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纪委机关报刊文:学习廖俊波从“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开始
廖俊波生前工作照。
“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这是廖俊波生前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先马不停蹄地下乡、入企调研。打电话召集开会,也多是开解决问题的现场会。每当想到廖俊波,福建省政和县石屯镇镇长吴江平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他穿着一双黑皮鞋,手里攥着一根毛竹竿,在山间步履蹒跚、汗透衣背的身影。
开会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学习上级精神、做出决策决定、研究具体工作,都离不开开会。但是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开会,甚至将其视为唯一的工作方法。他们无论大事小情先开会,为凸显重要性开“扩大会”,短会不行就开长会,一个会议不行明天接着来……会议讨论可能很认真、会风可能很严肃、决策可能很民主,却往往失之于空泛,一些重大的问题就在空泛的讨论中决定,一些棘手的问题却总是议而不决。
为什么?因为只泡会场没跑现场,不了解实际情况。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遑论决策权。
会议并非能解决一切问题。不到现场,未经调查研究,不掌握具体情况,有些问题不仅解决不好,甚至解决不了。廖俊波也不是不开会,但他开会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刚担任政和县委书记的时候,这位“省尾书记”先是组织开展了长达两个月的下乡村、进厂矿、访社区调研,在此基础上,接下来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单位负责人,连开三天事关政和县发展的会议,而且还是“务虚会”。这样有调研基础的“务虚”,实则是务实。
廖俊波一直坚持着务实的优良作风。能在现场开的会,绝不到会议室开。2012年9月,当廖俊波得知一道路改造曾因变压器位置选择而受阻,马上赶到施工点,花两个多小时把30多个点位挨个看过后,叫来十几个相关单位负责人开会,现场制定了解决方案。这不是一把手的权力大,而是因为他了解了实际情况,这样的一把手才能让人敬佩、让人服气。相反,即便一把手出马,如果只是走马观花,也不会有如此成效。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毛泽东同志《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这篇著作。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不难发现其中的12个工作方法,他都能娴熟运用。仅就会场与现场的辩证关系而言,他也做到了什么事情“都必须有个基本的调查,基本的分析,不可无根据地、主观地决定问题”。
“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是一种思想认识,也是一种优良作风。而这种深入调查、务实担当的工作作风,创造了令人振奋的“俊波速度”。
学习廖俊波,不妨从“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开始。会场里人数再多、领导讲得再好,也不如深入实际,到现场去学、去用。
(原题为《能到现场 就不在会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