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青光眼周:重视青光眼随访,防止视功能损伤
原创 掌健识 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科普
做健康的传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新年伊始,32岁的小王(化名)因近一个月来右眼视野明显变小来医院就诊,医生仔细询问了他的病史,发现他早在10年前就已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经过药物治疗后直到8年前,病情都非常稳定,但此后,他因工作忙碌,并未来医院做检查,只是配药回去用,直到近一个月来,他出现了右眼视野明显变小才发现问题严重了,应该来看医生了。医生给小王做了一些青光眼相关检查,发现他眼压升高,视功能也明显恶化,视野明显缺损,右眼的视野甚至已<10°,让人不禁惋惜。小王也觉得很郁闷:我每天都设了闹钟按时用药,怎么会这样?
我们知道,青光眼是全球第一大不可逆致盲眼病,一旦罹患青光眼,如不及时进行医学干预,视神经损伤就会持续进展,导致患者视野的持续缩小,最终致盲。遗憾的是,目前的医疗手段无法恢复青光眼所造成的视神经损伤。青光眼的病情进展就好比一辆没有倒车档的汽车,医生的治疗只能对病情“踩刹车”。然而,值得庆幸的是,通过早期、积极而科学的医学干预可有效延缓青光眼的病情进展,从而维持患者在有生之年有用的视力和视野。
迄今为止,降低眼压是唯一获证实的可以减缓青光眼疾病进展和保留视功能的治疗方法,由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医生往往会在其治疗过程中制定不同的“目标眼压”,目的是尽可能地使患者在有生之年存留有足够正常生活的视功能(视力与视野)。大多数青光眼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点药来控制眼压,从而控制病情,而遵医嘱正确用药是控制病情的基础,因为每一类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时间,随意停药或改变用药时间会使眼压异常波动,从而影响病情稳定。
对于广大青光眼患者来说,按时用药固然重要,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定期终身随访(行相关检查)以及对病情进展的及时干预,因为青光眼的病情是不断变化的,症状也较隐匿,患者很难靠自己发现这些变化,而要通过特定的检查才能发现并判断趋势。2016年,WHO提出了青光眼治疗及监测“关键2年”的概念,该理念认为,在确诊青光眼的最初2年内,应视病情发展情况行4-6次(平均每4-6个月一次)青光眼相关检查,例如眼压测量、眼底照相、视野、青光眼OCT(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测)等,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即使确诊超过2年且病情较稳定,也应半年至1年行一次青光眼相关检查以及时发现病情进展,及时干预。
青光眼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期间不但需要医生的实时监控,也更需要患者的耐心与配合,只有重视青光眼随访,做到医患通力合作,才能尽可能的使青光眼造成的损伤降到最低,保护患者的视功能,不让悲剧再次重演。
(图片源于网络)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分会
执笔:郭文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副组长
徐 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
审核:肖 明 上海市静安区北站医院 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青光眼学组组长
孙兴怀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