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盘点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江浙爱考难题,京沪偏爱本土作家

郑薛飞腾
2017-06-07 09:28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又是一年高考时刻,打头阵的语文学科,总会如期登上新闻头条。除了因各类作文题为世人关注外,还有许多强行解意的阅读理解引来作者吐槽。2009年,正在某新闻单位供职的周劼人的文章《寂静钱钟书》被选用作当年的高考阅读理解题,但作者自答之后,发现按照标准,15分的题只能得1分。新闻一出,引发网友对高考阅读理解的猛烈抨击。

高考阅读理解到底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各个地方的阅读理解又有什么特点?喜欢用谁的文章来做考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

高考阅读理解的发展史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语文试卷的形式不断变化。从简单的注音、排序、文言文阅读、作文,逐渐演化成如今的模式。

1981年,阅读理解第一次进入语文试题中。当年的考题分为三篇小阅读,第一篇小阅读要求大家在根据上下文语境填写横线上空缺的字:

几天来,我不断地漫步山野,巡行田间。眼前那绚丽__纷的大好秋色,真使人眼花缭乱,__接不暇。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多么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啊!

……

因为在这里,秋天是人生易老的象征,____是繁荣昌盛的标__。

第二篇小阅读要求学生解释文段内的部分词汇意思,如“鄙夷”、“敝屣”、“沾沾自满”、“掉臂”、“稠人广座”等:

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年青人因为人家说他“不觉悟”,气得三天没有吃饭。

……

在那时,“觉悟”与“不觉悟”的,如同黑白一样分明。鄙夷权势,敝屣尊荣,不屑安闲,对于那些抱着臭老鼠而沾沾自满的家伙只觉得可怜,掉臂游行于稠人广座之中,旁若无人地发议论,白眼看天,意若曰:“你们这一套值得什么,我有我的人生观!”这是“觉悟者”的风格。

第三段材料则是语法题,学生需回答文中“拥有”一词的宾语与“它们”一词的指代:

由于每一个胚胎都力争发育成长,所以就必然产生生存斗争,这种斗争不仅表现为直接的肉体搏斗或吞噬,而且甚至在植物中还表现为争取空间和日光的斗争。很明显,在这一斗争中,凡是拥有某种尽管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利于生存斗争的个别特质的个体,都最有希望达到成熟和繁殖……那末,它们还会通过累积的遗传按已经采取的方向加强起来;而没有这种特质的个体就比较容易在生存斗争中死去,并且逐渐消失。

乍看,初始的阅读题模式更注重考生的语文基础能力,而不关注整体文段的理解把握能力,因此并没有出现考察思路与中心思想的题型。那时的考题也颇具时代风气。不过仔细做这份题目,不由让人感慨今天我们常说来到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显得更加早慧,在年少时就识得更多词汇,看到这些试题,真让人怀疑我们的语文能力到底变得更好还是更差。

不过,这一年的高考题,其实形成日后阅读理解的雏形,为不断壮大的“阅读理解家族”埋下第一粒种子。

1982年,阅读理解题除去之前的词语解释,终于呈现出“80后”、“90后”学子们最为熟悉的模样。当年的出题者选择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无法回避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作为思路理解类试题的第一次尝试。当年针对鲁迅的《药》,出题人提问:“简要说明鲁迅的小说《药》在情节上安排了哪两条线索?指出这两条线索是通过什么连结起来的?”显然,这时的阅读理解题开始往“理解”方向走,但更多还是技巧上的理解而非抽象思路的理解。

但很快,两年后,阅读理解彻底实现“现代化”进程。1984年的阅读理解是一道说明文,围绕这段说明文,考生需要回答文章的结构逻辑、主旨大意、段落理解。从这道题开始,这种阅读题模式统摄语文试卷八年之久。

1992年,阅读理解再次细化,分裂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选择科技说明文,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察;第二部分主打实用文学类文本,以简答题形式考察。前者注重语文基础能力,重词汇与逻辑,后者偏爱发散,重情感与修辞。

以1993年高考题为例,当年考察文段为《青菜》,文章内容主要歌颂青菜向天空、向土地的伸展,毫无疑问,这样一篇看起来“勃勃生机”的文章,自然也蕴含着出题者鼓励考生向青菜精神学习的期许。面对这一文段,当年经典的两道思路分析题是:

1.作者为什么写孩子拔狗尾巴草、挂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

2.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句中改称“土地忠诚的女儿”,为什么措辞发生了变化?

显然,这两道出题思路今天的读者大多不会陌生,阅读理解到这时与其说是猜测作者思路,不如说是猜测出题者思路。考生需要回答最开始写“美丽”是从青菜的外部色彩写起,到结尾写到青菜的“忠诚”是它内部的品质,如果回答“因为作者笔误,写错了”,当然一分也得不到,但这种推测不合理吗?或许并不尽然。

从当时起,这样的情感分析类文段,偏重选择散文作品,茅盾、冰心等少数知名作家的小众作品时常上榜。除此之外,也会选择一些小众作家的“上乘作品”,例如2000年选择东北作家鲍昌的《长城》一文,2001年选取了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莫利的散文《门》。之所以选择偏门文章,是出于考生在考场上相对平等的考虑。但不管文章怎样选,让人莫名的思路分析题总会受到诟病。

江浙:爱考“读不懂”的难题

随着2000年高考改革,全国各省市纷纷走上自主命题道路,在没有打破原有语文试卷题目类型的基础上,各地纷纷有新的探索。不过直至2005年,各地仍然拘束于传统的散文理解中,2005年之后则出现了较大差异。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以阅读量著称的北京卷,和以难度冠绝全国的江浙卷。

高考语文浙江卷向来以难度备受关注,阅读理解是学子们的一大梦魇。无论是2005年《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还是2016年的《母亲》,也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呈现出一定的水平和深度,以至让人直呼“看不懂”。

2005年《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出自李汉荣的散文,讲述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

……

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静坐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

出题者问:如何理解“‘似乎远离人群的人’这句话里‘似乎’一词的意思”?按照标准答案,考生需回答出两层意思:1.这些伟人行为上远离人群,思想上超越大众;2.他们带着人群的困惑痛苦走出人群,又给人群回馈丰盛的精神礼物,因而实际上没有远离人群。显然,一个考生如果回答“似乎”就是“好像、仿佛”的意思并不会得分,以此为代表的语文阅读题,自始至终都要求学生有“以小见大”的觉悟。

除此之外,浙江题还十分国际化,青睐外国作家的小说作品,从中也能感受到出题人独特的心意。无论是俄罗斯作家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的《第九节车厢》里对俄罗斯现实行政管理的讽刺,还是英国作家大卫·洛契佛特的《魔盒》里呈现一位热爱故土、善解人意的贝格斯太太,或是高尔基的《乌米》里,坚韧乐观、悲伤仍不忘希望的乌米。这些文章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文学星空里璀璨的篇章,值得细细品味,推荐给学生阅读十分合适,一旦落为试题,却又偏偏走了样。

与浙江相仿,鱼米之乡江苏历来文豪辈出,人文气息浓郁,两地文化相近,以致出题路数颇为相似。江苏卷的阅读理解也在深度和角度上下足功夫。在文本的选择上,江苏省体现出不同于其他省份的独特性和显著多样性:文段选题以小说为主(包括像《安娜·卡列尼娜》等著名长篇小说的节选),兼有散文(如郭英德的《成人不自在》)和传记(如熊秉明的《罗丹的雕刻》)等等。作家群体也博贯中西,从叔本华、伍尔芙到鲁迅、王安忆,堪称是群英荟萃式的沙龙大观。

2012年,江苏省考察意识流先驱伍尔芙的作品《笑的价值》。往常而言,伍尔芙因其行文风格,属于中学生难以领会的作品,但《笑的价值》属于该作者阅读难度较低的一段文字,虽然不能免俗地有“文中划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这类“猜测出题者思路”题,但如果能放下应试教育中的“考点”,单论文章,还是要给出题者点个赞。

京沪:都偏爱本土作者

同样频频力图在高考内容上进行改变与尝试的北京,阅读理解题也有其传统风格。自2004年起,北京卷十分热衷于大家之作,张海迪《心灵的篝火》、季羡林《海棠花》、史铁生《合欢树》以及陈忠实《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都曾挨个登场。不过纵观这份名录,我们似乎能感受到南北文化的巨大差异,北京卷似乎更青睐本土的、北方作家作品。文章体裁上,也偏爱散文,不涉名著选段或是人物传记。

最后重点一提与北京相对的海派文学大本营——上海的高考语文阅读题。虽傲立国际化风潮之先,但从独立命题开始,上海卷的“大阅读”(分值较大的第二篇阅读)题全部选用中国作家的作品,其中仅有2013、2014年连续两年考察外国作家的作品。从这些作者的地区、风格分布来看,南北各占一半,既选陈祖芬、林斤澜、林海音等南方作者,也有陈忠实、周涛、牛汉、张抗抗等北方作者。其中从2006年北方作家《秋光里的黄金树》到2012年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几乎每年一次南北轮换。

京派与海派的呼应也相形成趣,其中特别以2009年林斤澜的《春声和春深》为代表,作者林斤澜原为温州人,在南方度过自己的童年时代,此文主要怀恋南方的春景。出题组也将其与北方风物对比,问道:“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4月11日,作者林斤澜因心脏和肺衰竭辞世,出题组选此题可见其温度与深情。

上海的大阅读之所以能引人关注,除了其难度之外,小阅读的选择也极具诚意。2012年,上海高考题的小阅读选取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师熊易寒的文章《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给即将入学写论文的同学扎实地上了一课。

时光流转,透露出一丝趣味,就在昨天,一位曾经答过这纸试题的学生参加硕士毕业论文开题答辩,答辩老师点评:“我建议你看一下国务学院熊易寒老师《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学生回答:“啊,这是我当年高考语文考题。”语文考题里作文总能让人记忆尤深,一道阅读题却如此深入人心,足可见其用心。

事实上,高考阅读理解发展至今,在一些教育水平发达的地区,常常通过文章选择,就能感受到命题组教师的良苦用心。我们也必须要承认,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是千挑万选之后遴选出的沧海遗珠,经老师的打捞最终才推到学子面前。但就测试方法而言,从最开始的基础能力测试,到今天貌似让考生推测“作者为什么”演变为实则推测“老师想什么”,其初衷已有所偏离。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