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敏行”到“闵行”,闵行的名称竟然是这么来的!

2022-03-13 12: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江南经略,皆以闵行为渡

闵行地名由黄浦江畔设渡口而产生

最初称“敏行”

一起来了解一下

“闵行”的由来吧!

闵行之名最初出现时,其区域仅指的是如今的江川路街道部分地区,即横泾港汇入黄浦江处两侧,其中心位置在横泾港和沪闵路之间。1960年1月将闵行划为上海市的一个行政区后,“闵行”成了区名,闵行镇成了历史政区,当地人约定俗成地将闵行镇这块地方称为“老闵行”。

明弘治年间(1488-1505)闵行已成集市,名曰“敏行市”(《弘治上海志·市镇》),是最早的地名记载,迄今已有500多年,亦称“敏航”“闵港”(《明史·张经传》)。明正德七年(1512)的《松江府志》已记载为“闵行市”,为闵行有文字记载之始。正德十五年(1520)松江府水灾绝收,横沥、沙冈、竹冈因地势高亢有收,附近灾民多到闵行贸易,闵行日趋繁盛。

嘉靖三十四年(1555)三月,明总督张经令游击将军邹继芳、总兵俞大猷、参将汤克宽分屯闵行、金山卫、乍浦,联防御倭。1630年版《崇祯松江府志·兵防》首记“闵行镇”。1663年版清《康熙松江府志·兵防》与所附《松江府海防图》均记“闵行镇”。明末清初时的闵行镇,既是上海县商贸集镇,又是府城松江的军事重镇。随着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清乾隆八年(1743)的《大清一统志》和乾隆十五年(1750)的《上海县志》中,已记载称闵行为镇了。民国初清史馆编写的《清史稿》记载:“上海冲……镇四:吴淞、乌泾、吴会、闵行。”闵行也成了清代上海为数不多的经济中心之一。

清宣统三年(1911)根据民政部自治章程建立闵行乡,闵行镇归其所辖。民国17年(1928)7月上海市、县分治后,改闵行乡为上海县第一区(有3镇35乡)闵行镇仍归其所辖。1937年沦陷后,上海县和闵行镇的区划屡有变动。至抗战胜利后才恢复原建制。民国35年(1946)11月,经江苏省民政厅批准,取消区公所体制,将上海县内42乡镇归并为21乡镇,闵行镇由县直接管辖。民国37年(1948)8月,上海县进一步扩并为4乡6镇,并视事业繁简,将乡镇分为甲、乙两级,闵行因是经济中心,定为甲级镇。

1945年8-10月上海县政府所在地(三林)

1959年12月2日,上海市人民委员会析上海县闵行、吴泾地区建上海市闵行区。1960年1月上海县撤销闵行镇建制。是年1月闵行区人委诞生(驻沪闵路213号),3月闵行区人委建闵行镇街道办事处(下称街道),4月闵行镇街道和一号路街道合并为一分社。1961年9月闵行区人委撤销一分社更名为一号路街道。1964年5月上海市人委撤销闵行区,原辖区域划归徐汇区,徐汇区人委将一号路街道、浦江街道合并为闵行街道。1981年12月,国务院批复恢复闵行区。次年6月闵行区政府撤销闵行街道,同时建华坪路、碧江路街道。

1960年-1992年上海县政府所在地(莘建路张家花园)

1992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上海县和闵行区,设立新的闵行区,区人民政府驻莘庄镇,以原上海县和闵行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闵行区的行政区域”(《上海县年鉴·特载(1993)》),11月2日下午,在马桥影剧院召开干部大会,正式宣布“撤二建一”。新闵行区政府驻莘建路180号,1993年11月迁入沪闵路6258号新址,莘庄由此成为新闵行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2000年10月闵行区政府撤销华坪路、碧江路街道,成立江川路街道。

奔跑的号角已经吹响

未来的蓝图也已擘画

目前,闵行制定了“一南一北”战略

期待闵行下一个精彩“蝶变”

文字:区文旅局、《寻迹·闲话闵行地名》

原标题:《从“敏行”到“闵行”,闵行的名称竟然是这么来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