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86岁的伍迪·艾伦偶遇海底捞

2022-03-12 14: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煮观本主 抛开书本

3月9日,伍迪艾伦的养女贝谢(Bechet Allen)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则动态照片,分享了自己与伍迪·艾伦以及其他家人一起在中餐厅海底捞就餐,并配文“Oh my god, I ordered the pizza…”

并且伍迪艾伦点了海底捞招牌大菜:帝王蟹。网友评论表示震惊:“伍迪·艾伦也吃海底捞,四舍五入我们吃过饭”。

“老爸终于答应吃海底捞了!”

帝王蟹火锅披萨

Bechet Allen是1997年伍迪-艾伦韩国养女宋宜-普列文结婚后,领养的两个女儿之一,以爵士音乐家Sidney Bechet命名。

在伍迪·艾伦的电影和小说中,他把食物当成生命、死亡、爱情、性欲和灵魂的终极象征。

他的电影里有不少美食段落,也写过不少美食相关的专著文章,比如原载三联书店《门萨的娼妓:伍迪·艾伦幽默文集》的《查拉斯图拉如是吃》,以及美式幽默小说节选《没错,可是蒸汽机能这样吗?》《法布里西奥餐馆:评论与反响》《过食者手记》《龙虾复仇记》《夺命的味蕾》。

从名字就能看出伍迪艾伦不仅是个好吃者,对美食也颇有研究。通过美食,在影像和文字中传递人生哲学。

五十多年来,伍迪·艾伦辗转众多城市,在镜头里抒发对巴黎的向往,窥探伦敦的上流社会,捕捉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浮华,在热烈奔放的巴塞罗那探讨什么是爱情,由此缔造出诸多妙趣横生的都市罗曼史。

终于,他重回纽约,错落有致的城市剪影,红伞背后一对男女的深情凝视。这个特别的周末,以《纽约的一个雨天》之名,看看这个小老头如何在都市罗曼史上再添一抹颜色。

文:摸鱼(煮观本主)

排版:叶烨

责编:刘小黛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我拍电影只为了自己”

1935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原名艾伦·斯图尔特·科尼斯本的伍迪·艾伦,由于父亲没有固定的职业,因此一家人经常搬迁。

生活的贫困与动荡使伍迪打小就缺乏安全感,而自从在电影院看过了迪士尼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后,三岁的小伍迪就把那个黑漆漆的屋子当作了第二个家,他更喜欢片中的巫婆。

少年时代,他对读书以外的一切都感兴趣,音乐、拳击、滑稽表演,棒球尤其打得好,“在任何一个校园运动场上我都是第一个被选择的人”,伍迪·艾伦如此评价自己。

高中毕业后,伍迪曾在纽约大学和纽约市立学院念过几天书,但没多久就被退学了,这时候伍迪发现:还得是自学成才啊。

伍迪很擅长写段子,中学时代就开始向报纸的笑话专栏投稿,据说还给鲍勃·霍普当过枪手。经过了多年的磨练,他凭借娴熟的笔头功夫,进入电视台为节目编写脚本。

又过了几年,他开始释放自己的表演天赋,那会儿你去格林威治村的小酒馆、小剧场里问:“伍迪·艾伦是谁呀?”,人们会回答:“你说的是那个喜剧演员吧,艾玛老招笑了!”

小时候他就喜欢看电影,也看过很多电影,于是在1964年,伍迪如愿以偿地进入了电影圈,为沃伦·比蒂主演的电影《风流绅士》撰写剧本。可伍迪将大部分精彩台词都留给了自己,导致沃伦愤而离组。

这次经验让他明白,除非自己担任导演,否则自己的东西只会成为向观众谄媚的工具。

1969年,伍迪自导自演了《拿了钱就跑》,这部凭一时兴起而制作的结构松散的电影正式开启了伍迪的导演之路。

1977年,《安妮·霍尔》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4项大奖,让他在电影界声名大振,也赢得了无数票房。但他并未出席晚会,而是在一家俱乐部表演单簧管。

《安妮·霍尔》剧照

虽然都知道伍迪是少数几个会对奥斯卡说“达咩”的人,但他的奥斯卡战绩可不赖——被提名24次,打破了比利·怀尔德19次的纪录。

而他在奥斯卡唯一一次亮相要追溯到2002年。

那是为纪念因“911”事件遭重创的纽约,颁奖礼上将播放一个以纽约为背景的电影混剪短片,伍迪这位老纽约客自然是不二人选。

2012年,当老搭档戴安·基顿优雅地代替伍迪从主持人手中接过第71届金球奖终身成就奖时,这位仁兄正坐在纽约百老汇的一家剧院里观看歌舞剧《美人》的首映场,据说心情好极了。

尽管被各大电影奖项提名近200次,比卓别林、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三大喜剧巨匠的总数还要多。但伍迪依旧会告诉你:“我讨厌获奖。”

在他眼里,艺术是主观的,无法用一种标准来衡量好坏。如果一个电影人掉进这个陷阱,那他就会不自觉地按照这个游戏规则来创作,从而丧失自己的原创力。

所以,伍迪的电影都是他自编自导甚至自演,而他的大部分电影故事都发生在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纽约。

伍迪看似瘦弱的外表下,住着一个无比强大、自律的灵魂。

他每天雷打不动6:30准时起床,先把孩子送到学校,回来就在跑步机上运动,然后就坐在那台从16岁起就一直陪伴着他的打字机前开始创作。这样规律的生活对他来说,一天工作十个八个小时也不过是基本操作罢了。

伍迪非常擅于拍成本在1800万美元以下的电影,由于预算不大,很多时候他会兼任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等多项职务,也得以保留对影片的完全控制权,而基本上每年一部的出片速度,则让伍迪渐渐拥有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受众。

1977年的《安妮.霍尔》被认为是一部没有瑕疵的电影,伍迪也因此走入主流视野。但在他的影迷眼中,1979年的《曼哈顿》或许才是伍迪的最佳状态,他将喜剧和爱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流动的方式谱写了一首爱之狂想曲。

1985年的《开罗紫玫瑰》是伍迪自己最满意的片子,有人称这部构思精巧的梦中梦影片是电影时代的一则“伊索寓言”。

1987年的《无线电时代》既是伍迪向费里尼的《我记得》的致敬之作,也是伍迪·艾伦的“布鲁克林往事”,是他对记忆的美好润色。

《曼哈顿》剧照

伍迪的片子太多,无法逐一进行盘点,但他几乎所有电影都是单耳道声源,非立体声。

拍对话时,伍迪常用中景运动长镜头,而非传统正反打。平均每个镜头的持续时间超过10秒甚至20秒,在《丈夫、太太与情人》中他甚至用手持摄影机拍夫妻争吵的场面。

“我没有耐心去拍几小时对话的双人特写镜头,然后分别拍单人镜头。我喜欢一个镜头能拍多少就拍多少。”

除了情情爱爱,伍迪对谋杀题材也是兴趣浓厚。

《罪与错》、《子弹横飞百老汇》、《赛末点》等片中都有涉及。对此,伍迪表示:“我一直对谋杀非常感兴趣。我喜欢思考人性的黑暗面,谋杀事件往往能将人类弱点展现到极致。”

不像其他导演动不动就整个导剪版让大家买碟,伍迪从不录制任何有关自己作品花絮和评论评论,也没有一分钟的“删减片段”可提供。

另外,当他的电影被重放时,他也从来不允许制片公司或电视台擅自剪辑他的东西,除非他亲自动手。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伍迪保持着他一贯的喜剧风格,但《电影手册》开始质疑他的作品“自我重复”、“老套局限”、“出片速度过快导致缺乏价值”等。

也许是对批评的反击,也许要寻求新的突破,2005年后,70岁的伍迪首次将镜头离开纽约,照向欧洲,《赛末点》、《独家新闻》和《卡珊德拉之梦》以伦敦展开叙事,《午夜巴塞罗那》则是转战西班牙的成果。

《午夜巴黎》是他欧洲之旅的高峰,该片让他获得了84届奥斯卡最佳编剧奖,当然他肯定是不会去领奖的。

《午夜巴黎》剧照

影片中浪漫得不切实际的巴黎就像伍迪在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国,而他的文艺之旅,伴随着复古的钢琴声,甜茶用慵懒的声线说:" 我喜欢鸡尾酒酒吧里的钢琴,外面下着毛毛雨,天色灰蒙。纽约笼罩在一片薄雾中,一对恋人约在六点钟见面。"

电影《纽约的一个雨天》 被誉为“伍迪·艾伦近年来最令人惊喜的爱情作品”,熟悉伍迪的观众们都知道,"下雨天"和"愿意陪你淋雨的人"一直是他作品中对爱情最浪漫的诠释。

此次,他回到纽约,动听复古的钢琴、自由舒展的爵士乐、智慧幽默的台词,众多伍迪·艾伦元素汇成别具一格的浪漫。

《纽约的一个雨天》也成为他首部在中国内地公映的作品。跟对的人一起走进影院,在大银幕上感受纽约雨天的爱情,还有比这更浪漫的约会吗?

《纽约的一个雨天》剧照

伍迪的罪与罚

“我和成百上千的女演员合作过,她们中没有一个人抱怨过我,连一个都没有。”

1992年1月,伍迪·艾伦的时任女友米亚·法罗在他家中偶然发现她的养女、21岁宋宜的裸照。此时,米亚才意识到伍迪和宋宜的地下情,这也导致了米亚和伍迪长期情侣关系的决裂。

宋宜1970年出生在韩国,是米亚与指挥家前夫安德列·普利文领养的女儿。她的亲生母亲在宋宜出生不久就把她遗弃到首尔的贫民窟街道上,七岁才被米亚领养。

在米亚和伍迪分手后,宋宜就搬去和伍迪一起居住。由于米亚和伍迪并没有实质的合法婚姻关系,他并不算宋宜的继父。

1997年,老少配结婚了,同时领养了两个女儿。每当有电影首映,伍迪和宋宜都会成双入对地出席。据说,《蓝色茉莉》就是根据宋宜向伍迪讲述的一则趣事写成,电影的女主人公是宋宜的熟人。

2020年,宋宜打破沉默,在接受《纽约杂志》专访时谈到了自己的童年,说自己与米亚和她当时的丈夫安德列的生活很不稳定。

她还表示米亚并没有“母性”,第一次给她洗澡时给她造成了精神创伤,当时她大概5-7岁左右,“米亚直接把我扔水里了。”

宋宜告诉媒体,米亚对她非常严厉。“米亚以前会把单词写在我胳膊上,这是很羞辱人的,我只能经常穿长袖,她把我倒立着捆着,攥着我的脚,让血液全集中在头部。因为她不知道从哪儿读来的,认为如果血液都在脑子里,我会变得更聪明。”

更重要的是,她还谈到了与伍迪·艾伦的恋情。上大学之前,两人之间的感情是纯柏拉图的,她回忆上大学后,两个人开始交往,“我们两个人就像磁铁互相吸引”,她承认是伍迪追的她,“我感到了自己受到了重视。”

宋宜也记得裸照被发现的一幕,“米亚回家问了我这件事,我的求生欲让我一开始否认了来着,”,她接着说,“但米亚说她有照片,我就知道我完了,”她说米亚抽了她嘴巴。

“伍迪来的时候,她冲他尖叫,当时迪兰(养女)和罗南(亲生儿子)都在家,一个6岁一个4岁,他们听见自己的母亲深更半夜叫唤了好几个小时。”

当然,迪兰和罗南依然站在米亚·法罗这边,称宋宜的说法是在诽谤和攻击。

双方各执一词,至今仍水火不容。

至于真相到底是什么?

我们不知道,或者是会去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答案。

整个事件已经让伍迪受到了惩罚,在《纽约的一个雨天》之后,他就已经失去了好莱坞的支持和相当一部分的北美市场。

他最近的作品是2020年,再次离开纽约,在西班牙拍的《里夫金的电影节》,卡司名单里再不见任何一位知名演员的踪影,影片也仅仅在西班牙圣巴斯蒂安电影节露了一面后便迅速登陆线上。

随是戏剧,但片中不乏怀旧感伤,也是伍迪透过镜头放出心中的困惑:自己一直追求的电影究竟意义何在?

银幕外,热爱伍迪的影迷,也和喜欢波兰斯基的人一样,陷入人品和作品要不要、能不能分开看的拷问。

不知这会否是今年87岁高龄的伍迪·艾伦的最后一部电影?

如果是,仅仅作为影迷来说,难免会感到失落与遗憾。

作者|摸鱼(煮观本主)

貳十二世纪生人,

一流摸鱼打工人,二流白日梦想家,

三流工笔小画家,四流媒体码字人。

原标题:《86岁的伍迪·艾伦偶遇海底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