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湖南长沙农村治陋习倡新风:酒席瘦身,人情减负

颜珂/人民日报
2017-06-03 07:32
中国政库 >
字号

人民日报长沙6月2日电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大成桥镇大成桥村,党员张杰上个月办了一场“非典型”农村婚礼——在长沙工作的他提前一天回家,办酒不过一餐正席,12桌,12个碗,食材皆取自当地,“菜品既可口又不浪费。”大成桥村村支书徐兴说。

其实,如果按照当地的老套路,张杰的婚礼提前三天就要开张——除前一天的预备餐,提前来帮忙的各路亲朋好友,当然也得好酒好菜招待。几天下来,流水席过百桌是常态。菜品更不能掉面子,攀比之下,有的酒席甚至端上鲍鱼之类的高端菜品,1000元一桌的标准已不稀罕。“办一场红喜事,最低开销5万元,高的超10万元。”徐兴说。

花费在涨,礼金也在攀升。10年前二三十元的标准,到后来400元也打不住。在长沙农村,摆酒待客的喜事,一度陷入“怪圈”,名目越来越繁、礼金越来越重、酒席越摆越大。“三年不办酒,全家亏起走。”一句俏皮话,道出不堪重负的人情债。一位村主任曾大倒苦水:一年之中,他要参加各种酒席大约70场,送出的礼金不少于2万元。

礼金涨了,酒席自然不能掉份。长沙城郊某酒店的一位负责人说,当地居民摆酒,一桌菜随随便便就是上千元,一顿酒下来,菜基本原封不动,服务员提醒打包,大多数人碍于面子,并不领情。

为治陋习、倡新风,长沙一方面出台规定,明确党员办酒的规矩和红线,给党员戴上“紧箍咒”,另一方面通过村民自治和乡规民约,倡导文明办酒新风。

大成桥村的红白理事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理事会由村支两委成员、乡友名流、小组长、村民代表以及民间艺人组成,大家表决通过了红白喜事新规,理事会成员带头移风易俗,群众举办红白喜事,则向理事会报告,不搞大操大办。徐兴告诉记者,如今村里办一起红白喜事,所摆的酒席平均要少5桌以上,主家的开销减少到4万元以下,各家各户的人情负担更是下降了五成多。

面子上的事,其实也能引导。在长沙市岳麓区洋湖街道,街道将乡厨们组织在一起培训,引导乡厨们在兼顾利益的同时,提醒办席者合理设置菜品数量,避免舌尖上的浪费。遇上群众酒席,当地村或社区还免费提供打包盒,鼓励大家将剩菜打包。

走访长沙农村,简朴之风日渐成为办酒新时尚,不少村民感叹:“酒席瘦了身,人情减了负。”(原题为《湖南长沙农村治陋习倡新风:酒席瘦身,人情减负(让“光盘”成为习惯)》)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