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金光耀: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二三事
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二三事
金光耀
中心创始主任、学术委员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金光耀在中心成立仪式上
转眼间,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路。
我与中心的缘分开始于2011年11月初的那个晚上。当时正在北京大学参加北京论坛,开幕晚宴后,一同参会的林尚立副校长约我在会议驻地北大博雅宾馆的大厅谈话,告诉我学校决定以文史哲学科为基础,成立一个致力于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推介中国文化的中心,并要我负责中心的筹备事务。对我来说事情来的十分突然,尤其要我负责新中心的筹建。但静下心来一想,充分发挥复旦人文学科优势,积极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提升中国软实力,是杨玉良校长和负责文科的林尚立副校长已多次强调过的,因此建立一个新的中心也不算太突然。那时,孔子学院在全球各地纷纷建立,着力于介绍中国文化,尚未顾及中外人文学科间的学术交流。杨校长和林校长认为,文史哲是复旦的传统优势学科,应该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出自己的贡献。建立一个新的中心就是要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
但新的中心应该办成什么样,以什么方式来推进中外人文学术交流,这时还没有具体的构想。从北京回来后,11月中旬林校长召集文史哲各系及历史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十余名教授开会,将学校的设想和盘托出,请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一起来确定中心的架构和工作方案。此后一个月内,这样的讨论还有多次,参加讨论的有中文系的陈引驰、汪涌豪、哲学学院的李天纲、郝兆宽、史地所的姚大力和正在做博士后的章可等人。
开始讨论时,大家有一个相同的看法,建立这样一个中心在国内高校中还没有先例,因此必须对标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机构或国际学术交流项目。于是,我们重点以哈佛燕京学社、美国富布莱特项目、德国学术交流基金项目(DAAD)、洪堡基金会为对象,找来相关资料,研究分析它们各自的宗旨、运行方式及可供我们借鉴之处。陈引驰和李天纲都曾是哈佛燕京学社的访问学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出如何借鉴燕京学社的具体建议。
经过几次讨论,大家逐渐形成了共识。新的中心名称为“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是以复旦文、史、哲三个学科为基础搭建的学术平台,宗旨是发挥复旦人文学科的特长,推进国际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研究,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在此过程中积极提升中国学术界的国际对话能力,传播中华文明。至于以什么方式开展对话和交流,最初有过参照孔子学院模式到海外设立分中心的提议。但在讨论过程中,大家认识到,有关中华文明的研究在各国学术界所占地位有很大不同,海外分中心能否得到所在国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和关注,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从学术交流的成效和运行的成本考虑,还是参照哈佛燕京学社的访问学者项目和洪堡基金会的“洪堡学者”项目,邀请海外学者来复旦,提供“在地”的学习和研究机会。讨论后形成的共识是,通过将海外学者“请进来”,推动中国文化和学术“走出去”,希望以此走出一条中国学术界与国外学术界交流的新路。在林校长的主持下,章可执笔还将这一构想写成报告送交上级部门,得到了肯定。根据我的理解,在林校长心目中,建立中心是确立并提升复旦人文学科在国内外学术界地位的重要举措。
因为是一个国际交流平台,中心要有一个英文名称,讨论中有各种建议。姚大力老师提出中华文明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英文用复数civilizations更为准确贴切,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表明了我们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不过,最后考虑到这与通常的单数用法不同,担心引起误解,于是没有采纳。英语名称初步确定后,我请校长外事顾问陈寅章老师去征询陆谷孙先生意见,陆先生予以肯定。
在筹备过程中,学校确定由分别来自中文、哲学和历史学科的陈引驰、李天纲和我负责中心的日常工作,并明确下学期开学初即2012年3月上旬要举行中心成立仪式。此时已是12月,中间还有一个寒假,时间是很紧迫的。
我们在之前讨论的基础上,细化明确了访问学者计划。首先是确定访问学者的对象是在欧美、日本等国大学和研究机构有助理教授或副教授职位的中青年学者,访问计划能够为他们完成自己的第一本或第二本书提供在地研究的机会。我们认为,已经成名的学者比较容易获得学术资助,与他们相比,刚开始学术生涯的年轻学者更需要得到支持。中心的宗旨是推进中外学术交流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因此要求访问学者在复旦期间就自己正在研究的课题,组织一次以中外年轻学者为主的工作坊,希望通过这样的工作坊,中国学界可以了解国外最新的研究状况,同时也将中国学者的研究介绍给海外,构建起访问学者与国内学者的全方位、多层次交流体系。工作坊的安排在海内外类似的访问学者计划中没有先例,可说是中心的一个创新。我们还确定将这个项目作为中心成立之初的重点工作,以此传播和扩大中心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从后来访问学者计划的推行来看,开创时的初衷基本实现了。到2020年初疫情爆发前,一共有来自欧洲、北美、亚洲、南美和大洋洲的56位学者入驻中心,其中有些学者访问期间的研究计划已成书出版。以工作坊的讨论为基础,出版了20部论文集,许多中外年轻学者通过工作坊建立了长久的学术联系。
筹备工作开始后,学校给予全力的支持。经费之外,最主要的是工作空间,这是学校最为紧缺的资源。最初学校考虑将11号楼二楼西面的半个楼面划给中心,我与章可去那里看过。那是一个旧楼,需要改建,我们初步考虑了具体布局。最后,学校决定将光华西楼8楼朝南一排共2大间4小间给中心。这是刚启用的新屋,无需改建,因为文史哲各系所都在光华西楼,这一安排更有利于中心开展学术活动。
筹备工作事务纷繁,我与引驰、天纲在各自的系都还承担行政工作,更不用说教学任务了,而中心尚未成立还没有自己的行政人员,具体事情的推进落实都需人手。引驰就请中文系的行政助理储丹丹承担对海外学者的联络,天纲负责利徐学社,就请来该社的梁准张罗行政事务,引驰指导的在读硕士生钱宇也一起参加进来,整个学术行政事务则由章可总负责。有了这么一个精干的班子,筹备事务得以紧张而有条不紊地进行。
2012年1月初,林校长与我们一起定下3月9日举行中心成立仪式,并确定在成立仪式当天举办主题为“价值与意义:中华文明的再认识”论坛,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进行主题学术演讲。经过几番联络后,最后确定主题演讲的海外学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杜赞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柯马丁和香港中文大学的陈方正,国内学者是清华大学的陈来,复旦校内学者是葛兆光、陈思和与吴晓明。最初拟邀请主题演讲的名单中还有其他德高望重的学者,但用于各种原因最终无法前来。主题演讲之外,还邀请北大、社科院等学术机构的十多位学者参加论坛之后的圆桌会议。
3月9日,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的成立仪式在光华楼东辅楼一楼举行。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与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和校长杨玉良一起为中心成立揭牌。许琳是复旦大学化学系“文革”期间的大学生,她在致辞中以开玩笑的口吻说,她是学化学的,化学与文化都有一个化字,但自己对文化不是太懂。她还说,这是她担任国家汉办主任一职后第一次回到母校。许琳对复旦大学成立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的宗旨和具体做法十分认可。当天晚餐时,她向复旦校领导表示,国家汉办将大力支持复旦的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林校长听到这一表态后,马上来到我们这一桌,高兴地告诉这个好消息。此后多年,中心得到了国家汉办的持续支持。中心成立仪式后,在主持论坛的开场白中,面对汉办和学校领导以及海内外的学者,我深感肩上担子的分量,向大家表态:中心已经起步了,我们会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如今,中心已经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过了十年的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