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牛电动的资本故事,渐失光环

2022-03-11 16: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3月7日晚,小牛电动公布了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小牛电动在第四季度的营收为9.861亿元,同比增长46.7%;净利润为4760万元,同比下滑18.1%。毛利率22.6%,2020年第四季度为25.2%。2021全年营收为37.05亿元,同比增长51.6%;净利润为2.26亿元,同比增长33.7%;毛利率21.90%,2020年毛利率为22.9%。

小牛电动表示,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较高和产品结构不同。

业务方面,2021年,小牛电动的总销量为103.79万辆,同比增长72.5%,也是其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销量分别达到98.8万辆和4.9万辆。

财报发布当日,小牛电动股价下跌16.86%。

小牛电动的未来何处去?

为何财报营收增加,可股价却下挫?

对此,锌财经吴辰光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小牛电动正在退下光环。

其所谓的电动智能,在整体看来也大体没有特别的体验可言,和传统两轮电动之间差异不大。

资本市场对其电动智能的故事开始有所“失望”,仅仅靠营收不足以弥补市场信心,由此才导致了财报“赚”、股价“跌”的奇葩状态。

具体看,小牛2021年以价换量,但在雅迪、爱玛、台铃、新日等传统厂商面前,市场份额并不好的小牛,开始崩坏。

毕竟,在智能体验缺乏颠覆式创新,小牛难以和传统厂商形成真正差异化之下。

于是,以低价扩张市场份额成为了小牛打破瓶颈的一个快捷方式,非如此,小牛只会在传统厂商也逐步加入智能化元素后,份额慢慢消磨殆尽。

但这种打法,如果不能后续突破智能化瓶颈,对于小牛来说也意味着慢性自杀。

于是,小牛没有退路,只能梭哈。

同时,雅迪、爱玛等传统厂商近年也在降价,也正在同步的压缩小牛的迂回时间和空间。

这种价格战,倒不是针对小牛,而是针对整个市场。

两轮电动车本身缺乏中高端市场的拓展能力,此前亦有以外形设计去进击中高端市场的尝试,但缺乏突破力。

因此,各路厂商殊途同归、选择以价格战方式先稳定市场份额,再徐徐图之。

此外,从分类看,市场常用九号和哈啰跟小牛做比较,但小牛也在智能化上被九号、哈啰以生态之力逐步拉开距离。

九号与哈啰,前者更偏重于创新和技术跃进、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两轮电动车厂商,后者有自身的网约车链条和消费场景。

本质上两家都和正在与传统两轮电动同质化混战的小牛电动,形成了差异化。

在存量市场上对小牛电动的直接冲击反而不如传统厂商。

但对基于智能体验和场景拓展的潜在增量市场上,上则对小牛电动形成了强大压力。

对小牛来说,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未来要想保持竞争力,就是把自己当初说过的豪言壮语变成真。

智能体验和场景拓展,是小牛起家的口号,只有口号落实,才能活下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