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暖闻|小女孩被毒蛇咬伤危及生命,新疆交警连夜六百公里送医

“长安剑”微信公号
2017-06-12 16:36
一号专案 >
字号

现在回想起来,孙军令仍然抑制不住内心激动,“多亏了他们!”“谢谢这些好心人,交警都是新疆的正能量!”朴实的话语一如朴实的他,刚刚跟ICU里的女儿通了话,虽然还未完全脱离危险,但是跟前一天的“哭都没功夫”相比,绷紧的心弦稍稍放松了一些。

6月10日,个体户孙军令的女儿被毒蛇咬伤,在电台、交警的协助下,600公里,5个地区,一场跨越多地州的生命接力,11小时的生死大救援划破了新疆的夜。

时间拨回到19点30分左右

在经常因“雪灾”出现在新闻上的玛依塔斯,一个距离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约40公里的风力发电站旁边的小山沟里,孙军令和他的朋友们正带着10岁的女儿周末度假休闲。

“爸爸,腿疼死啦!”女儿突然大声哭了起来,正在采摘野菜的孙军令停下了自己手中的动作,连忙转身回头。

看到年仅十岁的女儿站在那,抬着左腿,一个劲地大哭。“爸爸,腿疼死啦!”

“怎么了?怎么了?”忙上前去的孙军令关切道,拉着女儿的左腿,四处搜寻。眼睛注意到了女儿左腿脚踝处上方三厘米处,有两个出血点。

“第一反应是被什么咬了或者被什么刺了。”孙军令立即左右搜寻,草丛里并没有虫子一类,女儿脚下只有形似利剑的一种植物。孙军令怀疑是这该死的植物刺的。

“当时第一时间没想到是蛇,我以为是草给她扎破了。”孙军令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只好用手挤了挤女儿腿上的这两个出血点。

脚越来越肿,“肿得膝盖都没办法动。”孙军令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马驱车赶往医院。

孙军令此时没有想到这两个小小的出血点,差点要了女儿小杨杨的命。

20点30分

6月10日20点30分,抵达额敏县兵团第九师医院。

女儿的脚此时已经肿得越来越厉害,出血点已经不再出血,变得发紫。

“应该是蛇咬的!”医生立刻准备简单进行处理。

消过毒,医生拿起针,在小杨杨被咬的出血点和肿得厉害的地方,分别轻轻地扎了下,进行排毒。

孙军令在一旁注视着。“你们得赶紧送到大医院去,我们这里没有抗毒血清。”让小杨杨服下抗蛇毒的药,医生对他说。

孙军令像是得到了“神谕”。

“赶往大医院,越快越好!”这是孙军令心里唯一的想法。

此时,孙军令的朋友们已经在自己的朋友圈和微信群发送寻找抗毒血清蛋白的消息。

21点14分

924民生广播收到听友的求助:10岁的小杨杨(化名)于当天下午7点左右跟随家人在额敏当地山中游玩不慎被蛇咬伤,急需抗毒血清蛋白。

“第一眼看到图片,倍感心疼,都为孩子的身体状况捏了一把汗。”但时间就是生命,没有一秒钟的迟缓。924民生广播全体成员开始多方联系,寻找血清。

“谁认识军区总医院的人或者相关电话?”“我问了说医学院或者二医院急诊科可能有!”微信群、朋友圈炸开了锅,目的只有一个“救人”。

新疆很少出现蛇咬伤病例,所以本地并没有大量储备抗毒血清,甚至可以说屈指可数。几乎寻遍了乌鲁木齐所有可能有血清的地方,终于还是寻到了好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有抗毒血清蛋白。

虽然还不能确定这种血清是否对小杨杨所中的蛇毒有效,但医院表示,如果接诊后患者情况不容乐观,可紧急从内地调配血清。

至少多了一线希望。

可问题又来了,额敏县到乌鲁木齐,全程567公里,开车大约需要7、8个小时,正值夜间,更增加了行车的时间和难度。小杨杨能平安撑过去吗?

孙军令心里也没个底。

23点50分

新疆台924民生广播节目部主任高远用微信紧急转发了一条消息。“各位警官,紧急求助。”

几乎是同时,新疆总队宋述玉“@所有人:请辖区交警协助开辟生命通道”。

“塔城收到,立即部署”!

124人的“丝路话语群”的微信群立马开启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时间赛跑。

这一边救援车辆在飞驰,另一边,在924民生广播和交警总队的联络群内,沿线各地州各辖区的交警们也在紧张而高效的安排部署工作。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景文龙刚刚执勤回来,打开手机。信息中被毒蛇咬伤的孩子父亲的车牌号和电话有些熟悉,“好像是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景文龙立即打电话询问。

23点53分

接到景文龙打来的电话,孙军令已经在开往托里的高速路上。

“交警部门已经开辟生命通道,一路护送你们到乌鲁木齐。我们额敏这边会跟下一站托里联系好接应。”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抢时间。

孩子在车上,伤口慢慢在恶化,“腿肿得很厉害”,紫色也开始逐渐扩散。

孩子疼,父亲急。

此时交警工作群里,热火朝天,丝毫没有睡意。

“托里大队已经对接上了,有托里大队的车在前面带道。”

“克拉玛依辖区之后是哪个地州的,帮忙对接下。”

“做好不同辖区交警对接工作,确保行车安全。”

“生死接力”紧张进行着……

23点58分

时间逼近凌晨。夜深了,只见两旁建筑物、树影极速往后移动。小杨杨意识还算清醒,可以正常应答,但腿越来越肿,几乎不能动弹。

车里,母亲陪着孩子,除了偶尔关切,其他时间都沉默不言。从赶到兵团第九师医院后,她就没怎么说话,也没有埋怨孙军令。她只是咬着牙,眼睛里噙着泪,目光长时间地盯着女儿脚踝上的伤口,它们此时就像两个妖怪,紧紧地抓住了女儿。

微信群里,“目前他们已上高速,离克拉玛依还有100公里,已安排克拉玛依高速大队、九公里大队护送。”

从23时53分,托里公安局交警大队接到塔城地区交警支队命令,迅速安排铁厂沟中队的两名民警,开着一辆警车在S201线63公里处接到了小杨杨一家。

101公里行程,50分钟时间,托里地区交警将小杨杨一家安全护送出辖区。

凌晨1时左右,克拉玛依交警接到他们了!

凌晨2点45分

夜深了,前方警灯闪烁不停,孙军令的车在后飞驰。

从克拉玛依进入呼克快速路,再到小拐收费站,135团收费站,一站接一站,只是警车开道,后车飞驰。

时针指向凌晨2点45分,意外发生了。

突然,“前车遗落的东西飞过来了,来不及避让。”孙军令回忆道。

那时,载着孩子的车辆即将进入石河子莫索湾交警大队辖区,因避让不及时前车的遗落物,车辆发生爆胎故障。

“坐我们的警车走吧,抢时间要紧。”下野地大队将受伤的小杨杨一家交给莫索湾交警支队。

孙军令一家来不及多思考。

小杨杨的腿此时已经不能动了,民警果断将她抱到警车上,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将小杨杨送往与下一辖区交界处。

时间越来越紧迫,下野地大队提前与沙门子收费站和新湖收费站联系一路放行。

紧急抵达新湖收费站,此时已经接近凌晨三点。

前方的警车还在等着。

最后一站!

抵达昌吉了!快了!快了!最后一站!

过了昌吉,就到乌鲁木齐市了。

小杨杨还有意识,但被咬伤的腿已经彻底不能动了。

左脚脚踝处两个芝麻大的小点,牵动着多少人的心。伤口颜色变深一点,父亲的眉头就更紧一点,交警部门的紧迫感就更强一点。

每到一个站点,交警部门都早早等候着,一看到孙军令的车抵达,一刻不耽误,马上开道赶往下一个地点。

离医院越近,孙军令一家越紧张,证明时间已经过去许久,孙军令一家心提到了嗓子眼。

公安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管理支队接到孩子,马不停蹄,奔向医院。924广播记者李哲也从乌鲁木齐出发驱车100多公里接应小杨杨一家,陪同孩子送往医院就医。

多地交警与时间赛跑,生命接力,最终比预计时间早了两个小时抵达医院。

“到了,终于到了。”

6月11日凌晨,时针指向6点,小杨杨安全到达自治区人民医院。

由于患者病况在新疆极为罕见,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一接到消息便组织了专家会诊,同时紧急调配抗毒血清蛋白。

警车停稳,一拉开车门,早已准备好的医生们涌上。小杨杨马上被送进医院,入住ICU,进行紧急治疗。

天亮了!

这一夜,当城市都在安眠之中,夜空下却有暖流涌动。

924广播节目部高远近30个小时没闭眼了,这个周末他没有亲自带自己的孩子去看病。他在朋友圈里写道:“和你的感冒相比,还有一个10岁的小姐姐有生命的危险,更需要爸爸的帮助,也许等你长大了就能理解爸爸了。”

好多爱心人士积极联系孙军令,有的提供医院的联系方式,有的提供抗毒血清蛋白的线索,有的专家帮忙分析毒蛇的种类,有的还说“我们免费给你提供血清”……这30多个小时里,孙军令接到了无数个类似的电话。

“通过电话了,意识也很清醒。”和ICU通话后,孙军令语气里充满疲倦但不乏关切。到现在30多个小时没合眼,总算松了口气。不能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父母,就近在乌鲁木齐医院附近的宾馆住下了。他说他要感谢的有太多的人。“多亏了他们!”孙军令有些激动地说。

6月11日16点左右,经过了专家会诊,确认孩子是被蝮蛇咬伤,需要注射抗蝮蛇血清。医院联系上了上海的一家制药厂,顺利在乌鲁木齐找到了抗蝮蛇血清,17点左右开始给孩子注射。

截至发稿时间,孩子还在重症监护室里观察治疗。

在这场跨越600公里的生命接力,11个小时的生死大救援之后,塔城,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高支队等多地交警又开始正常上班执勤了。

他们依旧站在各个交通路口,顶着烈日,挥舞着手,疏导着各地的交通…… 

(原题为《十万火急!小女孩被毒蛇咬伤生命危险,新疆交警星夜兼程11小时生死大救援!》)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