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观察 | 那些回到溧阳的溧阳人
蒋瞰
溧阳天目湖
1、
90后范范被母亲勒令回到家乡溧阳前,已在杭州民宿软件公司做到大区销售经理,也在西塘做过民宿店长。和很多不得不回到小城市的人一样,她在家乡找不到心仪的工作,觉得有落差,和周围人对不上话,便一直在家平躺,直到遇到了轻度旅创的张庆。
张庆是常州人,喜欢溧阳的山水,尤其被戴埠镇的矿坑震撼,几年前也上演过“辞职开民宿”的戏码,就为了建造一家矿坑酒店。然而碍于大投资,矿坑酒店的梦想没能实现,他后来开出了一家森林度假酒店,颇有小林聪美为主角的日剧《森林民宿》的腔调。
溧阳戴埠镇的矿坑
2、
溧阳是常州的一个县市级,早年以天目湖和南山竹海闻名。尤其是天目湖,1957年,江苏省水利专家在溧阳考察,研究了当地地形,发现一马平川的沙河两边是延绵不断的碧绿大山。如在沙河的下游,能拦住这些水,用水发电,灌溉田地,便能造福民间。“沙河水库”就在那时开始建造。
1992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沙河水库改成了天目湖。今年(2022年),正好是天目湖旅游开发30周年。
又因为一条贯穿溧阳、长达365公里的1号公路,溧阳再次吸引游客自驾前往。只把公路用沥青铺平,路中间用红黄蓝三色刷成“彩虹路”,从交通切入,将整个溧阳的山水景点串起来。这种低成本的全域旅游营建法让很多城市拍大腿:我们怎么没想到呢!
溧阳1号公路
当山水真正成为了资源时,张庆开始帮助政府设计并运营一个名为“溧阳茶舍”的APP,相当于全域旅游的线上平台,范范成了她的合伙人。三十而立(溧),她们都觉得,现代旅游的竞争力已不完全在景区,还应该讲人的故事,尤其是年轻人。溧阳人有个不成文的习惯,在外面的年轻人最后都得回来,因为家里有山有水有产业。
遇上张庆的范范,很快振作起来。鸡飞狗跳的日常运营工作,让原本浮躁的她沉下心去对待。一认真才发现:民宿竟然这么有意思!客人们来这儿聚会、过生日、求婚甚至婚礼,他们满怀期望来,欣喜离开只为下次再聚。跟着张庆沿1号公路跑遍溧阳,大溪水库就像“小洱海”,北山竹箦更像“轻井泽”,想徒步有仙山头,想骑行有天目湖环线,想露营有音乐广场……溧阳竟然如此宝藏。
位于溧阳最北端的美岕·瓦屋厢房
“我在外面兜兜转转那么久,好像只是为了等待一个时间能和溧阳碰撞出火花。”范范说。
溧阳是个不同于别处的小城,现在能看到的酒店、民宿、咖啡馆等几乎都由本地人发起。这些年轻人,在外闯荡过,主动或被动地留在家乡,难以安分,便捣鼓出一些事,带着过去他们在国外或大城市的印记,把家乡溧阳营造出小城本应有的宜居温暖,又赋能其时尚。溧阳积聚了大量的返乡青年,而“返乡”在他们身上不再是苦逼和无奈。
3、
范范很快结识了徐岩和董枫夫妇。
沙河水库西北面有个大溪水库,风景同样很仙。开发宣传比沙河水库晚得多,还保有山间安宁(注:天目湖包括沙河水库和大溪水库两部分,只是沙河水库开发得早,很多人都以为沙河水库等同于天目湖)。
水库旁有个石塘村,1号公路拐进来就是。石塘村是个空心村,30栋房子,60户人家,真正住着的只有40多个老人。澳洲留学回来的徐岩,和银行工作的妻子董枫本来都在常州工作,在一次天目湖创新设计大赛中,徐岩的作品得了奖,但没能落地。他们便想:何不回乡自己造房子?
石塘村是徐岩的老家,夫妻俩在不被看好的声音中,将自家宅基地做成民宿“石塘37号”。学机械的徐岩开过设计师工作室,也开过奶茶店,便索性自己担任设计师和包工头,打造出一个包含民宿、餐厅、户外草坪、泳池在内的小型度假地,妻子主要负责日常运营。
石塘37号
徐岩和董枫夫妇在天目湖边
“我就想看看能不能恢复我们小时候在乡村的感觉。”比起外地人买地投资民宿,徐岩本身对村子有情感记忆。他又喊来表弟,让他在自家不远处开了间餐厅。表弟喜欢捣鼓吃的,所有的冷菜都自己卤,黑豆腐不买现成的,非得自己买了黑豆后磨成豆腐来下锅。“乡村振兴,人得先回来。”徐岩说。
“我前阵子在村里逛着逛着,发现了一个古墓,赶紧上报博物馆,是溧阳陶氏的起源。”徐岩没事就在村里晃悠,有要好的朋友客人来,夫妻俩也一定会亲自接待。
“以前总认为回到家乡的溧阳人是选择安逸的生活方式,其实不尽然。大城市996,民宿运营007,董枫徐岩他们白天服务客人,晚上机动响应,抽空还得剪视频/写小红书。”这是范范眼里的石塘37号。
4、
去年11月,范范和张庆的“轻度旅创”和石塘37号发起过一次“乡遇会”,公开汇集并号召在溧阳有意思的人。分享沙龙中,美岕树屋创始人仲春明也来了。论年纪,六十年代生人的他显然不算年轻,但他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
比起美岕树屋这个传奇作品,直到现在,人们依然会习惯性地先翻出仲春明的学历——复旦大学经济系硕士,经济思想史博士。这些过往,在仲春明看来,对自己最大的帮助是眼界以及思维方式。
仲春明是溧阳别桥镇人,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公司,其间又被外派到纽约做窗口公司。短暂在加拿大温哥华工作时,闯进维多利亚布查德花园,这趟游玩经历让他有了改变。
布查德花园是个废弃矿场,由一对夫妇合力建造,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成了游人必去的重要旅游景点。这让他想到了家乡溧阳——当时也是到处开矿。对照布查德花园的气候、地理位置,仲春明心想,将来溧阳的矿坑也可以做成花园。
2007年,仲春明来到溧阳南山。南山,除了竹海,还是长寿之乡,路上多可见“寿比南山”“悠然南山”这样的标语。面对这片他从小远眺着的地方,开始建造属于自己的“布查德花园”。2013年,仲春明做起了树屋,清晨起床,窗外就是山岚竹海。
美岕树屋
美岕树屋外景
“返乡”在仲春明看来,让他更加理解了度假产品,“我是站在上海人甚至老外的立场上来思考‘为什么人们要来溧阳度假’这个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本地化。”
仲春明在500多米长的上山路的一侧种满了绣球花,初夏,绣球盛开,相映在郁郁葱葱的竹海里,繁荣盛大。因为一次偶遇萤火虫,勾起了仲春明对于小时候夏天的记忆,他便规划生态保护区域,不施肥、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不安装路灯,保护山里的小精灵。
仲春明自称“村长”,朋友圈里早年是植物,现在是鸟。山民和投资人的区别是,前者是居住在山里的,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是惊喜。
仲春明的微信名是“鸊鷉”,是山里面常见的一种鸟类。
“它们是这里的原住民,我一直看得到它们。”说起这些山居动物们时,村长仿佛在说一个相识很久的朋友。
1号公路的确圈了不少粉,包括仲春明。他在溧阳最北面,用废弃的茶厂改造成了一间公路驿站,起名美岕·瓦屋厢房。薄雾咖啡吧、微雨茶室、风铃展厅、光之餐厅,慕名自驾环游1号公路的人仿佛是顺着“天路”来到了这里,北望瓦屋山,东眺神女湖,从地面延伸向天际,视野辽阔。这样的旅行,更接近于主动的获取,山水是滋养,没有侵略性。
不仅如此,似乎在和“全域旅游”相呼应,仲春明还在溧阳东南西北角设计并运营了不少“小品”:庆丰村的风吹稻花民宿,连带青蛙主题的自然教育;礼诗圩的礼诗田园是一个以莲花为主题的乡村餐厅;美岕·老宿舍则改造了有着六十余年历史的溧阳中学宿舍,作为城乡互动的往来点。在他看来,乡村建设光有“乡村”是站不住脚的。
庆丰村的网红庆丰馒头
5、
知乎上有人替溧阳抱不平,说它当年是南京老八县之一,省府为了让无锡独立,补偿常州损失的无锡县、江阴县、宜兴县三地,把南京的溧阳划给常州。
这在一定程度上科普了溧阳的地理。
溧阳行政上属于常州,但它东接宜兴,北面是是镇江句容,西临南京——西北挨着溧水区(溧水区是南京的,溧阳市是常州的,在外地人看来,这两者很容易搞混),西面和高淳区接壤,和南京、上海通高铁,常州人民却只能自驾前往。这种交融,无形中让原本不起眼的、位于溧阳西北面的曹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原本在上海做律师的陈娜,2016年回到了家乡溧阳,在曹山做起了纯农业。她和合伙人罗子攀流转了2400亩土地作为农业孵化基地,里面划分出了蛙稻共作、蟹稻共作、虾稻共作基地,青蛙甲鱼黑猪养殖区,生产出了自己品牌的蛙稻米,还提供包含土鸡、土鸭、土鹅、乌鸡等在内的私人订制服务,同时为全国500个农村提供技术支持。
“刚开始的时候,会想回上海,现在几乎不想了,溧阳山水都好,很有机会。”陈娜有一个拥有十几万粉丝的抖音号“娜姐的小农场”,但她不是李子柒,是一个活生生的农人,碰到她总忍不住会问“冬天冷夏天热的时候怎么保养自己?”
6、
和范范一样,挖掘出不少有趣的“在溧阳的溧阳人”的还有蒋鹏。在上海读书工作后,重新发现了溧阳的美好和机遇。他的公司叫“游子吟”,因为《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阳任县尉时所作。现在,他是桂林村的主理人,以乡村运营师的身份,为村子做规划和招商。
桂林村,属于丘陵山地,位于天目湖镇中西部,南接沙河水库、北跨大溪水库,是地跨两大水域之间的黄金地带,也是1号公路全域旅游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为迎接今年4月份桂林村开村,蒋鹏最近在忙着校对村上文创产品的最后一稿。
上世纪80年代,江苏省地质矿产局在溧阳发现了一种透闪石软玉矿床,因为发现地在梅岭村,便命名为梅岭玉。蒋鹏用梅岭玉作为书签的点缀。黄铜竹节笔用的是南山竹海中“竹子”的形象。整套产品起名星花路放,因为“星”指代桂林村吉祥物“桂小星”,“花”则是桂林村的“村花”桂花,“路”顾名思义就是溧阳的网红路1号公路。
“其实溧阳还有一个没被好好讲的故事,就是焦尾琴”,蒋鹏一直在“打捞”溧阳的古往今来。东汉蔡邕的“焦尾”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之一。据史料记载,文学家、史学家、音乐家、书法家蔡邕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十二年,其间隐居在吴楚交界的溧阳观山、黄山湖一带。传说蔡邕曾在观山一农家灶堂里抢出一段尚未烧完的青桐木,他依据青桐木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音色奇绝,因琴尾尚留有焦痕,故取琴名为“焦尾”。
7、
南艺毕业的“下垂眼”曾是饶雪漫公司的制片,来到好友的家乡溧阳,做了间南橘野舍,民宿像是电影里的画面。竹马岭民宿的老板娘蛋卷就好一口本地美食,自己找新鲜原料,找阿姨制作复刻童年味道,也把溧阳乡味卖给来住民宿的客人,享受从0到1研发美食,给自己打工的快乐。
范范脑子里有一本“人事帐”,里面都是有意思的人。
“溧阳因1号公路带动本地旅游业发展的势头正猛,年轻人回乡可自建优质民宿,销售本地乡村农副产品……接触到越来越多在乡村的溧阳人,总觉得他们身上总有一股‘自在’劲儿,是生于乡村而又反哺于乡村的自得其乐,”范范说。
美岕·瓦屋厢房咖啡馆外彩虹路穿过
有一本名为《地方创生标杆》的书,讲的是通过地区建设实践,日本的智头町成为“地方创生标杆”。实践者,也是作者之一的寺谷笃志说过一段他在瑞士一家酒店的经历。
那个酒店位于瑞士山岳地带海拔1936米的山脊上,旅馆主人也是村长,他说了一段话,让寺谷笃志很受酒店位于瑞士山岳地带海拔1936米的山脊上,旅馆主人也是村长,他说过一段让寺谷笃志很受启发的话——“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个避暑胜地,但以前村庄曾处于垂死的危险中。那时,我投下了所有财产建造了这家酒店。这件事给我的经验是,首先要对自己的村庄感到自豪,只有和自然和谐相处,生活才有价值。”
从本地出发,对本地抱有自豪感,地区就能够幸存下来。
在寺谷笃志这里,就形成了后来很有名的“零分之一运动”,要有放眼未来十年看问题的眼光,制订地区计划,挖掘自己生活所在地区的特色,并将其作为一种宝藏,培育地区的自豪感。而溧阳,就拥有着一群回到家乡的人。这也是一个地方全域旅游的内生动力,因为人,始终是最精彩的。
(蒋瞰,作家,媒体人,著有《山居普陀》《山居莫干》《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