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代表委员话煤炭:紧抓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做好保供稳价
当前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比重过半,中短期内煤炭在能源消费中仍处重要地位。有序推进“双碳”目标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为煤炭发展进言献策。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2022年的工作重点是提高能源供应稳定性和弹性。增强煤炭供应能力,强化煤电支撑作用,发挥好煤炭、煤电在能源供应体系的基础和兜底保障作用。
根据煤炭下游四大耗煤行业的发展和需求情况判断,2022年国内煤炭需求仍会增长2%左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表示,2022年动力煤将受到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相平衡、煤炭中长期合同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国家管理部门对煤炭现货市场进行调控的三重影响,煤炭能源的“兜底保供”作用更显突出。
紧抓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必须积极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国政协常委、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碧灵说,一方面,通过高效利用逐步实现煤炭使用的减量化;另一方面,通过清洁利用减少煤炭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此外,增加新能源的比例,积极解决新能源的消纳问题,强化新能源的调峰蓄积能力,最后实现煤炭除在关键行业利用外,仅将煤炭作为火电调峰的备用能源。
潘碧灵认为,实现低碳、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转型,调结构、提能效、强竞争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潘碧灵表示,随着碳市场的逐步成熟,传统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生产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越发处于劣势,随着新能源技术不断成熟和开发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生产技术和工艺的革新,降低能源使用和碳排放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中泰金融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冯艺东建议,组织成立全国清洁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建立清洁煤炭标准化体系,确保工业、发电、民用等不同用途清洁煤都有相应质量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金鹏辉表示,经测算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吨。金鹏辉表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安排了2000亿的真金白银,专门对煤炭相关产业的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煤电企业可获得低成本资金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和平认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引导煤炭产业绿色发展,建议从国家层面合理调整煤炭消费量统计方法和标准。
李和平说,要充分考虑煤矸石燃烧利用数量比重低,产生碳排放也极为有限的实际,将洗选矸石不作为煤炭消费量统计。如确需将洗选矸石作为煤炭消费量,建议仅纳入以燃烧方式利用矸石并按热值折算后统计。
建立煤矿退出机制,有序推进矿企智能化建设
“加快建立煤矿退出投入长效机制”,全国人大代表、淮北矿业集团煤电技师学院高级工程师杨杰表示,通过建立机制,可以保证煤矿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杨杰表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退出煤矿5700处左右、退出落后产能10亿吨/年以上,安置职工100万人左右,煤炭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显著提高。但随着煤矿加快关闭退出,矿区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集中显现。
从长远看,将有更多煤矿关闭退出,产业转型是矿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务院提出,要健全长效机制,落实接续替代产业扶持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社会力量,推动接续替代产业发展。
杨杰建议,加快研究提出产业转型发展费用计提标准。所有煤炭生产企业须单独提取产业转型发展费用。提取产业转型发展费用,计入当期费用,允许企业在缴纳所得税以前列支。产业转型发展费用由煤炭生产企业自行提取,专款专用,设立单独会计科目,单独核算。年终企业编制产业转型发展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表,报当地财政和税务机关备案。
在矿企智能化转型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满慎刚表示,随着5G、工业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智能装备的加快应用,为矿山企业优化生产组织、强化管控能力、促进安全生产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有力支撑。
满慎刚建议,加快研究制订行业标准,稳步有序推进矿企智能化建设。推出含金量高的“政策包”,形成多方参与投入格局。
智能化建设需要“真金白银”、持续投入,对很多企业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他表示,要健全完善税收减免、低息贷款、贴息补助等优惠力度更大的金融税收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愿意加大投入,吸引信息通信、软件开发等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与、撬动社会资本跟进投入。设立智能化建设“种子”基金、专项资金等,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为企业智能化建设“松绑减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