为冷漠寻找借口与出口”。
客观来说,这些年来,围绕着扶不扶问题,发生类似的反转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也就意味着“被误读”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那么,回到两个最基本的问题:案情的反转,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何对被误读的彭宇案如此“热心”——每当类似的新闻出现,“彭宇案”就会被再次纳入公共讨论范围?
对案情反转的“期待”,首先在于对真相的共同期待,尤其是对于一桩曾经扑所迷离的案子;其次,恐怕也是在于人们对“扶不扶”所引发的道德困惑,依然脆弱而敏感。
准确来说,无论案情如何反转,曾经的“彭宇案”依然只是一桩普通的民事诉讼纠纷。它无法承载太多的道德想象,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的。曾经它不能证明坏人变老了,今天,它的“反转”,同样不能坐实人心不古。
在“老吾老、幼吾幼”的语境下,扶不扶依然不会、也不应该成为一道社会难题,它首先源于人心中原始朴素的善念;其次,现代社会也在为善行“站台”。正如前述的评论文章所言,对于扶不扶的问题,法律早有答案。而在即将正式实施的民法总则中,对见义勇为的行为,更是提供了坚实的兜底保护。
对彭宇案屡屡重提的关切,或许我们还应该跳出“扶不扶”本身,深究其被长期误读的根本原因。从一开始,这桩简单的民事纠纷,能够上升到事关道德滑坡、司法不公的公共事件,正是因为案件在关键证据、法官职业素养存在重大失误。以至于在十年之后,网友仍然对当年那句“不是你撞的为何要扶”耿耿于怀。
于此而言,重提彭宇案,我们在谈的,不仅仅是“救助行为永远不会成为侵犯的证据”,更多的是如何让“法律始终站在善者的一边”,而不至成为人们内心久挥不去的块垒。
(原题为《重提彭宇案,我们在谈什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