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访广汽曾庆洪:新能源车利润有望扩大,涨价对销量影响不大
“需要引导更多资本投向新能源汽车,通过资本支持企业技术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新一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在接受澎湃新闻书面专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庆洪提出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建议》等五项建议。他表示,中国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多年,对新兴市场的成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新能源汽车的总体规模仍比较小、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产业长足发展任重道远。
除补贴退坡外,曾庆洪认为,新能源车企面临着来自原材料成本和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不过,随着市场占有量不断扩大,企业有望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利润空间有望不断扩大。
新能源车推广不能一直靠国家补贴
曾庆洪提到,2021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352万辆,同比增长1.6倍,产销情况远超预期。与此同时,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为784万辆,只占汽车总量的2.6%,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曾庆洪认为,在需求侧,消费者对“绿色消费”、“清洁消费”的汽车消费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和普及,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不高。同时,消费者对于“安全性”、“充电难”、“充电慢”等问题也存在一定焦虑。而在供给侧,国补退坡并将于今年底停止,导致企业成本压力居高不下。
基于此,他提出了延缓国家补贴一至两年、将补贴政策向需求侧和配套设建设方倾斜等建议。
与此同时,曾庆洪也强调,新能源车不能一直靠国家补贴。“除了政策支持,还需要企业自身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力、服务力,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力,以此来提升消费者购买使用新能源车的兴趣和信心。”
对于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何时能完全实现市场化,他认为,这需要取决于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的持续投入和消费市场的长期培育,以及国家相应政策、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支持。
此外,曾庆洪指出,还需要引导更多资本投向新能源汽车,通过资本支持企业技术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新一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们正在推进广汽埃安混改,上一阶段已经完成资产和业务重组,在供应链层面实现属于自己的从研发、制造到销售一体化的高效协同产业链,有助于获得更快的决策效率和市场反映速度。现在正推进员工持股和引进战投,未来还要分拆上市,从资本上成为国际企业,持续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应对市场的需求。”
新能源车产业已进入科技与能源产业融合关键阶段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一份子,广汽埃安同样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供应链和补贴退坡的问题。”曾庆洪表示,“短期内我们通过开发替代方案、生产计划调整,尽可能及时地满足市场订单需求,同时积极与芯片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深度绑定,以确保芯片的稳定供应。”
长期来看,广汽集团则从集团层面布局了粤芯半导体、地平线、宸境科技等芯片、智能网联领域企业,保障供应链自主可控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给予包括广汽埃安在内的旗下企业供应保障。
曾庆洪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科技产业与能源产业双向融合、智能出行领域跨界融合的关键阶段,但核心技术的发展仍然卡在阵痛期。要想中国新能源汽车能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解决新能源汽车在动力电池、电驱系统、智能控制、轻量化技术、燃料电池,以及车规级芯片、高速轴承、智能汽车所需的毫米波雷达、软件、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科技创新全链条涉及整个工业体系,无法由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完成,并且需要长期的积累。”曾庆洪介绍,“广汽集团于2018年建成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该产业园以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为龙头,引入产业链上下游优秀企业落户,带动了新能源产业的整体大发展。”
近期产品涨价是行业趋势,对销量影响不大
随着今年国补退坡,不少车企对旗下新能源车的售价进行上调。曾庆洪对此表示,“产品的市场定价,是根据整体产业和市场环境而定。由于疫情的影响,目前全球原材料持续供应紧张,同时业内对新能源补贴退坡早有预期,此次价格调整是整体行业趋势,相信不会对市场销量带来太大影响。”
目前,新能源车企面临着不小的资金压力。曾庆洪介绍,一方面是源于成本压力。自2021年以来,动力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产业链供给趋紧,上游供应链的扩张规模与速度已远远不及需求的总量与速度,汽车行业芯片及电池原材料短缺导致价格不断上涨,均使车企承担了比较大的成本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在世界已经领先,但是整体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前期阶段,需要不断更新迭代产品,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量。在此背景下,车企则需要在产品和技术创新方面持续投入,这也是车企在现阶段下一部分资金压力大的来源。
曾庆洪表示,随着各大新能源车企在产品与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通过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量来规模化降低成本,推进企业盈利,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利润空间有望不断扩大。
不过,传统燃油车的利润空间则正在受到挤压。
曾庆洪提到,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除了一些相对较高端的品牌,目前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状态,而且很多地区已经出台限购政策,这就导致一些传统燃油车车企必须通过降价来提高产品竞争力,盈利空间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挤压。
加之目前传统燃油车的大部分核心零部件技术都非常成熟,市场价格也相对透明,在利润上实现进一步提升存在一定难度。此外,传统燃油车同样面临芯片短缺带来的成本上涨压力。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