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18金! 中国轮椅冰壶队8-3击败瑞典队成功卫冕
团结的中国轮椅冰壶队。
一局定乾坤,这便是中国轮椅冰壶队今天的缩写。
轮椅冰壶决赛,前四局中国队1-2落后瑞典队的情况下,在第五局改变战术,利用对手失误成功拿到4分。随后的第七局,中国队再次拿到3分,比赛还剩一局的情况下,瑞典队提前认输。
最终,中国轮椅冰壶队8-3战胜瑞典,中国轮椅冰壶队时隔4年,再次在冬残奥会的舞台上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代表团本届冬残奥会的第18金。
中国队在比赛中。
一曲《向天再借五百年》
在北京冬残奥会之前,中国军团在冬残奥赛场很少站上舞台焦点——但中国轮椅冰壶队,就是最闪亮的一面旗帜。
2014年索契冬残奥会,队伍首次亮相赛场就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与领奖台一步之遥。而到了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更是成为了历史的创造者。
这支队伍在平昌获得的冬残奥会金牌,不仅是中国代表团历史首枚冬残奥金牌,也打破了2006年都灵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正式成为比赛项目以来,加拿大队对该项目的冠军垄断。
不过,在本届北京冬残奥会开局阶段,中国轮椅冰壶队的起步并不顺利,遭遇了两连败,但在及时调整心态之后,队伍快速找回状态,开启了连胜步伐。
据队长王海涛透露,在遭遇两连败时,是队友孙玉龙给大家唱了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鼓舞士气,让大家找回了斗志,而这支团结一心的队伍也在之后的比赛中打出了气势。
在3月10日,队伍就在战胜英国队之后,以一波七连胜提前锁定了半决赛席位。
决赛舞台,中国队一鼓作气,在第五局拿到4分后,又在第七局拿到3分,最终8-3大比分战胜瑞典队,时隔4年再次在冬残奥会上夺得冠军。
岳清爽和李建锐举起一双“宝鞋”。
在半决赛中,中国队9-5击败三届冬残奥金牌得主加拿大队,顺利晋级决赛。
赛后,中国队教练岳清爽和李建锐举起一双“宝鞋”庆祝队伍胜利。
岳清爽透露,这双鞋来自李建锐,是队伍的“幸运鞋”,近年来每当半决赛和决赛胜利后都会高高举起,为队伍助威。
北京姑娘闫卓。
轮椅上的追梦人
事实上,虽然在四年前创造了历史,得到了更多关注,但中国轮椅冰壶队并没有过半点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的念头。
在队伍的训练馆中,就挂着一条显眼的横幅:“平昌夺冠已成历史,从零开始奔向北京。”在荣誉之后,队伍选择“归零”再出发。
北京姑娘闫卓就是在新周期站上冬残奥舞台的新面孔。由于患有先天性脊柱裂,闫卓的双腿无法行走,但在轮椅上,她依然拼尽全力,甚至练得有些“疯狂”。
为了能够尽快提升水平,为了延长训练时间,闫卓曾经通过控制喝水量来减少上厕所的频次,甚至憋尿坚持训练,因而出现严重肾积水。但为了参加比赛,闫卓在做了支架手术后带着尿管返回冰场。
除此之外,她还遭遇了其他挑战。“腿没有知觉,冻伤的话自己也不知道,腿上经常有冻疮,为了防止冻伤会贴‘暖宝宝’,但是有时候忘记摘掉又会烫伤。”接受采访时,她这样描述刚练轮椅冰壶时的那段时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9年轮椅冰壶世锦赛队员选拔中,闫卓以出色的成绩入选,并和队友们最终一起夺得了2019年轮椅冰壶世锦赛的冠军。
像这样刻苦投入的,不只是闫卓一个,而是整支队伍中从老将到后辈的每一个人。
连曾经代表中国女子冰壶队夺得过世界冠军的教练岳清爽都不禁感叹:“其实是我从这些残疾人运动员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的顽强拼搏也不断激励着我。”
“比如我也有很累很疲惫的时候,想早点儿下冰,但队员们的表现让我不能‘偷懒’。他们特别特别珍惜自己的训练和比赛的机会。”
不向命运低头的强者
虽然相比健全人的冰壶项目,轮椅冰壶在掷出冰壶后并没有擦冰的环节,无法对冰壶的运行线路进行调整,但每一次掷出后,中国轮椅冰壶队的运动员总是习惯用喊声来“声控”冰壶,也被人们调侃为“声波擦冰”。
队长王海涛说,这是队员们为自己加油打气,调动情绪的一种方式。教练岳清爽也支持队员用这种方式和冰壶“互动”:“虽说冰壶只是个物体,但队员要把它当成‘宝贝’一样爱护。你想要它按照什么线路走,你就应该告诉它。”
但很明显,真正能够让冰壶一次次按照队员的构想精准落位的,并非赛场上的喊声,而是场下的汗水。
虽然少了擦冰环节,但轮椅冰壶运动员由于身体能力受限,想要控制冰壶其实更为困难,就像闫卓所说:“一上手才发现没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个加旋转的动作都要练习很长时间,接着还要考虑控制力量,适应场地和配合队友等问题。”
从平昌问鼎创造历史,到北京冬奥重新出发,队伍付出的努力外人难以想象,不仅需要每天成百上千次的推杆,也需要花许多时间学习战术配合。
中国轮椅冰壶队教练李建锐曾说,成功没有捷径可走,这期间会经历磨难甚至感到绝望。但种种困难,都没有阻挡队伍奋进的脚步。
李建锐从2007年刚开始建队时就带领着这支队伍,一开始队伍没有场地,只能自己画场地,用矿泉水瓶等土道具训练,出国比赛只是垫底。但教练和队员没有放弃,用强大的学习能力和不懈的坚持,一步步追赶着世界强队。
如今,运动员们不仅可以在最顶级的赛事舞台上为国争光,更是通过竞技找到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队员陈建新说:“体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闫卓则说:“每一段难熬的日子都是成长的过程,熬过去便是晴天,能见彩虹。”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