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创新引领“十四五”实干成就“倍增+”】兰州大学跨学科课程:用创新点燃思想的火种
2021年10月14日晚6点45分,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的青年教师任桂平准时来到天山堂,脱掉外套、拷贝好PPT、环视教室、微微一笑……可容纳120人的教室内几乎座无虚席,除去104位选课同学,还有几位慕名前来旁听的同学,如此火爆的场面瞬间点燃了大家上课的热情。十五分钟后,这里将迎来任桂平老师设计负责的跨学科贯通课程———《医学地质与人体健康》的第一堂课。
“人生第一次主动听理科的课程,没想到这门课对文科生这么友好!它确实给我很多启示,首先是看问题的视角多元化了,原本固化的大脑得到了新鲜的刺激,甚至思维方式也有所改变;另外感觉多学科交叉真的蛮重要的,多涉猎其他学科并建立知识体系,这样或许才能在自己所处的领域走得更远!”2019级文学院的祁学敏在上完一学期的课程后感觉这个本想试一试的课程没有让自己失望。
“好喜欢老师的授课风格,我们能感受到老师非常走心。PPT做的很棒,文字虽少但都是最新文献资料,生动的图片、视频超级多。同时,还从我们已学知识中凝练出了许多新的知识,甚是奇妙有趣。”2019级任静怡是地矿学院一名本科生,这门课让她看到了专业课在更广阔天地中的另一种可能。
让不同学科在同一堂课上相互碰撞,这是兰州大学在2021年秋季学期的全新尝试。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视察时讲到“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多个学科相互渗透,在科学研究中创造新的突破和发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探索。
为适应这一新的学科动态,2021年秋季学期,兰州大学跨学科贯通课程项目正式拉开序幕。如今,一个学期的课程已经顺利结束,在这条摸索前行的道路上,课程如何开设,老师怎样备课,学生有什么期待……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几门跨学科课程的课堂,去了解兰大师生在跨学科道路上的认识与思考。
是创新也是挑战
2021年3月25日,兰州大学正式启动了跨学科贯通项目申报工作,按照教务处下发的相关文件,计划分5批进行建设,每年立项建设30门左右的跨学科课程。消息一出,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的青年教师任桂平内心很是激动。“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任桂平说,“学校能提供这么好的机会提前培养本科生跨学科思维,我一定当先锋。”
201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任桂平回到母校工作,成为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的一名副教授。读博期间,其主要从事地质微生物这一较为前沿、崭新的地学与生物交叉领域研究,深刻体会到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他对兰州大学开展跨学科贯通课程表现出了极大的期待和热情,决定开设一门关于地质和医学方面的课程。他随即邀请同学院张菀漪老师、基础医学院邵玉峰老师、公共卫生学院马莉老师组建了一支“志同道合”的年轻创作团队。
队伍有了,就要开始准备课程内容,五年交叉研究给任桂平提供了无数经验。虽然与其他三位教师共同开设一门跨学科贯通课程仍是一种挑战,但困难在这支队伍面前被一一攻克。从三月份教务处发放跨学科课程的相关通知开始,任桂平就开始构思《医学地质与人体健康》这一课程的主线内容,在三个月的深思熟虑后和近十次集体备课后,在时间与空间两大主线下,团队成功构建上中下三个篇章,同时加入了许多学生喜欢的视频、图片元素。“我面对的学生跟我年龄也差不了多少,00年左右的本科生,充满青春活力,所以我们课堂中会增加最新、最流行的元素,让他们融入到课堂中。”
经过前期申报、试讲、完善等环节,最终《医学地质与人体健康》《体质人类学》《核医学物理》等24门跨学科贯通课程顺利通过考核,它们于国庆节后正式在榆中校区和城关校区开课。
从课程名称来看,24门跨学科课程主要集中在医学健康、哲学智慧、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生态安全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建设并开设跨学科新课程目的在于通过不同学科专业内容的共融、联动和互补,实现跨学科贯通知识的整合,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持续提升学生解决综合问题、复杂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务处处长郭明宙谈到。
10月13日、14日晚上7时,由任桂平担任教学组长的《医学地质与人体健康》分别在城关校区和榆中校区准时开课。
地球生命诞生伊始,便与自然地质因素休戚与共。地质过程与人类疾病健康有何关联?众多典籍记录着先人对这一问题的观察与探索。在不同历史时期,讲述人类对人与自然的理解,将当下最前沿知识带入课堂,在“古、今、未来”尺度下将医学、地质、人体深度融合,这是任桂平团队课程的“制胜法宝”。
在准备阶段,团队也担心这样一门课程是否能被学生接受?有没有其他专业的学生会选?……但在前期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学生们对跨学科表现出的极大热情完全消除了任桂平的忧虑,“听说我们要开一门新课,大家热情极高。开课前好多同学问我,如果课程在医学校区,那我们榆中的同学怎么办呢?老师您不能偏心……”任桂平不想让大家的期待落空,决定双校区授课。“选课系统开放后不到1小时就选完了,而且选上课的同学大多来自其他院系,我们本院同学仅有7人抢到了,很多同学表示当天正在上课,下课后就已经满了选不上了……”
36学时的课程,因为同学们的热爱,被延长了一倍,“虽然这样团队老师们会累一些,但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把不同专业背景同学们的反馈了解的更清楚一些,这样会加速这门课的建设,所以我们团队还是迎难而上,一直在相互帮助。”
摸着石头过河
与任桂平老师一样,从业20年的甘肃省一流课程《流行病学》负责人、公共卫生学院胡晓斌老师也喜欢迎接挑战。在公共卫生学院执教20年来,胡晓斌始终坚持教研协同的工作理念,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我们一直致力于群体健康医疗数据的采集和研究,现在终于有机会把我们的研究理念和成果通过教学的方式传递给同学们,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10月14日晚7时,胡晓斌带着《大数据与健康》第一次与同学们见面。
新的课程,所有内容都需要重新精雕细琢,单是课程的名字,胡晓斌就思考了好久。在与团队成员公卫院石彦军、王龙、井立鹏、任晓卫,信息院马浚老师讨论后,才确定了《大数据与健康》。胡晓斌感叹到“这是一门完完全全的创新性课程,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在设计课程内容和主要框架的时候真的很费工夫。”
健康是“1”,健康是关乎每个人的最重要民生话题,涉及到健康问题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分析数据又需要很多先进的手段。胡晓斌认为,从电子病历到现在的大数据行程卡,健康与大数据的融合早就出现了,“我们一直都在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开发与应用,却没有真正开设这样一门课程。”
“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大数据的网络中,每个人的健康情况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先进手段更加明晰、高效地体现出来,大数据与健康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从实用的角度来考虑,胡晓斌将课程分成了三大主要模块,从介绍健康与大数据的概念引入,到掌握大数据与健康的管理与研究设计方法,最后再到大数据与健康的具体应用领域。课程旨在提升医学生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视角研究重大公共卫生和健康问题的能力,提升理工类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健康医疗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
“很荣幸能做这门课的第一批学生,老师不仅带我们了解到了大数据领域在国内外的最新动态,还结合实际,从生活中的防疫行程码等手段出发,增强了我对这门课的认知。”来自2018级预防医学专业的吕明翠是第一次上交叉融合课程,她对大数据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印象十分深刻,“之前没有想到过大数据还能应用到中医药领域,”但在这门课上,她学习到:“由于中药具有整体性、复杂性的特点,对其药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与化学药物相比具有较大差异。对复杂体系的研究长期制约着中药学的快速发展。但网络药理学为中药研究者提供了系统了解中药作用机制的新视角,非常适合解决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问题,极大地推动了中药的研究。”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赵志立老师和两位团队成员开设的《科学数据可视化》课程也与大数据相关。考虑到学生们对各种数据展示以及检索功能的需求量比较大,赵志立仔细考量了课程的安排与融合。“最开始我们会介绍一些很基础的可视化工具的使用方法,在最后加入设计美学方面的可视化内容,让同学们在这门课上能够学到科学美观的数据可视化方法,这是很实用的。”
“我觉得这门课的内容相当扎实,虽然对于文科生来说写代码、学习不同的软件会有些困难,但是赵老师相当负责,每节课都会手把手教我们使用excel、tableau等软件制作可视化的数据,同学们有问题,他也会及时地在群里解答。”2019级新闻传播学的罗诗越在进行了一学期的系统学习后,不仅学到了展示不同数据应该是用什么类型的图标,还了解到数据可视化并不是简单的信息、数字就能解决的,需要综合数学、设计、艺术、操作等多方面的内容才能完成。“这门课对我以后从事新闻事业很有帮助,能让我在数据新闻的制作上获得一定经验。”
在面对一门新课的萌芽初期时,赵志立也充满了苦恼。从海量的最新文献中筛选出最适合课堂的内容非常困难,很多全英文的文献看下来很费工夫,看完了又不一定能应用到课堂中,无形中耗费了很多时间。这是三位老师在完善课程体系时最头疼但却绕不过去的点。
“IT领域的课程内容更新得都特别快,有些内容虽然教材上有,但是它编入教材的时候已经过时了。我们基本上都是拿最新的内容补充课程内容,这个就比较难,特别费时间。”
除了课程的PPT制作,教材的准备与编写也是一大难点。
今年是跨学科贯通课程在兰州大学试行的第一年,目前这三门课都没有可依据的教材,但任桂平的研究生们却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们能跟随老师一起编写教材吗?我们也想为医学地质尽绵薄之力!”等到跨学科课程结束,得到学生很多反馈后,团队将开启相应的教材编写工作,虽然研究生无法执笔但 “会让他们参与调研、编排工作”,任桂平说:“编写咱们自己的、纯原创的东西,这个过程是很舒服的。”
跨学科课程对老师来说是新鲜事物,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为了更好地考量学生们对课程的接受和适应程度,三门课程都采用了过程性考核的方式。在36个课时的授课过程中,他们布置了几次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及时跟进学生的上课进度,通过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和节奏。
“为师生提供思想的火种”
“很多人对我们地质学专业有误解,认为我们每天都拿着锤子跑野外……”任桂平说,“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今地球科学(地质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好多新兴的交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发展潜力,我觉得跨学科贯通课程不仅让大家了解地矿学院,还可以给不同专业的同学提供一些全新研究思路。”
由任桂平团队开设的这门课程,不限制年级和专业,只要同学们感兴趣,都可以选,不同专业的同学表示通过这门课真正领略了医学地质的魅力。
“我在看到这门课的时候,就很好奇,医学与地质这两个学科的联系点是什么,之前从来没听说过,怀揣着好奇,选择了这门课。学习过程让人耳目一新,没有晦涩反而非常生动有趣。无数生活实用的新知识,让我能够以一种新的角度来认识医学。”2019级口腔医学院的尚秋颖觉得和这门课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期待以后接触更多相关知识。
“老师会用很多案例给我们解读医学、地质、人体健康之间的联系。比如第四章提到的氟斑牙让我印象很深,水质是地质的一部分,氟斑牙就与饮用水中氟含量过高有关,这种疾病也是医学的一部分,老师还给我们讲吃土的故事……”上过《医学地质与人体健康》,2019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朱秋蓉对自己不熟悉的学科概念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踏入了学科交叉的世界。
“身为医学生,这门课与我们的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却因为加入了地质学的相关知识,展现出了别样的魅力。老师讲生物矿化机制,纠正了我们以往对肾结石形成过程的错误认识,更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想法。”2019级口腔医学院的王世琪说,“当医学与地质学这一相对远离医学体系的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时,给我带来了更多的震撼和灵感的迸发,我想,这就是大家都爱这门课的原因吧!”
同样,在对跨学科课程的展望中,胡晓斌希望同学们不管以后从事什么职业、进行哪方面的学术研究,都可以想到若干年前课堂上提到过的某个信息点,在自己心中形成一种理念,能真正地应用到实践当中。
赵志立对跨学科贯通课程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有着自己清晰的认识,“在大学里面,更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跨学科课程最终还是要起到引领的作用,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索。”
跨学科贯通课程,不仅引领学生探索更广阔的领域,也让师生在彼此的交流合作中得到了意外收获。
“我一直坚信1+1>2的理念,在我们几位老师的集体备课和思想碰撞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没想过的东西,这就是团队合作的魅力所在。”胡晓斌很喜欢团队合作的备课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为我提供了不少值得深入探索的新方向,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才算是达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
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跨学科课程在未来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领域,但几位老师都对此充满期待,“不是要学习到具体的某些知识,”跨学科课程是传递思想火种的温床,让每一个思想的火苗都能在课堂中延续,形成燎原之势。“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留下的,应是思想的种子。”任桂平说,“愿同学们在交叉课程学习中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世界!”
链接:《兰州大学报》第1016期(2022年3月4日,星期五)2版
编辑:阚思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